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教材2019版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同步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某同学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应使用4﹣6V直流电
B.使用时应当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C.也可以用干电池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下列几条纸带,最有可能是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设a,b点间的纸带长度相等,则a,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
B.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C.实验前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D.电火花计时器接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
5.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打出的四条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假设纸带的运动方向向左,表示小车做加速运动的纸带是( )
A.
B.
C.
D.
6. 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留下的点迹中有5个连续清晰的点,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测出从第1个点到第5个点的距离为20cm,则( )
A.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m/s
B.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5m/s
C.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0m/s
D.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50m/s
7. 光电门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中,气垫导轨上有两个滑块,滑块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滑块的质量,以减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然后她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共描出了10个点,并“拟合”出了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
针对该同学作出的v—t图象,她所在的实验小组的其他四位同学分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①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
②这10个点中有8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该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个点离这条直线远;
③在这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A,D,G,I)能画出一条直线上,其余6个点都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偏离直线较远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失误造成的.
对于以上四种看法,你认为有道理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
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顺次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10.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此可知从计数点0到计数点5共历时 s,计数点3到计数点0的距离为 cm。
11.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 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下列四个数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规定的是 ,正确的应记为 .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vB= 、v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
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①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
②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取了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于粗心,该同学忘了测量3、4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求:
(1)其中6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6=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是x4= 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次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起始点,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 在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C=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到G的距离为XOG= 。
高中物理新教材2019版必修一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同步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答案】B
【详解】
A.“奋斗号”潜水器变加速下潜过程中,平均速度就是在一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A错误;
B.水平加速飞过海面上空的歼-20隐形战斗机,速度增加,但可能增加的越来越慢,即加速度越来越小,B正确;
C.乘坐缆车上山的游客,若以缆车为参考系,外面的景物是运动的,C错误;
D.在弯曲的葡萄藤上爬行的蜗牛,其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错误。
故选B。
2. 【答案】B
【详解】
这段时间内,火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故选B。
3. 【答案】 C
【解析】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得:,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4. 【答案】 C
【解析】由题是速度 时间图象,速度都正值,表示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即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而不是往复运动。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交替出现的运动,加速度在交替变化,整个运动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向某一方向的变速直线运动。
故C正确,ABD错误。
5. 【答案】 C, D
6. 【答案】CD
【详解】
AC.v0>0、a<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后,物体可能会反向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C正确;
B.v0<0、a>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后,物体可能会反向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D.v0>0,a=0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7. 【答案】B
【详解】
A.米赛跑的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所以A错误;
B.米赛跑的冠军所用时间最少,则平均速度最大,所以B正确;
C.动员冲刺的瞬时速度不确定不一定是冠军的瞬时速度大,冠军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是最大的,所以C错误;
D.由于不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是变化的,可能有的运动员开始的加速度最大,其不一定是冠军,所以D错误;
故选B。
8. 【答案】1BD
【详解】
AB.加速度减小的过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加的过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开始反向增加,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物体具有向左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
9. 【答案】 矢 速度的变化量Δv的方向
10. 【答案】1矢 速度的变化量Δv的方向
【详解】
略
11. 【答案】 速度的变化量 时间
12. 【答案】20
【详解】
加速度大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13. 【答案】(1),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3m/s
【详解】
(1)由题意得
由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由
得
14. 【答案】1(1)5 m/s2;(2)2 m/s2
【详解】
(1)从表格的前三列数据可求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
(2)从表格中后两列数据可求出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