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19:3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第1课时
第2课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关于人物
整部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的主要人物有祥子、虎妞、刘四爷、曹先生、高妈、小马的祖父、小福子等。这些人物的基本情况如下:
祥子:(前期)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
刘四爷:人和车厂老板、祥子的雇主。残忍霸道,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视金钱重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虎妞: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妻子。胆大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工于心计、充满市侩习气。
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才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底层生活的方法。
小马的祖父: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先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被父亲卖到了妓院,最后上吊自杀。她善良、可悲,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关于内容
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一起回顾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
18岁到北平
成为一流车夫
攒钱买第一辆车
被拉去充军,车被抢
偷骆驼换35块大洋
难忍杨太太无理,怒辞杨宅
再回人和车厂拉车,为第二次买车攒钱
曹家遇险,被孙侦探敲诈
被迫与虎妞结婚
用虎妞的钱,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虎妞难产而死,卖车葬妻
承诺小福子混好了找她
小福子自杀,变为行尸走肉
一起
一落
二起
二落
三起
三落
彻底堕落
小结:经过回顾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圈点与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读的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
圈点批注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考查,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多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可见圈点批注法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关于圈点批注法。
根据教材的“读书方法指导”可知,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运用圈点批注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符号。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2)圈点。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3)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反复阅读,圈点批注。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圈点的符号。
常见的圈点符号:
用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
符号设定之后,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批注的分类。
“批”即批语,也指品评,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叙述、说明、议论的写作方式;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作者思路、遣词造句加以评论。“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
圈点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可脱节。
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
标注自然段的序号,以便于查找内容。
粗读文本,初步圈点。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简单的细节做初步的标注。
再读文本,仔细圈点。这是第二次阅读。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入,有了更多的疑惑,有了更多的发现。那就细细地圈点做标注。
精读文本,细致批注。这是第三遍阅读,对文本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候再回头把之前所做的标注(圈点)一一批注。
2.实例分析。
结合刚刚学习的圈点批注法,分析教材的批注示例。看看课本上运用了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点,相对应地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批注。
运用了加点和画横线两种圈点符号。批注的角度有:内容批注——这是祥子的生意经;关键词点评、人物神态性格的分析——“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语言点评——语言简洁,憨态可掬;思考评价批注——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坐车人和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
3.学以致用。
对课本上选取的《骆驼祥子》的“精彩选篇”进行圈点批注。
学生活动:
(1)生对课本上选取的内容进行圈点批注,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圈点批注方法。
(3)小组交流圈点批注成果和体会,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明确方向方法
我们从课本中的“精彩选篇”出发,继续运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探讨,深入阅读。
探究专题:话说“洋车夫”
探究方向: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探究方法:圈点批注法
1.圈画标记。
熟读《骆驼祥子》之后,在书中圈画标记出写其他洋车夫的重点章节或段落。
书中哪些章节部分写到了其他的洋车夫?
写到其他洋车夫的主要有第一章的开头部分对北平洋车夫的介绍、第十章茶馆偶遇老马祖孙、第十三章刘四爷过寿时、第十四章和虎妞结婚时、第二十一章祥子从夏家出来得病之后、第二十三章祥子再遇到老马。
书中除了祥子,还主要写了哪些洋车夫?
除祥子外,主要写了二强子、老马、小马以及人和车厂的车夫们。
2.梳理概括。
梳理小说中描写其他洋车夫的章节内容,小组讨论、概括。
作者根据年龄、环境与知识的差异,将北平洋车夫的人员构成大致分了几类?
第一类: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第二类: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第三类: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挣的钱少,可是无须快跑。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一行儿,因为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那四十岁以上的,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
第四类: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以前没做过车夫,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被迫无奈做车夫,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最破的车,生意艰难,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第五类:专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
第六类:东交民巷的车夫,会说外国话,专拉洋人,跑法很特别,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特别体面。
小结:洋车夫的代表人物祥子基本属于第一类人员,老马和小马属于第三类人员,二强子属于第四类人员。
这些洋车夫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状况是什么?
职业特点: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则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
生活状况:洋车夫们属于社会底层,生活一般都比较困窘,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不知哪天就瘫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世界上。
小结:通过探究“话说‘洋车夫’”这一专题,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情况,也可以从中看出洋车夫们或者说当时所有底层劳动者的共同命运——勤劳奋斗一生却连基本的生存都很难维持。揭露了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
自主探究实践
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下面专题,也可以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另外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探究专题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专题三:品析“京味儿”
温馨提示
1.专题探究提示请参看教材要求。
2.可以另外选择专题。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每个人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4.准备好成果展示。
展示内容:《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专题探究读书报告;阅读体验分享(形成发言稿);其他自创形式展示(如展演、辩论、手抄报等)。
5.探究时间:一周。
第2课时
“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品析‘京味儿’”,你选择了哪一个专题进行探究?展示圈点批注、读书报告、专题论文、阅读体验分享等内容,检验一周的阅读成果。
展示交流
展示主题:《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
展示流程:
(1)小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圈点批注记录,并当众用一两句话点评该同学圈点批注的特点。
(2)每个小组推荐两个同学的圈点批注记录全班展示。
(3)评选各有特色的圈点批注记录的同学6名。
1.展示《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
交流主题:读书报告
展示流程: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
(2)小组间互相点评。
(3)师生共同推选出最佳读书报告。
2.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
3.自由展示其他阅读成果。
分享心得
分享主题:分享阅读体验及探究心得
分享流程:
(1)推荐阅读体验分享发言人;
(2)小组推荐前面阅读成果展示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准备现场分享探究心得;
(3)其他同学自愿分享发言人的分享经验或心得。
延伸探讨
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艺术特色的评价。
(1)结构紧密,线索分明。
(2)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幽默和“京味儿”语言运用熟练。
(3)善于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肖像、心理、环境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
(4)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北京种种的风俗人情等。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地方文化。
总结存储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描绘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作者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
课后作业
整理圈点批注法的学习笔记,并进行巩固复习。
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教材推荐作品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和柳青的《创业史》。
板书设计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小说:理想+现实
方法:圈点+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