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08:0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洪亮(hónɡ)  盲人(wánɡ)  清脆(cuì) 单调(diào)
B.证实(zhènɡ)  蟋蟀(shuài)  加速(sù) 齿轮(chǐ)
C.搜集(shōu)  阶段(jiē)  花圃(pǔ) 打转(zhuàn)
D.事例(shì)  灵感(lín)  领域(yù) 机遇(y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灿烂 呈现 模形 骑马
B.城镇 必须 幻想 诱人
C.攻击 海参 推动 铁矿
D.官府 滋润 刀剑 威武
3.下面一段话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为什么瓜秧开了不结瓜 是水浇的不够 是肥施的不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 他找到了答案 西瓜开了花要授粉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4.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A.总共 B.大概 C.所有的 D.平常的
5.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子(xiē) 柔和(huó) 钵子(bō)
B.蝈蝈(gō) 蒙着(méng) 蜇人(zhē)
C.狗吠(fèi) 丑恶(è) 清脆(cuì)
D.钉住(dìng) 似的(sì) 单调(diào)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cuì( )    zǔ lán( )
kǒng bù( ) xī shuài( )
7.给多音字组词。
看 kān( ) kàn( )
恶 è( ) wù( )
秘 mì( )bì ( )
转 zhuǎn( ) zhuàn( )
蒙 mēng ( ) méng( ) měng( )
三、语言表达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这两句话运用______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______的孩子。
(3)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加点的关联词语体现了“我”对表的______程度很深,说明“我”对新鲜事物充满______的精神。
9.我们学习了六年的语文,大家应能够为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下面请你就“小学生该不该上网”发表你的观点,注意言之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难忘的人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住在姥姥她们村。虽然我只见过他一回,却使我那样的难忘。
暑假,我去姥姥家。在村边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几个孩子眼瞅着地上躺着的男孩。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跑过去看。地上那个男孩大约七八岁,四四方方的脸上,那双浓眉紧紧地皱着。呀!我突然发现,他的袖筒是空空的。我看见那么多围观的孩子,却没人扶他,心里像被蜇了一下似的疼我急忙蹲下去扶他。
“离开我!离我远点!”我被这带着哭腔的叫声惊呆了,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这时,我的衣角好像被人拉了一下,掉头一看,原来是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她撅着嘴说:“别理他,他要打人的。”我糊涂了,弄不清这是怎么一回事。
只见他使劲地蹬着地,胸脯一挺一挺地向前挪去,挪去……他紧紧咬着下唇,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来到了一棵大树跟前,他用头使劲顶住树干。双脚使劲蹬地,上身使劲往高抬……在他身后,留下了一条深深的痕迹……他跪起来了,他跟树“合作”站起来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就是在这偶然的情况下,我匆匆地见了他一面。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但他的精神足以告诉我们,他叫强者。
10.“我看见那么多围观的孩子,却没人扶他,心里像被蜇了一下似的疼。”作者感到疼的原因是(  )
A.心疼他是残疾人。 B.心疼他没有手臂。
C.心疼他在地上躺着。 D.心疼没有人帮助他。
11.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A.自私 B.冷漠
C.多管闲事 D.有爱心
12.小男孩站起来了以后,脸上露出了微笑。这种微笑的含义不是(  )
A.成功的微笑 B.胜利的微笑
C.战胜困难的微笑 D.轻蔑的笑
13.“‘离开我!离我远点!’我被这带着哭腔的叫声惊呆了,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这句话说明这个小男孩是没有礼貌的孩子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既没有坐垫,也没有轮胎,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当然很不舒服。一直到充气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行车的充气轮胎竟然是位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叫邓洛普,居住在艾爱兰。邓洛普的儿子很想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邓洛普就买了一辆送给他。小男孩很开心,他骑着车在铺满鹅卵石的街上跑来跑去。不用说,在这样的路上自行车肯定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看着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邓洛普非常心疼。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在花园里浇花。当他将橡胶管握紧、放松,再握紧、再放松的时候,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他想:能不能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
按照这一大胆设想,邓洛普马上动手做了起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他终于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一个轮胎。但是,因为这种轮胎装满了水,所以骑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邓洛普开始用气体来代替水。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刚开始,这种新轮胎遇到了人们的嘲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快就发现,用这种轮胎跑得更快,也更平稳。
