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牌头中学 黄钰锋 审校:马寅初中学 戚德海 余姚四中 李伢伢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北纬30度附近,主要是指北纬三十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下列王国或王朝产生于这一区域的是:
①古巴比伦 ②亚述③波斯 ④都铎王朝⑤基辅罗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所在的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个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下列能够体现该地区文明成就的是
A.莎草纸 B.楔形文字 C.民主政治 D.太阳历
3.阿拉伯帝国通过扩张,在世纪中期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
A.苏丹 B.哈里发 C.法老 D.沙皇
4.16 世纪中后期,开通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大帆船贸易(见下图)由于该贸易的货物主要以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马尼拉大帆船是哪个国家的商船
A.葡萄牙 B.西班牙 C.中国 D.菲律宾
5.某位诗人在他撰写的抒情诗集《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
6.“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
A.邦联制原则 B.参众两院制 C.责任内阁制 D.三权分立制原则
7.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这个革命的发源地,为什么会在英国呢?······因为英国是一个富于煤铁之地,所以以煤铁为根本的机器时代,当然也就在那里开始。”这里所指的“革命”是指哪一事件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8.“它不仅找到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原因,而且找到了埋葬它的掘墓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它”是指
A.《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 C.《资本论》 D.十月革命
9.下图为教材一则“学习聚焦”的内容,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战役
10.邮票也是记录和记念历史的一种形式。下图邮票发行于1989年9月1日,即二战爆发50周年纪念日。该票面左下方的骑兵手持长矛,骑着骏马,向印有铁十字标记的装甲师团勇敢冲锋,在车群中纵横驰骋的场面,邮票画面色调浓重,充满悲壮的色彩。根据所学,你认为这是哪个国家的骑兵
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 C.法国 D.德国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中国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罗马的谚语,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等,下列关于罗马帝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1-2世纪帝国空前繁荣 B.3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帝国国教
C.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12.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根据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据此推测,其主要寓意为
A.证明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 C.种姓制度强调生而平等 D.种姓制度的影响深远
13.“他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并且在位期间编订的一部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文中的“他”是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查士丁尼 D.汉谟拉比
14.与下图相关的制度又叫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此制度描述正确的是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A.大小封建主之间以土地为纽带 B.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帝王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D.小封建主地位低下毫无权利可言
15.古代玛雅人在与旧世界隔绝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了自己高度发达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宝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玛雅文明被誉为“新世界的希腊人”。这主要是因为玛雅文明
A.是位于南美的古代世界文明的源头之 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历史地位
C.是古希腊人在美洲建立的城邦国家 D.与希腊文明一样是海洋文明
16.1492年开始,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3次西航,他到达了现在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可他自以为到了印度,就把发现的岛屿叫西印度群岛。后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于1499~1504年间到南美洲的北部地区,他证明1492年哥仑布发现的这块地方只是欧洲人所不知的“新大陆”,而不是印度,后来以亚美利哥的名字称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下列关于“新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受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B.“新大陆”是指以前没人居住的大陆
C.真正发现“新大陆”的是亚美利哥 D.“新大陆”的说法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
17.《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玉米是明朝才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在南宋末期的杨过,是不可能吃到大概200多年后的玉米的。下列和玉米的传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商业革命 D.三角贸易
18.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往往通过纲领性或者是法律性的文件,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下列文件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法国民法典》 ④《独立宣言》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19.在下图“?”处最恰当的应填
A.近代工厂的普遍建立 B.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C.汽船火车的先后问世 D.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20.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应该叫什么政府
A.沙俄 B.苏俄 C.俄罗斯 D.苏联
21.“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此现象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2.下图漫画题目为《美国烈马正在掀翻它的主人》。该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1787年宪法 C.美国《宅地法》 D.美国参加一战
23.一战爆发70年后,萨拉热窝迎来了奥委会盛事。这次冬奥运会会徽设计在奥运五环标志下面,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色雪花图形,它是萨拉热窝地区传统刺绣产品的主要图案。火红色的雪花,像是凄艳的鲜血,又是沉重的叹息,这要某种程度上是对一战血流成河的警醒与反思。下列关于萨拉热窝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1914年7月28日
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C.萨拉热窝事件的相关国家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D.萨拉热窝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在一战前是欧洲“火药桶”
24.在雅尔塔,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要求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远东的领土和特权。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 B.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D.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
25.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 1920年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 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C 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 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签 署《联合国宪章》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7分,共35分)。
26.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革命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意识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成长,其历程包括近代早期的四场运动和变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在科学革命中,人的理性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则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四场运动并非环环紧扣,其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面。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回答:
A.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最早兴起的国家及其精神内核。(4分)
B.分别指出出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开始兴起的标志。(4分)
C.指出这四场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和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你完善以下知识结构图,将结构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作简要评价。(7分)
27.20世纪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世纪,先是出现了以国际联盟为支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又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雅尔塔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国联形成决议的原则,这一原则有何局限性?(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并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比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有何共同之处。(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