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07: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平白地欺负它干吗?( )
A.牛看得我们比它大,只要牛不惹我,我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欺负它了!
B.通过对鹅的态度转变,也懂得了以后对牛的态度,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
2.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看屋里,再看看屋外,急得冷汗直流。(着急)
B.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害怕)
C.听了妈妈的话,妹妹的小嘴撅起来,都快可以挂油瓶了。(生气)
D.他捧着冠军的奖杯,昂着高傲的头走下领奖台,谁都瞧不上了。(自豪)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虽然跟鹅一样高,但是几乎被它拖倒了。
B.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
C.因为天色已晚,所以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D.我们只要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就不会被轻易吓倒。
4.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师经常教导我:“我们搞测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精准度。否则,那真是‘________’啊!”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5.下面( ) 的意思是“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A.人之初,性本善。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D.融四岁,能让梨。
二、填空题
6.读拼音,规范书写汉字。
duàn luò kù zi chī kuī wā yě cài wài tào
( ) ( ) ( ) ( ) ( )
chè tuì kè tang zán liǎ zá guō mài tiě
( ) ( ) ( ) ( )
7.课文内容回顾。
1.那个老爷爷看起来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谁能想到他年轻时竟然是举重冠军呢?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啊!
2.《牛和鹅》中,“我”对牛和鹅的态度一开始是___鹅、____牛,后来我_____鹅、______牛。“我”的态度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因为金奎叔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班级演出上扮演老虎的故事,按照写作顺序,文章内容可分为四部分:期待参加文艺表演、排练节目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
4.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所以才会有“________,________”的佳话。
5.测量是一项“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因此一定要十分仔细,绝不能粗心大意。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改为前果后因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列句子写生动。
金奎叔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把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我们碰见了鹅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远远地躲开。
大陀螺摇头晃脑,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3)照例子,用上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
例: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要尽量节约开支和浪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它。(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个词,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自豪、生气、着急、快乐、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听见了,侧着眼睛看了看,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在 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②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③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④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⑤我套上老虎皮,(带 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轰 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 咄)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⑥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⑦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0.在文章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1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窝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⑤段描写了“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
13.你会如何开导自认为表演“砸锅”的“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陀螺(节选)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______在一边,一______又照样______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14.请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在横线上。
我发现:这些都是表示______(动作~心情~语言)的词语,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我”的陀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词语含义的理解。
(1)溃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只喜欢陀螺。 B.“我”的童年是值得怀念的。
C.表达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味和热爱。
17.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想象一下,当时的“我”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通过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我”是一位____________的男孩。
五、书面表达
18.作文。
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把你美好的记忆分享给大家。
要求:1.语句通顺,叙事清楚,不写错别字。
2.字数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牛和鹅》这篇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分析有误的是D项。这句话表达的人物心情并不是自豪,是一种傲慢。从“谁都瞧不上了”可以得出。
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ABD关联词使用正确。
C.有误。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天色已晚”和“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此处换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更为恰当。即: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4.C
【详解】
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喻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喻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机会时机难得,不能放过。
根据语境可知C选项正确。
5.B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字句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首先要对全文进行反复的朗读,然后对一些不好理解的文言词进行分析理解,弄明白其在文中的意思,进而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最后再进行整个文言文的理解。
A.“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B.“子不学,非所宜。”这句话是说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C.“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D.“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6. 段落 裤子 吃亏 挖野菜 外套 撤退 课堂 咱俩 砸锅卖铁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裤、亏、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害怕 欺负 不怕 不欺负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 寻找失败的原因及内心的困惑 一言既出 四马难追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的默写,以及课文的理解与填空。
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谚语,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2.《牛和鹅》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文章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文中,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学习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
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回忆他童年的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课文分为四部分:期盼参加演出、表演、排练节目的情况、扮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童年时期执着的向往。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为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8. 牛之所以怕人,是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摔一个酒瓶 老鼠见了猫 一位神气的将军 这小猫太淘气了,我刚要把它捉回屋里,它又爬到树上去了,然后站在树枝上对着我“喵喵喵”地叫——直到我走开了,它才跳下来。
【详解】
1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能力。2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3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牛之所以怕人,是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摔一个酒瓶 见了猫 神气的将军 猫太淘气了,我刚要把它捉回屋里,它又爬到树上去了,然后站在树枝上对着我“喵喵喵”地叫——直到我走开了,它才跳下来。
9. 我们要尽量节约开支。 虽然“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它。 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然后钻进被窝,蒙住头,大气都不敢喘。(害怕) 小狗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悠闲地走过来。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语序不当,可以改为我们要尽量节约开支。
2.本题考查的是用关联词语合并语句,结合原句的内容可以得出问题在于转折关系,用虽然……但是……连接。
3.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结合题干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运用动作描写,要写出相应的动词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①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本句中根据题干是拟人句,仿写的时候注意使用拟人的手法即可。
10.再 戴 哄 拙
11. 形容人无能、怯懦。 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凑合。
12. 动作 心理
13.你不要灰心丧气,你的大老虎演得很好,你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加油!
