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4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4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10:16: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0张PPT)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柏拉图
石壕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学过的这首诗是谁的大作?
杜甫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的疾苦,谴责统治阶级对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齐名,诗歌成就极高,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被后世尊为“诗圣”
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等。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写作背景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二十万唐军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第二年春天,形式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妇人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凄哭声。杜甫的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读准下面字的音:
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
(háo) (yú)
(yè ) (shù)
(wéi) (yù)
(shuāi) (yìng)
(qì) ( yè)
戍 (shù)
戌 (xū)
戊 (wù)
yān (咽喉)
yàn (吞咽)
yè (哽咽)

疏通文意:
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完成:
1、圈画出重点的注释及难懂的词句。

2、尝试翻译课文。
投:投宿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抓人。
老翁越墙逃跑了,老妇走出门查看情况。
解词翻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逾:越过
走:逃跑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痛苦啊!
一何:多么
前:上前
戍:防守
(我)听到老妇走上去(对差役)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书:信
新:最近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偷生:苟且活着
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活着的人不过是苟且活着,死去的人生命就永远结束了!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可是)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完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指衣服。
老妪:老妇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犹得:还能够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哭泣。
(诗人)天亮登程赶路时,只有同那个老头告别了。
绝:消失,停止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登:踏上
老妇我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们一起回营去。
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生命就永远结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
石壕吏(译文)
概述内容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提示: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示例:这首诗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民家强行征兵的故事。
我 --------
老翁 ---------
吏 ---------
妇人 --------
投宿、
独与老翁别
逾墙逃跑
致词、
被逼应征
夜捉人
概述内容
开端
发展
结局
高潮
整体感知
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二、三节)借老妇人的口述,写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第四节)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是故事的结局。
以时间为顺序,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
理清情节
请同学们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写作顺序,找到叙事的线索

——投宿——有吏夜捉人
——住宿——听妇前致词
请从吏夜归
——启程——独与老翁别
夜久

天明
时间顺序
线索:诗人的行踪
开端
发展
结局
高潮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开端:
学习第一段
深夜
石壕村
老妇、老翁、捕吏
有吏夜捉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第一段交待了那些内容?
学习第一段
2.同学们,你有没有觉得“夜捉”两个字很奇怪?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捉: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例如:捕捉、捉贼、猫捉老鼠。
“捉”字暗示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第一 ,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第二,百姓日夜难安,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批判态度。
捉人
夜捉
表面客观
内含褒贬
征兵无度,社会黑暗
“其有猛虎攫人之势”
学习第一段
3.面对“有吏夜捉人”,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为什么?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担心被捉走,赶紧躲出去;老妪被抓走的可能性不大,出门周旋。(最终,老妪竟然被捉走当兵!)
征兵无度
学习第二段
石壕吏和老妪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下文看,这段有什么作用?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对 比
“一何”
加重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的蛮横气势,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
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对比鲜明,表现了差役的凶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加强了感彩,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役、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独立成段有何作用?
这两句诗独立成段,意在强调吏呼之怒、妇啼之苦,并起到统领后文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1.通读第三段,说说老妇苦在何处。
第一层:(第3段1-6句)三个儿子服兵役,其中两个战死
战争惨烈
第二层:(第3段7-10句)家境贫寒
第三层:(第3段7-10句)被迫服役
2.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兵役苛酷 战争惨烈
学习第三段
从“三男邺城戍”到“犹得备晨炊”,写“致词”内容有十三句诗。学者霍松林说:“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3.请根据老妪的话,合理想象石壕吏呼喝的内容(现代汉语)。
石壕吏: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汝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内室是何人
一定还有人!
还有他人否
请展开合理想象,试补出吏的逼问。
4.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藏问于答,语言简省,突出石壕吏步步紧逼、蛮横无理
石壕吏: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汝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内室是何人
一定还有人!
还有他人否
5.请观察这十三句押韵的情况,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一层一韵
对应县吏怒喝
对应情节发展
县吏: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县吏: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县吏: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县吏: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县吏: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来!
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在哭吗?
孩子总有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都不管!今天总得交个人出来!
如狼似虎 蛮横凶暴(怒)
悲愤凄苦 哀婉可怜(苦)
明暗结合 对比鲜明


吏:
妇:
小结二三节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如狼似虎 蛮横凶暴(怒)
悲愤凄苦 哀婉可怜(苦)
  明暗结合 对比鲜明


吏:
妇:
小结二三节
用老妇人的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思考:诗题为《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略写,详写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本诗这部分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小结二三节
小结: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
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作出牺牲。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学习第四段
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你能推知哭泣的人是谁吗?
给孩子喂奶的年轻母亲
理由:老妪被带走了,家中只剩孩子和给孩子喂奶的母亲。
2.赏析这句诗的丰富内涵。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如闻” 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未来生活的困难而悲痛不已,而泣不成声;
一方面显示诗人以关切之心倾耳细听,同情难过,通夜未能入睡。
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
“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
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如何理解这个“独”字?
学习第四段
通过对诗文的理解,我们能够看出:
差役是( )的
老妇是( )的
战争是( )的
作者对老妇一家是( )的
作者对战争是( )的
凶恶、蛮横
可怜
残酷
同情
控诉
本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老妇人慨然赴国难精神的褒扬。
探究主旨
1.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残暴压迫老百姓的强烈不满。
总结
2.这首叙事诗,以时间为序,以诗人行踪为线索,脉络清晰。
3.精心构思,极其精炼。
(1)句句叙事写实,寓强烈的感情态度于平实的叙事中。
(2)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3)善于剪裁。
1.怎么理解老妪自清“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石壕吏“捉人”,拯救老妪一家?
质疑问难
有吏夜捉人
课堂练习
1、写出战争苛酷的句子: 。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属 写法, 。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对比
作用是突出差役的凶狠及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3、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4、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5、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B.诗中正面描写老妇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安史之乱”,提示主题。
C.“有吏夜捉人”依据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一个“夜”字,含义丰富,既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又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狠毒。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呼”和“啼”、“怒”和“苦”对照强烈,“一何”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同时“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C
一个“夜”字,是不能表现捉人的频率和手段的,只能表现战争之激烈,需要连夜捉丁。
(7)“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1、默写本首诗。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作业布置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1、背诵并默写本首诗。
2、练习册107页10、11题。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