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9:17:45

文档简介

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
分享将。同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男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
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被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
(精自强娇《张频式: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子青少年的声音被年啊)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学培有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健。网络内家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反
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注
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料学
明州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同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家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联
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玩
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2
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彩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靴
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客
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的
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递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菊特
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客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手
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發使登
至上”、拜金主义等时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有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制)】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形“饭
圈文化”产生。
B.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但他们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
需要引导他们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
C.网络内容建设必须精心打造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仅要让青少年看到真善美,学会辨别假恶
还要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在,产强
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的
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B.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接
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C,“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利
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D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消
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21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A(A 项中,从材料一第二段可以看出,形成势力化群体和利益关系是一些粉头与明星、
商业资本、商业平台,其中粉丝大多是被误导或裹挟的。)
2.D(A 项中“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缩小了范围,从材料一第三、四
段来看,“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政府、互联
网企业、宣传机构等,即“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不是“互联网企业”能包办的。B
项中,“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既不是“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的唯一
因素,也不是“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的直接原因。C项中,从材料二第二
段可以看出,“青少年模式”下的视频服务青少年很少使用,是因为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
归因于“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
3.D(A项谈及网络与青年的密切关系;B项谈及青年是互联网的主力军;C项谈及互联网技
术发展的趋势及对青年的影响。材料二的关键点是“网络内容”与“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即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D项涉及的是青少年上网干什么,
他们最喜欢看哪些网络产品和内容。)
4.①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1 分)。②文章首先从当今青年与网络密不可分的关
系谈起,提出本文的论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然
后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先以“饭圈”现象为例,论证营造清朗网络生态的必要性及综合治
理举措;接着论证青少年要提升网络素养并拥有更高的追求(2 分)。③采用了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事实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1分)。
(论证结构 1分,论证思路 2分,写出两种论证方法即可得 1分。)
5. (1)作为网络内容的接受者,要提高自我辨别力、认知力以及对网络内容的选择与判断
能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等不良信息,选择与自己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2)作
为网络内容创造者及分享者,要提升网络素养,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追求真善美,积极传
播正能量;(3)上网时要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让这一模式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真正发挥
保驾护航的作用;(4)要从“饭圈”乱象中吸取教训,不沉迷网络,不盲目追星,做到网络
为我所用,有益于学习、成长。
(每点 2分,答对三点且大意正确即可;若概括过于抽象致内涵交叉可酌情给分。如“要提
升网络素养”、“要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要选择优质网络内容”、“要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
等,每条不超过 1分;超出文本内容范围的不给分。)
6.B (惊异是因为墙上的诗句描述童年画卷,追忆美好情思,并没有感伤。)
7.C (“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学生的阔气和时髦”错,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
8.答案:(1)茶馆为联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联大学生虽然长时间“泡”在茶馆里, 但并
不像一般的当地人那样活动, 学习占据了他们“泡茶馆”的主要时间, 那个“泡茶馆”的冠
军事实上是在茶馆学习的“冠军”。
(2)茶馆为联大学生提供了娱乐、社交场所。有挂着美国电影明星照片、可以开舞会的茶
馆,还有文林街上简直是“桥牌俱乐部”的茶馆。
(3)茶馆为联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可以在茶馆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
