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2 大学之道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2 大学之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6:41:54

文档简介

第4课 大学之道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礼记常识】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本末( ) 壹( )
2.重点字词

指事字,从木,“一”标明树根。
《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
草木的根——根本、根源——本来、本意——本钱——自己方面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根源)
本厂、本国(自己方面的)

指事字,从木,从一。木指一棵树,上面一横表示树梢所在的位置。
《说文解字》:“末,木上曰末。”
树梢——微小的、不重要的(树梢细微)——粉末——末端(树梢在顶端)——末尾(时间上在后的)
本末倒置(树梢)
细枝末节(微小的、不重要的)
强弩之末(末尾)
重点梳理
【重点01】解读“三纲”“八目”
1.何为“三纲”
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亲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使自己的修养作用于民众,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2.“三纲”之间的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
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重点02】解读“八目”
1.何为“八目”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八目”之间的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重点03】“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重点04】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重点05】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
明确: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极的影响:
《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极的影响:
《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出了爱的层次。
对于物,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与今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一致。(物指禽兽草木)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的一个层次。
只有能够亲爱亲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
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这个系列和《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让世界充满爱”,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爱。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3.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 ⑦南征北战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 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 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 虑:忧虑
6.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1·北京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祝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明明德:________(2)格物:________(3)壹是:________
8.文中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观点。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 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节选自《大学》)
9.对上面文字论述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意,即人们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B.语段论证严谨,主要采用举例和对比、比喻论证的方法。
C.语段语言平实浅近,明白晓畅,干净利落,给人以朴素自然的美感。
D.“诚于中,形于外”就是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
10.《大学》论述“微言大义”,尤其是“慎独”说,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题组C 培优拔尖练第4课 大学之道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礼记常识】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本末(mò) 壹(yī)
2.重点字词

指事字,从木,“一”标明树根。
《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
草木的根——根本、根源——本来、本意——本钱——自己方面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根源)
本厂、本国(自己方面的)

指事字,从木,从一。木指一棵树,上面一横表示树梢所在的位置。
《说文解字》:“末,木上曰末。”
树梢——微小的、不重要的(树梢细微)——粉末——末端(树梢在顶端)——末尾(时间上在后的)
本末倒置(树梢)
细枝末节(微小的、不重要的)
强弩之末(末尾)
重点梳理
【重点01】解读“三纲”“八目”
1.何为“三纲”
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亲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使自己的修养作用于民众,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2.“三纲”之间的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
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重点02】解读“八目”
1.何为“八目”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八目”之间的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重点03】“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重点04】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重点05】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
明确: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极的影响:
《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极的影响:
《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出了爱的层次。
对于物,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与今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一致。(物指禽兽草木)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的一个层次。
只有能够亲爱亲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
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这个系列和《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让世界充满爱”,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爱。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虚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在复习时重点注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
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或承接。
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B项,均为介词,在。
故选B。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B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
C项,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
D项,②“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
故选A。
3.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阅读文章,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B项,“相悖的”错,课文中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且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 ⑦南征北战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①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善: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③④⑤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无私;苦,使……受苦。⑦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
故选C。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 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 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 虑:忧虑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能力。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D项,句意: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可见,“虑”,意思是“思虑周详”。
故选D。
【点睛】
文言实词包含哪几个方面。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具体的知识点有常用实词、多音字、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等。
6.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明、止、庶、壹、致知、格物。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1·北京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祝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明明德:________(2)格物:________(3)壹是:________
8.文中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观点。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
7.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探究事物的原理 都是
8.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即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明明德,意思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格物:格的意思是探究、研究,物就是事物的道理或原理,所谓“格物”就是指探究事物的原理。
壹是:壹,全部、都的意思,壹是,指都是,全部是。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翻译文句,准确把握文段内涵,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
文段意思是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前文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其他的方面都要以修养德行为根本。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参考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探究事物原理。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 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节选自《大学》)
9.对上面文字论述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意,即人们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B.语段论证严谨,主要采用举例和对比、比喻论证的方法。
C.语段语言平实浅近,明白晓畅,干净利落,给人以朴素自然的美感。
D.“诚于中,形于外”就是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
10.《大学》论述“微言大义”,尤其是“慎独”说,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9.B
10.①“慎独”含义。一个人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遵守道德规范。②联系生活举例。日常生活中,自觉遵规守纪;遵守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等方面,加以举例即可。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意思,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上面文字论述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内容、手法,再与选项进行比对。题中,B项,“比喻论证的方法”错误,从语段来看,主要使用“举例”和“对比”两种论证方法,没有比喻,如“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举例论证,如“君子……小人……”则是对比论证。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然后就要结合语段理解“慎独”的意思,再联系现实生活举出例子。语段中先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段话意思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从君子的角度来说要“慎独”,接着从小人角度分析,“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意思是“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由此可知,小人在独处的时候往往原形毕露,而君子则不然,即使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遵守道德规范,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来概括“慎独”的含义。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考生要抓住无人监督、独处时依然能遵守规则这一特点来举出例子,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等。
【参考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
(1)从上述材料可看出,要想让远人“服”且“来之”,应该推行__________,即_________。
(2)你如何评价第二则材料中的“大学之道”?
【答案】(1)文德(或文教),文治教化
(2)①学习需要循序渐进,由此设立一整套的教育制度和措施,比如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是十分必要的,这值得肯定。②“大学之道”比较注重德行,如“志向”“敬爱师长”等,与现在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吻合。③“大学之道”可以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人归服,这对当今社会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1)读懂材料内容,从相应的句子中找出关键词“文德”,再根据内容进行解释。
(2)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首先要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第二则材料可概括为三点:是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二是“大学教育”注重德行,三是“大学之道”的意义。据此联系实际进行评价即可。
【点睛】
平时要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注意加强积累。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参考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作“小成”。第九年考查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作“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
(《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