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1 08: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指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2.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擂响了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战鼓,标志着新一代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中的“刊物”是
A. B.
C. D.
3.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4.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一社会进步主要得益于(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第一次国共合作
5.1919年外国学者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当时学生追求的新思想包括(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变法图强 D.尊孔复古
6.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是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B.康有为、梁启超等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D.孙中山、黄兴等
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广泛传播的表现有
①出现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②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道:“余之掊击(pouji,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反对封建专制 B.倡导西方文化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改造儒家思想
9.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留下的日记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其中1916年7月6日,他写下:“改良之法,余力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是著有( )
A.《孔子与宪法》 B.《文学改良刍议》
C.《尝试集》 D.《敬告青年》
10.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一班新人物”的主要代表是(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黄兴、宋教仁 D.陈独秀、李大钊
11.下图著作
A.吹响推翻君主专制的号角 B.掀起尊孔复古的社会思潮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积极响应了文学革命运动
1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用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民族求得解放的希望,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是( )
A.《资政新篇》 B.《革命军》 C.《北京市民宣言》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3.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进步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提倡爱国与进步 D.提倡爱国与科学
14.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5.胡适先生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此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综合题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是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将国号定为“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以取代往日的旧制陈规及封建的社会习俗。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比喻成“名医”,他们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晩清发起的自救运动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判断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该政权建立于哪一年?为巩固革命成果,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3)材料三中“救治‘头脑疾病’”指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哪项运动?举出这项运动中的一位“名医”。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何频频探索近代化?(写一点)
17.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策。简单的说,这个方案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方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1894年11月,正是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自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请举一例他们“学习及制造西洋军器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采取哪些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温药慢治”指的是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猛药重治”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颅洗脑”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C项正确;《时务报》和《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纸,排除AB选项;《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及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社会的转型,C项正确;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大学男女同校”体现了男女派平等,个性解放,这是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具体主张,B项正确;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且在时间上也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且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于192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民主和科学,B项正确;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的思想,排除C项;尊孔复古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出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C项正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领导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孙中山、黄兴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物,排除 D项。故选C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广泛传播的表现有出现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①②③符合题意;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8.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不是批判孔子本人,而是抨击、反对孔子所代表的封建专制,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及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排除BC项;题干并无改造儒家思想的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所以B项符合题意;《孔子与宪法》为李大钊所写,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尝试集》为1920年胡适创作白话诗集,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敬告青年》为陈独秀发表的,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10.D
【详解】
根据材料“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可知,材料与新文化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D项正确;曾国藩、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不符题意,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B项;黄兴、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D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中国进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大行其道,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杰出代表,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社会思潮,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的作品,排除A项;《革命军》是邹容的作品,排除B项;《北京市民宣言》发表于五四运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只有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其中德先生即 Democracy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 Science (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爱国、进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的,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中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在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排除B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
依据“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言论出自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在文学形式上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在文学内容上提倡要有思想和情感,因此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主张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项正确;此言论体现的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新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1)洋务运动;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2)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性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任答一点)。
(4)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两点任答一点)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民用企业。因此答案为: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2)
依据材料“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为巩固革命成果,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
依据材料“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并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可知,救治“头脑疾病”指的是指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任答一点)。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列强不断侵华,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类侵华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在被西方蹂躏的过程中,目睹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为救亡图存,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因此,答案为: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两点任答一点)
【点睛】
17.(1)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江南制造总局(或安庆内军械所)。
(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根据所学知识,从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中任举一例即可。
(2)
根据材料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根据材料二“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可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即民主与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位先生”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