《古诗两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两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4 11: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导学案
九龙镇中心小学 张玉洲
学科:语 文 年级:二年级 课题:古诗两首
课型:讲 读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张玉洲
温馨寄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体会到了吗?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
借助工具书、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知识链接: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一、自主学习:
我会填。(可参考课文填写)
赠刘景文
(  ) (   ) ( ) ( )擎  雨  盖,
聚 餐  犹  有(   ) (   )(    )。
(    )(    )(   )(   )(   )(   ),
正  是(    )(    )(    )(    )(    )。
山行
(    )(    )  寒  (    )(    )  径  斜,
(    )(    )(    )(    )(    )(    )(    )。
停(    )(    )(    )(    )(    )(    ),
霜(    )(    )(    )(    )(    )(    )(    )。
二、拓展生疑
看图说话,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组内成员交流一下)
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试着来背诵古诗。
三、合作探究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3.解诗题。“山行”是什么意思呢?   山行: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四、课堂测试
我会拼注音。
   枫    林     红    于     石    径    斜
 (    )(   )(    )(    )(    )(    )(    )
我会填写下列诗句。
(  )(  )寒山(  )(  )(  ),
白云(  )(  )(  )(  )(  )。
(  )(  )(  )(  )枫林晚,
霜叶(  )(  )(  )(  )(  )。
五、课堂小结:
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引读全诗、尝试背诵。)
评优辅差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