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向量的数量积
第一课时 向量的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和数量积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的关键是启发学生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理解定义之后便可引导学生推导数量积的运算律,然后通过概念辨析题加深学生对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认识.
主要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5个重要性质.
课程目标
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投影向量的关系,理解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运算;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数量积相关概念的理解;
2.逻辑推理:有关数量积的运算;
3.数学运算:求数量积或投影;
4.数学建模:从物理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形结合,运用数量积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
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情景导入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两个向量之间能进行乘法运算吗?物理学中有没有两个向量之间的有关乘法运算?
我们学过功的概念,即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如图)
力F所做的功W应当怎样计算?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17-21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怎样定义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数乘相同吗?
2、向量b在a方向上的投影怎么计算?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有哪些?
4、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有哪些?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作=a,=b,∠AOB=(0°≤≤180°)叫作向量a与b的夹角。
当=0°时,a与b同向;当=180°时,a与b反向;
当=90°时,a与b垂直,记作a⊥b。
规定:零向量可与任一向量垂直。
2、投影向量的概念
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已知向量和向量.作,过点A,B分别垂线,垂足分别为,则向量 叫做向量在向量上的
3、数量积的定义:
已知两个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为θ,我们把数量︱a︱·︱b︱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即:a·b= ︱a︱·︱b︱
注意 不能写成或的形式
4、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特别地: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数量积的基本运算
例1 已知|a|=2,|b|=5,若:①a∥b;②a⊥b;③a与b的夹角为30°,分别求a·b.
【答案】①a·b=-10. ②a·b=0. ③a·b=5.
【解析】①当a∥b时,若a与b同向,则它们的夹角为0°.
∴a·b=|a||b|cos0°=2×5×1=10.
若a与b反向,则它们的夹角为180°.
∴a·b=|a||b|cos180°=2×5×(-1)=-10.
②当a⊥b时,它们的夹角为90°.
∴a·b=|a||b|cos90°=2×5×0=0.
③当a与b的夹角为30°时,
a·b=|a||b|cos30°=2×5×=5.
解题技巧(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方法)
(1)当已知向量的模和夹角时,可利用定义法求解,即a·b=|a||b|cos〈a,b〉;
(2)注意共线时θ=0°或180°,垂直时θ=90°,三种特殊情况.
跟踪训练一
1、已知点A,B,C满足||=3,||=4,||=5,则·+·+·的值是________.
【答案】-25.
【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且B=,cosA=,cosC=,
∴·+·+·
=·+·
=4×5cos(π-C)+5×3cos(π-A)
=-20cosC-15cosA
=-20×-15×=-25.
思考:
练习1:
练习2: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类比向量加、减法,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这种运算?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课本20页练习.
F
θ
S
6.2.4 向量的加法运算
第一课时 向量的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和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例1 例2 例3
2、射影
3.数量积定义
4、数量积的性质
5. 数量积运算律6.2.4 向量的数量积
第二课时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5个重要性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本节课主要从平面向量夹角及模长两方面继续研究平面向量.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与向量的夹角的关系.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和运算律及它的一些简单应用.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利用数量积定义得到夹角、模长公式;
2.逻辑推理:由已知条件求夹角;
3.数学运算:求模长,根据向量垂直求参数;
4.数学建模:应用数量积运算可以解决两向量的垂直、平行、夹角及长度等几何问题时,综合考虑,层层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应的应用;
难点:对向量数量积概念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上一节课主要就定义对数量积进行的研讨,本节课主要是对其性质的应用,那么有哪些应用?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17-21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数量积运算中常用到哪些公式?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常用公式
①(a+b)2=a2+2a·b+b2;
②(a-b)2=a2-2a·b+b2;
③(a+b)(a-b)=a2-b2;
④(a+b+c)2=a2+b2+c2+2a·b+2a·c+2b·c.
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向量模的有关计算
【例1】我们知道,对任意实数a,b,恒有
①(a+b)2=a2+2a·b+b2;
②(a-b)2=a2-2a·b+b2;
③(a+b)(a-b)=a2-b2;
练习1 已知|a|=3,|b|=4,向量a与b的夹角θ为120°,求:(1)a·b;(2)(a+b)2;(3)|a+b|;(4)|a-b|.
【答案】(1)-6. (2)13. (3) . (4) .
【解析】(1)a·b=|a||b|cos θ=3×4×cos 120°=-6.
(2)(a+b)2=a2+2a·b+b2=9+2×(-6)+16=13.
(3)|a+b|==.
(4)|a-b|=
=
=
=.
解题技巧(求向量模的常见方法和思路)
(1)求模问题一般转化为求模的平方,与向量数量积联系要灵活应用a2=|a|2,勿忘记开方.
(2)a·a=a2=|a|2或|a|=,此性质可用来求向量的模,可以实现实数运算与向量运算的相互转化.
(3)一些常见的等式应熟记,如(a±b)2=a2±2a·b+b2,(a+b)·(a-b)=a2-b2等.
练习2.已知△ABC中,BC=4,AC=8,∠C=60°,则·=________, AB=______.
练习3.(1)已知|a|=3,|b|=4,a与b不共线,则向量a+kb与a-kb垂直是, k=________.
(2)已知|a|=2,|b|=1,向量a,b的夹角为60°,c=a+5b,d=ma-2b,当m为何值时,c与d垂直.
解、由已知得a·b=2×1×cos 60°=1.
若c⊥d,则c·d=0.
∴c·d=(a+5b)·(ma-2b)=ma2+(5m-2)a·b-10b2
=4m+5m-2-10=9m-12=0,
∴m=.
故当m=时,c与d垂直.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课本22页习题6.2剩余题.
6.2.4 向量的数量积
第二课时 向量的向量积
1.常用公式 例1 例2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