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教案 (Word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教案 (Word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9: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学 习 目 标 1. 理解“和”多元化的思想内涵。 2. 明确“和”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
学 习 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和”多元化的思想内涵。 2.明确“和”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
智 趣 引 入 太阳和风的故事: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结果怎样呢?
师生互动 一、探“和”之义 (一)同学们能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和”的含义吗? 和谐、和睦、和顺、平和、温和、和乐、和平 (二)你能说出哪些带“和”的成语? 和蔼可亲、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和睦相处 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上和下睦、政通人和、和风细雨 (三)【解读“和”字】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上述材料,可推测“和”的本义是 :音乐合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 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会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 小人:常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 总结:“和”是心胸宽阔,内心平和不争,即“心不争”;“同”就是小人“为恶一致”亲附偏袒、“为恶如一”。 “和”是因为道义一致而产生的,“同”是因为利益一致而产生的。 “和”是相对的统一,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的因素通过调节而达到的统一与平衡;“同”是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 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 古人论述这一思想时,往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阐述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对比中,使“和”与“同”的区别得以清晰体现。然后以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思想的内涵。 (五)从P131材料中,可以提炼出有关“和”的哪些含义?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和睦 和顺 平和 二. 寻“和”之用 “和”是谦让、宽容,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和”是团结、友爱,使家庭和睦,事业欣欣向荣。 “和”是尊重、合作,推动国家的发展,使一个国家强盛。 “和”是和平、和谐,可以消除战端,带来和平。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一直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 邓小平同志首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成功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 总结:个人修养方面,“和”是君子应该具备的高尚品德 为人处世方面,“和”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准绳 从政治国方面,“和”是一个国家国力发展的推动力,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 分享:收集关于“和”的故事或者是身边的事例! 三. 享“和”之乐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请大家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 班级议事规则: ①讨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可进行人身攻击。 ②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可以保留意见,给对方发言的权利和机会。 ③用语要礼貌、得体,说话有礼有节。 ④商议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能处处先想到自己。 思考:在当下,“和而不同”的思想还有其意义吗? “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以和为贵”的精神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人的侵略毫无原则地忍让,如果受到外来的侵略,我们要奋起抗争,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教师寄语: 天空的和谐,是海水般的湛蓝; 森林的和谐,是碧玉般的翠绿; 阳光的和谐,是钻石般的耀眼; 社会的和谐,是烟花般的美丽;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和”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和”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弘扬以和为贵的精神,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二 次 备 课
当 堂 检 测 八年级一班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为“和”宣传)为了营造氛围,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 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 2. (为“和”写歌)下面一组关于“和”的叠词,这些词语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 A ) ( )的日子年丰民和;( )的百姓共享家和; ( )的邻里亲近祥和;( )的儿女传承亲和。 ①和和顺顺 ②和和乐乐 ③和和睦睦 ④和和美美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板 书 设 计 以和为贵 探“和”之义 寻“和”之用 享“和”之乐 构建和谐社会!
教 学 反 思 检 测 反 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