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7: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8-2《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最新修订版)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李白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理解课题。
1.出示生字“杵”,猜一猜“杵”可能是什么意思 “铁杵”可能又是什么意思呢?
( “杵”,是木字旁,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铁杵”就是铁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
2.铁杵成针,就是要把粗粗的圆铁棒磨成一根细细的针,多不容易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课文,读出节奏。
2.故事的主人翁是谁吗?(李白)
3.找一找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李太白、太白)
4.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这样称呼可以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品质。
1.请你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并说说意思。
句1: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句2:太白感其意。
(1)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2)“太白感其意”这句话中“其”字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从文中找到一个词来说明。(“其”在这里指老媪。)
2.李白为什么会从“弃去”到“还卒业”呢?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1)理解“过、是”的意思。(路过、这)
(2)这条小溪指的是哪条小溪?从文中找一找。
文章第一句话: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3)说说整句话的意思。(李白路过小溪旁,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3.学习李白与老婆婆之间的对话
问之,曰:欲做针。
(1)这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呢?
问之,之在这里是代词,指老媪,老媪的意思就是老婆婆。
(2)加人物名称
( )问之,( )曰:欲做针。
(3)李白会问老婆婆什么问题?请你发挥想象说一说。
例: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杵怎么可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铁杵磨成针得花多长时间啊?
(4)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呢?
欲做针。(欲的意思是打算,连起来就是打算磨成针。)
4.为什么简简单单三个字,居然能让李白转变了态度呢?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例:铁杵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有决心,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这样的行为跟老婆婆比起来真是太惭愧了。
5.朗读课文
四、领悟道理,拓展阅读。
1.老婆婆的话让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老婆婆的话让李白明白了,只有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夫,事情就能成功。于是,李白决定回去完成学业,最终成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喜欢上小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