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必刷填空题(4)水的溶液、浮力
一、溶液
1.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丙中无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0.1%) 。
2.(2021·衢州)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
3.(2021·台州)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密度(克/厘米3) 1.11 1.22 1.33 1.43 1.53
(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 。
(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
(3)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 。
4.(2021·金华)常温下,取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先按实验1将NaCl溶液分成两等份,再进行实验2操作,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问题:
(1)配置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2)完成实验2操作后,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2021·温州)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灰汤粽”特别受欢迎。制作灰汤粽的关键是做好“灰汤”。
(1)作为粽子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的灰汤富含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这是碳酸钾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制作灰汤时,用沸水浇淋草木灰(如图),比用冷水浇淋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碳酸钾溶液。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受 影响。
(3)灰汤粽是将糯米用棕叶包裹,放在灰汤中煮制而成。灰汤粽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
6.(2021·绍兴)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OH Ca(OH)2 CaCO3 CaSO3
溶解度(克) 109 0.165 0.0014 0.0043
表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0C时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 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7.(2021·湖州)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8.(2020·台州)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 →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 (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9.(2020·绍兴)小敏将质量为20克,体积为25厘米3的塑料块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右端下降。撒去 塑料块,往容器内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图乙),将该塑料块轻轻放入图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终将 (选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时,塑料块所受浮力为 牛。
10.(2020·绍兴)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选填“甲”或“乙”)。
(3)t2℃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1.(2019·宁波)图甲是一种稀释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它以一定体积比对原液进行稀释,图乙是它的7种不同比例的稀释方式。小科用该稀释瓶按1:2的比例稀释原液,原液是密度为1.5g/mL、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稀释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1)当水加到1:1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1,当水加到1:2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2,则p1 p2。(填“>”“<”或“=”)
(2)稀释得到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 g/mL,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0.1g/mL和0.1%)
12.(2021·定海模拟)某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BaCl2,其提纯流程如下:
(1)写出溶液A中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a的名称是 。
(3)溶液B中加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13.(2021·金华模拟)在室温条件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有 。
①溶液的体积 ②溶解度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质量
二、浮力
14.(2021·南湖模拟)嘉兴粽子糯而不腻,咸甜适中,是浙江“名小吃”。小科同学把粽子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发现粽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并沉在锅底,由此可知,粽子的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此时粽子对锅底的压力 锅底对粽子的支持力。
15.(2021·上虞模拟)下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甲 p乙(填“<”、“=”或“>”)。
16.(2021·越城模拟)2020年11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约11000米,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1)若“奋斗者”号整体体积22m3,整体质量25t。则其在水下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为 N (ρ水=1.0×103kg/m3);
(2)“奋斗者”号两侧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压载块。当其需要从沟底返回海面时,采用抛卸压载块减小重力而实现上浮。请说明“奋斗者”号不采用压缩空气排出海水以实现上浮的原因: 。
17.(2021·金华模拟)如图所示,重为12牛、边长0.1米的正方体物块静置于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1)物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帕:
(2)物块掉入水槽中(水足够深),其静止后所受浮力为 牛。
18.(2021·温州模拟)泡茶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时,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茶叶冲泡后,房间里能够闻到浓郁茶香的原因是 。
19.(2021·岱山模拟)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深度为10909米的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万米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它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之间相互 (选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2)“奋斗者”号的能量供应依靠上百块单体锂电池。当某个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沿着单体锂电池→周围的油→电池箱体一外部的海水方向,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缓解电池发热的状况。
(3)“奋斗者"号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完成作业准备上浮时,会抛出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20.(2021·温州模拟) 2016 年 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1)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
A.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B.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
C.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21.(2021·乐清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泡沫塑料、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A。A底部与浮子B(材质不易变形)用细绳绕在滑轮两端。如图所示,将滑轮固定在容器底部,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水,航标灯模型A与浮子B在水中都浮起来,绳子拉紧。(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已知浮子B的重力为0.8牛,体积为120厘米3,则绳子对A的拉力为 牛。(ρ水=1.0×103千克/米3)
(2)往容器中加水时,模型A底部受到液体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19·绍兴)小敏对“物体在水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进行了研究。
(1)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横放,部分体积浸入水中时,在液面所对的烧杯壁作一标记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如图甲)为 牛;再把金属块竖放浸入同一杯水中,当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如图乙)。比较发现下F甲=F乙小敏得出:浸没前物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2)图中两种状态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 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兴趣小组归纳“根据 ,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回答:
方法 实验器材 操作过程 思维过程 数据处理 适用范围
一 弹簧测力计 烧杯水 ∵ ∴ = ρ物= 千克/米3 ρ物>ρ液
二 量筒 细铁丝 水 …… ρ物= (用V1、V2、V3、ρ水表示) …… ρ物<ρ液
24.(2016·绍兴)将重10牛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 ,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不是(2)23.8%
2.【答案】(1)可能是(2)取出导管再进行验满
3.【答案】(1)大(2)10g(3)111g
4.【答案】(1)A(2)小于
5.【答案】(1)化学性质(2)温度(3)糖类
6.【答案】(1)微溶(2)SO2+Ca(OH)2=CaSO3↓+H2O(3)52.2%
7.【答案】变大;物理
8.【答案】(1)物理变化(2)B(3)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
9.【答案】水平平衡;0.2
10.【答案】(1)t2(2)甲(3)20%
11.【答案】(1)<(2)1.2;21.4%
12.【答案】(1)Na2CO3+ BaCl2=BaCO3↓+ 2NaCl (2)过滤(3)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
13.【答案】(1)甲(2)①③
14.【答案】大于;等于
15.【答案】=;<
16.【答案】(1)2.2×105(2)潜水器所受液体压强非常大,不容易将海水排出
17.【答案】(1)1200(2)10
18.【答案】(1)等于(2)不变(3)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或者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9.【答案】(1)碰撞(2)热传递(3)大于
20.【答案】(1)等于(2)A,B
21.【答案】(1)0.4(2)不变
22.【答案】(1)1.6;水面与标记线相平(2)小于
23.【答案】3×103;
24.【答案】10;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