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1 15:1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课标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大卫与歌利亚》
西班牙 约1123年
《符拉基米尔圣母》
约公元1131年
《圣母子》乔托
约1320-1335年
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圣母子》
西斯廷天顶画之创造亚当
大卫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re”什么意思?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问题(1)“纱幕”指什么?
——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问题(2)为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一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在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发展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材料二 他们(意大利民族)已经完全拉丁化,已经摆脱犷悍的野性,在空气与土地的影响之下学会一些罗马人的聪明文雅,保存着典雅的语言和礼让的古风,甚至城邦的宪法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学到罗马人的长处。
——丹纳《艺术哲学》
文化基础: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材料三 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1/3-2/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也就是说,佛罗伦萨经过黑死病的肆虐后,人口减少约2/3。
材料四 欧洲人对这场死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对于基督所讲的爱心,对于自身既定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思索……另一方面, 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现实原因:黑死病使人们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藏品达十三万件的乌菲奇美术馆,是他们家的办公室。佛罗伦萨最大的美术馆碧提宫,也是他们的宫殿……之一……
没有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G.Brucker《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初)
1.兴起的背景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3)文化基础: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4)现实原因:黑死病使人们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2.实质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精神核心
人文主义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
“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者居住于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些光荣对我就足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是要求凡人的幸福。”
“人因为有理性所以胜过兽类,一切生命之物皆不可以与人匹敌。”
——彼得拉克
天主教会:以神为中心;禁欲主义;苦行来世;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享乐主义;现世幸福;理性科学
4.发展阶段
14世纪兴起 文学三杰
15世纪盛期 美术三杰
15世纪后期 扩展到欧洲各地,如英国莎士比亚






德意志:“教皇的奶牛”
为什么是德国?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1448年 古登堡印刷机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16世纪的欧洲,当获悉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社会各阶层(教皇、诸侯、农民、资产阶级)的态度是什么?支持还是反对?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1.背景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教会神权的阻碍
导火线: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劵
2.经过
1517年马丁·路德改革(主张?)
天主教会:因行称义
路德: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
民族语言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1.背景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教会神权的阻碍
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2.经过
1517年马丁·路德改革(主张?),建立路德教
加尔文在瑞士改革,建立加尔文教
英国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英国圣公会)
基督教
1054
分裂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改革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德国 路德教
3.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运动
思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相比,哪一场运动影响面更广?
4.意义
(1)思想上 (2)经济上
(3)政治上 (4)文化上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6世纪)
1.思想解放推动近代科学兴起
2.表现
(1)天文学:哥白尼 (2)物理学:牛顿 (3)各学科
“日心说”对吗?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
科学革命 —— 重释自然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有法则、有秩序的,而人的职责是运用理性去发现宇宙的秩序与法则。
——翟宇《现代理性的成长: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6世纪)
3.近代科学的特点
材料一: 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二: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据材料,概括传统科技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不同。
不同:传统科技重实用和经验积累; 近代自然科学重实验、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方法
牛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主宰世界的自然法则。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摘编自杰克逊《世界历史》
4.意义
The Enlightenment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什么意思?
卡拉斯事件:1761年法国图卢兹市的胡格诺派的商人让·卡拉的长子在店铺悬梁自尽。法官一不调查,二不审讯,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断定死者想皈依天主教,被信仰新教的父亲杀死,让·卡拉受尽折磨,但没有承认他的罪行,而法官坚持将让·卡拉判处车裂之刑。
这个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伏尔泰:“世界上只有一种宗教没有被狂热戕害,这就是中国文人所信奉的儒学。”——伏尔泰《哲学辞典》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2.启蒙运动的含义
3.进程
17世纪英国(兴起)—18世纪法国(运动中心)—18世纪后期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及北美地区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2.启蒙运动的含义
3.进程
17世纪英国(兴起)—18世纪法国(运动中心)—18世纪后期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及北美地区
18世纪后期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英国出现早
期启蒙思想
17世纪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
运动的中心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休谟(英)
亚当·斯密(英)
康德(德)
洛克(英)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2.启蒙运动的含义
3.进程
4.精神内核与基本主张
文艺复兴——批判教会禁欲
宗教改革——批判教会精神独裁
启蒙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英国:洛克、休谟、亚当·斯密
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德国:康德
(英)约翰·洛克,代表作《政府论)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破”,下篇是“立”。上篇集中驳斥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君权神授说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状态;
(2)政治社会的起源;
(3)政府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
(4)法治与分权;
(5)人民主权与政府解体。
伏尔泰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英国的亚当 · 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理性批判”是理性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努力去探究人可以知道些什么。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以批判性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康德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领域 国籍 人物 著作 主张
政治 主张
经济 主张
哲学 主张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法国
提出“三权分立”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民主共和
亚当.斯密
英国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德国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代表人物及成就
都反对君主专制
《论法的精神》
《社会契约论》
《国富论》
《纯粹理性批判》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2.启蒙运动的含义
3.进程
4.精神内核与基本主张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6.性质和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没有任何事件比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
——重正信仰
——重释自然
——重构社会
——重识自我
文艺复兴
The Renaissance
宗教改革
The Reformation
科学革命
Scientific Revolution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