有个叫迪克罗的商人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专门开办了一个工厂来生产这种轮胎。后来,这个工厂就逐渐发展成大名鼎鼎的邓洛普橡胶公司。
14.原始的自行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改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邓洛普医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你还知道谁的哪些发明也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的?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 柔和(huó)—hé
B选项 蝈蝈(gō)—guō
D选项 似的(sì)—shì
6. 清脆 阻拦 恐怖 蟋蟀

7. 看护 看见 恶人 厌恶 秘密 秘鲁 旋转 转动 蒙骗 蒙住 蒙古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给多音字组词,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字音,然后再组词。
看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kàn ①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书。~电影。~了他一眼。②观察并加以判断:我~他是个可靠的人。你~这个办法好不好。③访问:~望。~朋友。
kān①守护照料:~门。~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好几台机器。看押;监视:~犯人。~俘虏。
恶是个多音字,有四个读音。
è 恶劣;坏:~习。~意。
wù 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深~痛绝。
ě①[恶心] ②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③.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你别在这儿~我了。④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他。
wū①同“乌”。 ②表示惊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秘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mì① 秘密:~诀。~室。~事。②保守秘密:~而不宣。~不示人。③罕见;稀有:~宝。~籍。
bì①译音用字,如秘鲁(国名,在南美洲)。②姓。
转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zhuǎn ①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身。~脸。~换。~移。好~。向左~。向后~。~败为胜。由阴~晴。②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达。~交。~送。这封信由我~给他好了。③姓。
zhuàn ①旋转:轮子~得很快②绕着某物移动;打转:~圈子。~来~去。③绕一圈儿叫绕一转。
zhuǎi 转文:他平时好~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
蒙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méng ①蒙昧:启~。②遮盖:~上头巾。③承受;遭受:承~指教。~难。4.形容雨点细小:~~细雨。⑤忠厚的样子。
mēng ①欺哄:休想~人。②随便胡猜:瞎~。③昏迷:头发~。
měng 蒙古族。
8. 不存在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对比 观察、思考 好奇 探索
【详解】
(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作答时,将肯定词“有”改为否定词“不存在”;去掉反问词“哪里”;去掉语气词“呢”;将“问号”改为“句号”。
(2)本题考查对对比写法的感悟。这两句话是将父亲的怀表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和蝉鸣、虫唱进行对比。前者是“我”最感兴趣的事物,后者是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由此可见“我”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理解。完成这道题要联系文章内容,想象情景。句中父亲刚刚把表放在桌上,“我”的视线就定格在这块表上,再也移不开了,也就是说父亲放表的时间和“我”盯着表看的时间是紧紧挨着的,父亲放表的动作和“我”盯着表看的动作是紧紧相连的。这正是“一……就……”这组关联词语的特点——表示时间顺序和动作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表非常好奇,这也体现了“我”的探索精神。
9.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得有弊。上网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让我学习一些不懂的文化知识。但是,长时间上网会对我们的眼睛有害,使我们的视力下降。

10.D
11.D
12.D
13.不是,男孩不要别人帮助,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
10.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作者看到一个残疾人跌倒了却没人扶他,他感到很心疼,因此D选项正确。
11.通过作者的举动,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是一个有爱心的人。D选项正确。
12.小男孩拒绝任何人的帮助,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站起来,最后他成功了,这脸上的微笑是成功的微笑,胜利的微笑,战胜困难后的微笑,不是轻蔑的笑,所以D选项错误。
13.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小男孩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他要自己站起来,当别人帮助他时,他会因为别人不了解他而着急,所以这句“离开我!离我远点!”是他一时情急说出来的,不能说明他是不礼貌的孩子,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
14.原始的自行车轮是木头做的,没有轮胎,在不平坦的路上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
15. 疑问 可以试试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 留心观察、善于思考
16.瓦特根据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