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202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一论述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扩大企业自主权 B.创新改革的理论
C. 废除人民公社 D.发展农业生产
3.右图《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时事漫画。“喜讯”指
翻身农民从此成了土地主人 B. 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C. 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自主权
4.右图是安徽凤阳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C.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这些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已完全取消计划经济体制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 D.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6.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7.它的出台,不仅否定了法理“台独”的合法性,而且会对台湾民众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的中国认同会有一个正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 “九二共识” B. 汪辜会谈
C. 《告台湾同胞书》 D. 《反分裂国家法》
8.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 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D. 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9.2017年度《全球制造500强》排行榜中,中国有76家制造业企业上榜,企业上榜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如华为、格力、联想、海尔等。它表明了中国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国际的竞争力增强
C. 制造业整体水平高 D. 民营企业比例较大
10.2018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开放合作、伙伴精神、创新引领、普惠共赢,以负责任的态度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C.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的全方位外交
D.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1.西亚约在公元前9000年由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打制石器的使用 B. 采集、狩猎
C. 磨制石器的使用 D. 开始使用火
12.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下列属于古代希腊文明成果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的形成
C.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 D. 金字塔的建造
13.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
A. 孔雀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波斯帝国 D. 罗马帝国
14.2世纪时,罗马城被描绘为:“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由此可知
武力扩张推动贸易发展 B. 罗马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 贸易发展利于文明交流 D. 不同文明区已连成整体
15.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A. 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16.“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仪式应出现于
A.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中世纪的欧洲
C. 封建社会的中国 D. 古代两河流域
17.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同时也是全方位对外扩张的鼻祖。他开始执政后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据此可知,“他”是
A. 亚历山大 B. 伊凡四世
C. 查士丁尼 D. 穆罕默德
18.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醉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 教会的精神控制 B. 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 庄园经济的繁盛 D.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9.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20.公元8—9世纪,许多哈里发派遣使者到希腊去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10世纪时,阿拉伯统治者曾派人到埃及和两河流域购买古籍或其手抄本。这些做法
A. 体现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 B. 意在搭建起东西文明交流的桥梁
C. 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勃兴 D. 旨在传播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21.巴格达作为王朝的首都,东濒底格里斯河、西临幼发拉底河的岛屿,是一个世界性的市场。所有的船只都将在这里停泊,顺流而下运来的货物,也将在这里停卸。无疑,它将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以上内容描述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印加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德里苏丹国 D. 罗马帝国
22.某同学在学习日本幕府统治的历史时,绘制了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
A.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B. 社会结构等级森严
C. 中央集权体制发展 D. 武士集团位高权重
23.西班牙殖民者曾对某一文明这样描述:“我们看到通往墨西哥的笔直而平坦的堤道,我们感到震惊……因为巨大的塔楼、庙宇和建筑物都是从水上升起的,而且都是用石头建造的。”该文明指的是
A. 阿克苏姆文明 B. 桑海文明
C. 印加文明 D. 阿兹特克文明
24.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B. 新航路开辟
C. 三角贸易开始 D. 工业革命发生
25.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的海上通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通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开始着眼于这条航道的商业价值。下列航海家曾经为北极航道的开通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巴伦支 D. 迪亚士
26.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 欧亚地区饮食结构渐趋同化
C. 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7.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 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 B. 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 提倡人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 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28.“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9.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这些主张在当时
A.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B.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C. 否定了欧洲民族主义观念 D. 动摇了上帝神圣的地位
30.“18世纪没有跟着以往的哲学学说中的那种思维方式亦步亦趋;相反,它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这个“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指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C. 牛顿的力学体系 D.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31.观察右面的政治结构运行示意图。其理论依据源于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32.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有关这一阶段史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事 结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最终形成
B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确立了美国邦联制的国家形式
C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首次得以实现
D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3.1701年,英国议会在《王位继承法》中规定:法官品行端正即可继续任职;只有在议会两院的请求下(国王)才可罢免法官。这表明
议会同时拥有司法权 B. 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
C.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D. 英王再无权任免法官
34.以下所示材料是19世纪70年代某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国的政体是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直接民主制 B. 君主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35.1867年后,美国南方各州都废除了《黑人法典》,并制定了保障黑人人权的法律。各州“黑白混合政府”还拨出大量款项创办黑人学校,使黑人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黑人权益的提升主要得益于
1787年宪法的颁布 B. 三权分立制度建立
C. 美国内战北方胜利 D. 南方蓄奴州的妥协
36.下图为不同时期英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的第三产业占据重要地位 B.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C. 工业革命推动工业人口的增长 D. 殖民扩张增加了工业收入
37.“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指的是
A. 内燃机 B. 蒸汽机 C. 电动机 D. 珍妮纺纱机
38.在19世纪后半期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 在多国同时发生 B. 影响更加深远
C. 进程中各具特色 D. 重视科技创新
39.这部著作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这一著作是
A. 《资本论》 B. 《国富论》
C.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D. 《共产党宣言》
40.它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首创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证明了无产阶级是肩负着新社会历史使命的伟大阶级。材料中“它”指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二月革命
C.“第一国际”的建立 D. 巴黎公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2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 ……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革命”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42.(10分)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扩大,并在此背景下,爆发了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摘编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
材料二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6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在这个时期,汹涌澎湃的民族统一运动、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这大大加速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其次,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它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在不同程度上均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下卷
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国家停止黑奴贸易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并分析促成这一世界中心形成的条件。(4分)
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2.4
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D A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A B B D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D B C A A C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B C C C B D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20分。
(10分)
(1)原因:人文主义的传播;匠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分)
(2)作用:使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2分)
(3)科技因素: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蒸汽机。(2分)
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10分)
(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决定;欧洲国家需要把非洲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奴隶贸易随之被废止。(2分)
(2)影响: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4分)
(3)中心:欧洲。(1分)
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方列强的对外殖民扩张;亚非拉诸国变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