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10·1相交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相交线是几何学习的基础,而且还大量的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教学时刻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观察,了解概念的本质,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亲身感悟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际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对图形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对顶角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性质的掌握。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对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任意两条直线,引导学生观察所作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入新课———10.1相交线
学生展示,点评补充:
引导学生观察:
1.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几个角?
2.相邻两角两边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师生活动:师多媒体出示习题判断对顶角(见课件),学生说明理由,师生点评总结。
强调: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相交的两条直线产生的。
(三)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1和∠3,∠2和∠4,猜想一下数量上有何关系,你能几种方式去验证你的结论?如何用几何说理的方法进行推理说明?
1.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可以从度量、折叠等方法去探究对顶角相等。(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折叠法演示对顶角相等)
2.每位同学所画的图形不同(师旋转相交成模型)那么同类的角关系是不是不变化呢?
3.学生会作学习运用几何推理的方法证明性质。
师生活动:学生先尝试推理说明,老师展示过程,强调步步有理有据,规范证明。
(四)当堂检测
学生尝试完成例题(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师多媒体出示表格总结知识点,强调研究方法及对顶角的性质。
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