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节功率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在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基础上,能够进行功率计算。
功率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知道功率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根据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要求建议分成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建议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通过进行简单的计算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材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情景——爷爷和小朋友一起上楼来引导学生思考做功除了有多少还有快慢之分。然后类比速度引出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生活中常见功率值帮助学生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通过计算例题强化功率概念,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功之后,类比速度,知识迁移自然过渡到做功快慢——功率。对于功率的公式接受应该不难。对于用功率公式解决一些简单计算对于大多数学生也是可以做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解释和一些有难度的计算建议在第2课时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功率的概念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例分析、对比得出功率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培养将物理知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功率概念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引入 多媒体播放:情景引入 谁做功快?谁做功多 观看,思考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做功快慢
新课教学 1、功率概念 提示:类比速度,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1)做功相同比时间(2)时间相同比做功 板书 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时间之比 分组讨论:比较做功快慢方法 选代表发言 思考:当做功和做功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做功快慢 温故知新,类比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进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2、公式理解 板书 2、公式 引导学生理解公式 写出公式,了解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以及相应物理量的国际制单位 思考:(1)做功多的一定功率大?(2)做功快的一定做功多?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 深入理解功率概念,同时辨析:做功多少与做功快慢的区别和联系
3、单位及换算 介绍:瓦特和千瓦 1kw=1000w 了解历史上了发明第一台蒸汽机的工程师瓦特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了解生活中的功率 播放图片,了解生活中常见功率值 观看图片
5、功的计算 播放例题: 1、假设钢铁侠所受重力为1000N,飞到离地面10m的空中所用时间为5秒,那么钢铁侠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少? 在卷纸上书写计算钢铁侠的功和功率,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引入动漫钢铁侠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 练习使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计算练习,强化物理计算题的书写格式和解题规范性。
2、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多少?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完成计算题,不要求书写过程。小组讨论:多种方法求解 引导学生用学习过的W=Fs和v=s/t代入功率公式,从而推导出
6、功率测量 引导同学做实验,学会用功率公式测量同学举起饮料的功率。 提示:(1)通过饮料的体积计算重力 (2)举起的高度是半臂长还是一臂长? 2名同学做举起重物的实验,同时另外2名同学协作,测出30秒内举起饮料瓶的次数,以及举起重物同学的臂长。同学们根据饮料重力,30秒内举起的次数和臂长,计算这两名同学的功率。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批改试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播放幻灯片,总结新课重点 学生做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习题,由学习小组的组长批改,然后小组互助学习 巩固本节内容,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随堂小测 对完成的同学进行批改,总结小组得分情况。 完成能力挑战的前3题 深入理解本节的重难点知识
布置作业 复习知识点 完成卷纸 练习:测量跳绳的功率 提示:需要用哪些测量工具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跳绳功率的表达式? 完成作业 巩固、拓展本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