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9: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1.进一步的了解作者。 (重点)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重点)
3.领会闻先生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难点)
学习目标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复习旧知
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人物简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内战。于是,一场“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反动派对这次革命进行了疯狂的镇压,暗杀是他们的主要手段。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7月15日,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了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背景链接
听:电影《最后一次演讲》(片段)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理解以下问题: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2.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的?
3.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4.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5.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无罪而遭毒手
暗 杀
最卑劣 最无耻
造谣污蔑
2.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的?
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自己在恐慌、害怕
3.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4.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5.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深入探究
语言特点: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痛斥卑劣行径,歌颂献身精神。
第二部分:揭露虚弱本质,指明历史规律。
第三部分:鼓舞群众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一次讲演
结构梳理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兴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味演讲者的气势与感情。
当堂练习
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一代青年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1.以“谈学生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2.课下阅读闻一多著名的诗集《红烛》、《死水》。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