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教案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两位词人(柳永、苏轼)及写作背景1、柳永与苏轼的情况简介2、写作背景:A、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告别恋人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B、宋神宗元丰三年(1079),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即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已四十七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事业无成,时不我待。三、朗读两首词,疏通文字。A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B念奴娇:词牌名。后人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其代名。 C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D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 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E了:"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并没有实在意义。 F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G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四、比较鉴赏1、诗词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从两词中找出各自的"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并填写下面的表格:《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比较(从内容、特点等去考虑)A景语 (景物描写)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 凄美大江、乱石、惊涛、雪浪??????壮美B情语(情态、情事)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缠绵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却敌????????豪迈C情感?????? 清秋离别之苦 凄凉?????????????? 壮志难酬之恨 悲愤2、区别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婉约词派???????????????????????????? 豪放词派题材:A多以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为题材。??????????B抒情记事说理怀古感旧,无事无意不可入词,开拓了词的题材领域。写法:A尚贵含蓄,语言精丽、清新,严格遵守音律。??B直抒胸意,语言流利畅达。境界:A蕴藉雅正,情思曲折而真切???????????????? B 雄奇阔大,豪迈奔放《赤壁怀古》实写:赤壁形胜??早生华发?????????????? 虚实相济???????????????? 虚写:火烧曹营??雄姿英发(宾主相衬)3、这两首词都有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试分析这两个名句,说说它们的好处。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景物的凄清、寂寥,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因此,这两句的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辅相成,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历来被广为传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象东流的江水,后浪推前浪,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而且点出了词作"怀古"的旨意。?????????????? 4、小结:"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课件13张PPT。《雨霖铃》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比较阅读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楚天(实景)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樯橹灰飞烟灭(虚景)(周瑜)谈笑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我)一尊还酹江月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思考和讨论: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出现“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差异?是不是因为作家的不同而产生?这两派的区分基点是词作还是词人?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派,为什么?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作 业: 读课本41页李清照的《声声慢》,与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说说为什么同是思念故土的爱国主题,词作的风格相差竟如此悬殊?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双声子(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zhào)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l?)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南乡子 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