样的生活,尤其是底层生活的热闹。
(4)茶馆为联大学生提供了精神的寄托。战时年代,物质条件匮乏,联大学生仍能保持浩
然之气,以乐观的心境对付恶浊和穷困,这和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答案:①情节淡化。全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生
活的叙写。
1
②人物弱化。全文写在茶馆的人或学生,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只是简单概述,
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③语言散文化。语言洗练干净,平淡朴实。
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昆明茶馆的类型、位置和特点,但都与联大
学生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0. A
11. D(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12. B(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13. (1)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
是不能知人善任招致的祸患啊!(重要字词:兵、亡、身。句式:被动句、判断句)(5分)
(2)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如果能任用贤能的大臣,秦国即使强大,哪
里敢肆意凌辱楚国呢!(重要字词:诚、道、陵;句式:固定句式,乌……哉?)(3分)
14. ①楚国大臣认为要另外选定王位继承人的时候,昭睢认为违背怀王的心愿立庶子为王不
合适,坚持要迎回太子继位。(1 分)②齐国有人主张扣留楚国太子和楚国做交易,齐国丞
相认为如果齐国扣留了太子,楚国就会另立新王,这样,齐国就等于空守一个人质又在世人
面前蒙受不仁不义的罪名;(1 分)③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1分)
【参考译文】
秦国向楚国发动进攻,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
兄弟,在黄棘立盟,你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楚太子凌辱杀害了我
的重臣,不辞而别,我实在气愤难忍,所以才派兵攻打你的边境。现在听说大王将太子送到
齐国充当人质,求得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婚姻亲家。如果今日秦国
与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去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结成友好盟
约,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啊。”楚怀王为此深感忧虑,想前往赴约,又担心上当受骗,想不去
又担心秦国会更加愤怒。丞相昭睢说:“秦国如豺狼一般,有吞并各诸侯之心,不可以相信
呀!”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于是楚怀王到了秦国。秦王命令一位将军装扮成
自己,并在武关埋伏下重兵,楚王一到便关闭城门将他劫持,带着他西行到咸阳,秦王在章
台宫以藩臣的礼节接待了他,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黔中郡。楚王想与秦王缔结盟约,秦王
却想先得到土地。楚王愤怒地喊道:“秦国欺骗了我,又强迫我割地!”不肯答应。秦国便把
他扣留下来。楚国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秦国扣留不能回国,
还以割地相威胁,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联合一起对付我们,那么楚国
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睢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国外,
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愿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到齐国假称楚怀王去世,要迎
太子回国即位。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
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扣留了太子,楚国就会另立新王,这样,
我们就等于空守一个人质又在世人面前蒙受不仁不义的罪名。”那个主张扣留太子的人又说:
“不见得。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你杀
掉太子。不然,将会联合秦、韩、魏三国共同出兵送太子回国继承王位。”齐湣王最后听取
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便立他为楚王。
周赧王延十八年(前 297 年),楚怀王逃跑,准备回到楚国。结果被秦国人发现,秦王
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
接纳他。楚怀王又准备逃往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又被捉住送回秦国。周赧王延十九年(前
296 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
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
2
臣司马光说:秦国太霸道无理了,不仅害死楚怀王,还威逼其子楚襄王;楚国太软弱无
能,也太不争气了,忍受杀父之仇,又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呜呼!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
确的治国之道,如果能任用贤能的大臣,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作为
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
15.C(C项“宁静和乐”错误;末尾三句以夜的寂静,突出孤独愁苦之情。)
16.①化静为动。“逼天角”三字化静为动,描写出登高所见远城酌状貌,给人压抑之感,
折射出词人对国势倾危的忧怀。
②远近结合,“云外”两句用远观树梢落日,近看大雁沉落,既衬托出所登之楼的高出云表,
营造出萧条、落寞、衰飒、凄凉的气氛,又抒发了洒脱豪放之情。
③俯仰结合。词开头俯视苍茫大地的寥廓之景至“云外”两句变为平视高远之景的日薄西山、
大雁霜林的暮景,相互映衬,越发显现出词人内心的伤感。
(每点 2分,共 6分。如果写多角度写景,分析到远近和俯仰其中任何一点给 2分,分析完
整给四分。)
17.(1)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8.C
憨态可掬:憨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语境中大熊猫应该是憨态。
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悬而未决:指(问题或条件)一直拖着,没有得到解决。语境中方案应该是悬而不决。
不二之选:没有比这个选择更好的了。
上佳之选:非常好的选择。从语境看强调大熊猫是唯一的选择,所以用不二之选。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语境中大熊猫形象应该是司空见惯。
19.D(“冰墩墩”表示特定称谓,A 表示引用, B 表示反语,C 表示强调。)
20.C
21.①而弱者也要时时寻找机变与突破
②实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③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每空 2分,共 6分)
【解析】
第一空,根据上文“强者应时时警惕周遭的威胁”,同时根据下文的“强弱看似是一对矛盾
体”可推知,这里应该是说弱者,所以此处可填“而弱者也要时时寻找机变与突破”。
第二空,根据上文“强弱看似是一对矛盾体”和下文《老人与海》故事的阐述可知,此处应
填“实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且“实则”与上文的“看似”呼应。
第三空,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这是对上文现象结论的阐述,有着对人面对生活的激励,所
以此处应填“所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22.(1)这是一幅题为“默契”的漫画。画面的左侧是两个身穿防护服的医生,一个
拿着手机在扫码,一个拿出棉签准备做核酸检测;画面的右侧是一对老人,老太太张开
嘴巴等待做核酸。他们配合得很“默契”。(医生的画面 1分,老人画面 1分,点出“默契”
配合得 1分)
(2)示例: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核酸检测是一道你我防线。(能表现人人积极主动参
与核酸检测内容的 1分,修辞手法 1分)
3
23.材料分析:这则材料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形象。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颜值、穿着打扮,形
象背后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据此我们可以有以下立意:(1)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象,学会发
现并欣赏自己的形象美;(2)如何打造形象,学会内外兼修;(3)坚守自我形象,不随波逐
流。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