10.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具体分析。
结合“向前爬”和“向前爬”可知是重复动作,所以选“再”。
结合“老虎头罩”可知用“戴”。
结合“大笑”可知是“哄堂大笑”,所以选“哄”。
结合“笨”可知是“笨拙”,所以选”拙“。
11.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具体分析。
窝囊:形容人无能、怯懦。
将就:没有选择,不满意也只能接受。
12.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和描写手法的掌握,要结合具体的段落去分析。
在第⑤自然段中,从“套”、“戴”、“弯”、“爬”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描写;
结合“紧张”运用的是心理描写。
13.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可知,虽然“我”演的大老虎没有气势,但是也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欢乐,也是一种成功。要从这个角度去开导,注意礼貌用语,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14.撞翻 扭身 旋转
动作 轻巧灵活
15. 指被打垮,文中指伙伴们的大陀螺没斗得过“我”的小陀螺,败下阵来。 指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文中指“我”的“丑鸭蛋”打败了伙伴们的大陀螺,“我”的心情十分高兴、愉快。
16.C
17. 别看“我”的冰尜儿其貌不扬,轻视“我”的陀螺的小伙伴反而输了,还是“我”的厉害,看以后谁敢小瞧我 天真贪玩、永不言弃、热爱生活
14.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填空。
横线上是原文填空,根据课文即可填写。
撞翻:把某个物给撞到了然后还翻了。
扭身:转动身躯。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根据三个词语的特点可以得出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的陀螺的运动的动作过程。可以得出这是一个非常灵活又灵敏同时很轻巧的陀螺。
15.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和语境,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要结合课文来理解在文中具体表达了什么意思,才能解释到位。本题中“溃败”指被击败,被打垮。联系上下文可以得出是大陀螺不敌对手的打击,最后在对手面前输了。“自豪”是指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文中指“我”的陀螺打败了伙伴们的大陀螺,所以我的心情是十分光荣和有成就感的。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理解正确的是C项,写出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往事的热爱。根据文段中的内容可以得出A项错误,因为文段并没有说我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陀螺。B项错误,因为这句话并没有写出对童年的怀念。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可以得出此时的心理活动围绕“比赛的胜利并不一定属于伟大的人”“即使渺小也能成功”等方面来展开即可。根据文段的内容“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可以得出男孩是一个爱玩爱闹、天真活泼、追求自由的男孩。
18.范文:
难忘的一件事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奥运前夕,我和韩竣哥哥去拍一个有关奥运的宣传片。拍完宣传片后,我便去玩单杠。玩单杠的时候,因手中有汗打滑,结果从单杠上摔下来,右手一撑地,手断了!我哭喊着叫妈妈,妈妈马上带我去医院。
在医院里,一位医生抓住我的手,另一位医生来接断骨。因很痛,我没有配合好医生,结果接了好几次,痛得我大哭大叫,终于接好了,总算松了一口气。医生用石膏固定好手腕,拍了片子后没事,我们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越想越后悔,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本来暑假安排的一系列计划,如早上去游泳、打乒乓球、妈妈给我报的兴趣班、出去旅游的活动全部取消,而且暑假作业也做不成了,并且做什么事都不方便了。但是我还有左手,可以用它刷牙、洗脸、吃饭和换衣服。一直使用右手,一下用左手,不但不习惯,而且不会用,只有从头来。
最有趣的是吃饭,一开始我不会拿筷子,就练习拿筷子,第一次筷子没拿好,菜掉地上了;第二次拿是拿住了,但是夹不起来;第三次夹住了,因为菜离饭太远,右手又不能动,掉到别的菜里去了。就这样左练右练,终于练成左手可以吃饭了。
没想到摔一跤,不仅使我能左右开弓,生活能力也比以前强了,还锤炼了我的意志。
【详解】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