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尼尔斯的父母为什么把尼尔斯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去了哪儿?( )
A.公园 B.教堂 C.农田
2.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推测“璞”的意思可能是( )。
A.美丽的女孩 B.一种职业
C.部落首领 D.含玉的石头
3.下列不是我国制定国家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一项是( )
A.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B.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C.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D.有利于汉字的流畅的书写。
4.下列不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钱、材、消、熔
B.放、鸭、刎、颈
C.采、笔、尖、灶
D.柴、酱、盆、瓮
5.下面是五年级某同学调查的错别字情况,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轮美奂 栩栩如生 随心所欲 面不改色 ——某学生听写作业
B.词语辩析 再接再励 已后 时侯 在做一次 ——摘自书籍报刊
C.百农百顺 魔发师 人生百味 默默无蚊 ——摘自街头招牌
D.豆付 鸡旦 大葱 木耳 菜花 蕃茄 ——摘自菜场某店标牌
二、填空题
6.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盛行于____时期。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7.有趣的谐音。(写同音词)
pí pa ( )( ) shuǐ píng( )( )liú yán( )( )shù mù( )( )
三、现代文阅读
文章阅读
“枇杷”和“琵琶”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8.读短文,填空。
(1)文中有人送给县官的是( )
A.枇杷 B.琵琶
(2)“琵琶”和“箫管”都是一种____,而“枇杷”却是一种____。
(3)县官收到礼单后“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
A.欣赏的笑 B.开心的笑 C.嘲讽的笑 D.赞美的笑
9.“只恨当年识字差”是县官____。
10.“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是什么意思?
____
11.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
阅读乐园。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12.用“√”给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传说(chuán zhuàn) 模仿(mú mó)
13.仓颉开始创造字模仿了什么?他后来又根据什么来创造文字?
14.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5.习作训练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肯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内容。请抓住其中的一次活动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A
6.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 王懿荣
7.枇杷#琵琶 琵琶#枇杷 水平#水瓶 水瓶#水平 留言#流言 流言#留言 树木#数目 数目#树木
8.A 乐器 水果 C
9.对那个不认真学习、写错字的人的批评
10.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全城的箫管都能开花了。
11.要理解同音不同字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12.chuán√ mó√
13.鸟的足迹。 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
14.仓颉是在什么的启发下创造了文字。
15.例外:
有趣的“遨游汉字王国”活动
当得知第三节课我们将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展示和猜字谜游戏时,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三节课终于向我“走”来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我一看,黑板上写着大大的红字——遨游汉字王国。这时,老师走上讲台,说:“现在我们开始展示。”第一个上场的是历史小组的王灿,她讲了汉字的演变,由甲骨文讲到行书。第二个是我们谐音小组的刘思昂和王子豪,刘思昂讲的是歇后语、成语等等,王子豪讲的是谐音故事。不过,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错别字,有一个错别字令人哈哈大笑,竟然把“大吃一惊”写成“大吃一斤”,还有一个把“喝”写成了“歇”。看完这些错别字,我想,自己平时也经常会写错别字,比如热乎乎的“乎”字,奇丽的“奇”字等等,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不再写错别字了。
展示完后,老师叫我们去猜字谜。同学们飞快地跑向窗户,因为猜对一个可以得到一块糖。我也不甘示弱,我摘下两个有把握的,得到了两块糖。吃着自己得到的奖品,心里真甜呀!
这次“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使我感受了汉字的神奇,了解了汉字的悠久文化,犹如品尝了一顿丰美的汉字大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