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将一骰子(六个面标有1—6个圆点的正方体)抛掷两次,所得向上点数分别为和,则函数在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结果用分数表示).
2.在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z=ax+by(a>0,b>0)的最大值为1,则ab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
3.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下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4.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
5.已知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则 .
6.已知圆C的圆心与抛物线的焦点关于直线对称,直线与圆C相交于两点,且,则圆C的方程为 .
7.设是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且互不共线,以下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两单位向量平行,则;
⑤将函数y=2x的图象按向量 平移后得到y=2x+6的图象,的坐标可以有无数种情况。其中正确命题是 (填上正确命题的序号)
8.P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动点,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已知A(3,1),则的最小值是 .
9.已知D是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则圆在区域D内的弧长为 .
10.一个盒中有9个正品和3个废品,每次取一个产品,取出后不在放回,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废品数的数学期望=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则
12.已知从点发出的一束光线,经轴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平分圆:的圆周,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1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DC=2,∠DAB=60°,E为AB的中点,将△ADE与△BEC分别沿ED、EC向上折起,使A、B重合于点P,则三棱锥P-DCE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14.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 人。
二、解答题
15..已知函数f(x)=lg(ax-bx)(a>1>b>0).
(1)求y=f(x)的定义域;
(2)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不同的两点,使得过这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
(3)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f(x)在(1,+∞)上恒取正值.
16.下表是某班英语和数学成绩的分布表,已知该班有50名学生,成绩分为1~5个档次。如:表中英语成绩是4分、数学成绩是2分的人数有5人。现设该班任意一位学生的英语成绩为m,数学成绩为n。
n
m
数学
5
4
3
2
1
英
语
5
1
3
1
0
1
4
1
0
7
5
1
3
2
1
0
9
3
2
1
b
6
0
a
1
0
0
1
1
3
(1)求m=4,n=3的概率;
(2)求在m≥3的条件下, n=3的概率;
(3)求a+b的值,并求m的数学期望;
(4)若m=2与n=4是相互独立的,求a,b的值。
17.如图,在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BD交AC于点E,F是PC中点,G为AC上一点.
(1)求证:BD⊥FG;
(2)确定点G在线段AC上的位置,使FG//平面PBD,并说明理由.
(3)当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时,求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18.己知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Q点的坐标是(-1,2),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OPQR是平行四边形(O、P、Q、R顺序按逆时针),求R点的轨迹方程。
19.设, 其中 ,且
. 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如图椭圆的上顶点为A,左顶点为B, F为右焦点, 过F作平行于AB的直线交椭圆于C、D两点. 作平行四边形OCED, E恰在椭圆上。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若平行四边形OCED的面积为, 求椭圆的方程.
参考答案
8.__
9.
10.
11.
12.
13.
14.25
16.(1)7/50 (2)8/35 (3)a+b=3 Em=78/25 (4)b=1 a=2
17.证明:(I)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其对角线BD,AC交于点E,
∴PA⊥BD,AC⊥B D.
∴BD⊥平面APC,
平面PAC,
∴BD⊥FG
(II)当G为EC中点,即时,
FG//平面PBD,
理由如下:
连接PE,由F为PC中点,G为EC中点,知FG//PE,
而FG平面PBD,PB平面PBD,
故FG//平面PB D.
(III)作BH⊥PC于H,连结DH,
∵PA⊥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PB=PD,
又∵BC=DC,PC=PC,
∴△PCB≌△PCD,
∴DH⊥PC,且DH=BH,
∴∠BHD主是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
即
∵PA⊥面ABCD,
∴∠PCA就是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是 …………12分
18.
19.解:先证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因 …
由哥西不等式:,因为
从而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再证当时等号成立.
事实上,=
故,当时等号成立.
另证:设,若,则
而由柯西不等式,可得
即②成立,从而,故,当时等号成立.
20.解∵焦点为F(c, 0), AB斜率为, 故CD方程为y=(x-c). 于椭圆联立后消去y得2x2-2cx-b2=0. ∵CD的中点为G(), 点E(c, -)在椭圆上,
∴将E(c,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2c2=a2,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