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2《为了忘却的记念》 学案(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2《为了忘却的记念》 学案(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09: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了忘却的记念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学习重难点】
1.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2.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品写作背景
1.国民党对进步青年的残害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七——八日写的,记念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在两年前,即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活埋或枪杀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不幸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就疯狂地施行法西斯的血腥统治,他们采用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这两种‘围剿’,在帝国主义策动之下,曾经动员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反革命力量,其时间延长至十年之久,其残酷是举世未有的,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人民从当事者看来,似乎以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一定可以‘剿尽杀绝’的了。
反动派一方面“禁止书报,通缉作家,封闭书店”;另一方面“收买流氓、侦探,堕落文人,组织其民族主义和三民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在反动派极端高压的统治下,革命的文化战士们仍是不屈不挠,用种种形式坚持了为自由的斗争;于是,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段,即将革命作家逮捕,拘禁,虐杀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把革命文化运动和革命的文化完全扼杀了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的五位共产党员——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就被捕了,至二月七日,被反动派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秘密虐杀左联的领导者鲁迅也发表了一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用无比的愤怒,痛斥了这些“黑暗的动物”的“卑劣的凶暴”,号召同志们一定要以“不断的斗争”来“记念我们的死者”追念这些同志《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这些文章里主要的一篇。
2.鲁迅避难与对被捕青年的营救活动
1931年1月17日,左翼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等和其他共产党员共23人在上海东方旅馆开会,由于叛徒的出卖,均被国民党特务逮捕l月20日,鲁迅得柔石狱中信:“犯革字嫌疑,案情重大”当时敌人正在侦察鲁迅住址,鲁迅为避免被捕,遂偕许广平带海婴去“花园庄”公寓避难2月4日,鲁迅在一封信中愤怒地揭露国民党文化特务对他的造谣和迫害,2月7日,鲁迅为营救柔石等捐款百元可是就在当天深夜,柔石、殷夫、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十八位青年共产党员在上海龙华,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秘密虐杀。
3.有关五位左翼作家以及其他18位共产党员被害经过:
1月17日,上海英帝国主义的巡捕逮捕了24位(按:应为23位——引者)年轻的革命家,其中包括一位孕妇和五位左联的成员英国官宪把他们引渡给中国地界的国民党军宪——淞沪警备司令部在这里,国民党为了要逼他们交代出自己的同志,把他们折磨的半死由于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国民党便于2月7日深夜里把他们抓出来虐杀了国民党先强迫他们掘好自己的墓穴,然后命令士兵将他们活埋了士兵们看到这做法实在太残酷,因而就把余下的牺牲者都改用了枪决,他们的尸体都被丢在埋葬那五个人的坑里面去。
据狱中其他囚犯说,“这23人是7日深夜被提出去的当士兵们来到的时候,男女同志一起唱起国际歌来歌声透过了墙壁,不断地传到监狱里面来,过了一会儿之后,就响起了枪声,歌声也减少了几分,大约还有六个人的声音在唱着,接着又响起了枪声,于是就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了,这个人似乎受到了重伤,因而他的歌声是时断时续,在六发枪声的最后一声响过之后,这个声音也沉默下去了”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采用法西斯手段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血腥屠杀的铁证。
2月28日,当鲁迅回到旧寓得悉左联五烈士已于8日深夜被害,无限悲愤,当即写了“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著名的悼诗3月,又为美国《新群众》杂志,写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
二、深入探究
1.结合所提供的写作背景,本来,作者对爱国青年被害的消息是极为悲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是深恶痛绝,这是刻骨铭心的,但本文的题目却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文中作者也提到要“将他们忘却”,你是如何理解的?作者要“忘却”的是什么?“记念”又是要记念什么?

2.在文中,作者说“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是时时来袭击我的心,”“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你是如何理解“袭击”、“悲愤”、“悲哀”这三个词的?

3.作者在写白莽时,提到他的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那就是将“国民诗人”故意曲译为“民众诗人”,从这两个词的区别上来看,你能看出白莽是一个具有怎样品格的人?

4.如何理解文中的“不愿”“不屑”与“不敢”,试结合写作背景,具体说明这三个词的所反映的社会各阶层的对此事的认识看法,体会当时社会的环境。

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
竦( ) 孺( ) 偈( ) 赎( ):
2.解释下列词语:
郑重其事: 。
永诀: 。
延口残喘: 。
明珠投暗: 。
情随事迁: 。
涅槃: 。
3.本文选自《 》。这是一篇抒情叙事。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左联”五位烈士是 、 、 、 、 。
4.《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个短语,中心词是 ,表面上看两者意思是相反的,两者意义有矛盾,但实际上作者在这标题上寄予着深刻的含义。标题的含义是 。
5.鲁迅,原名 ,字 ,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以及多本杂文集,如《 》、《 》、《 》。(写出三本)
6.下列各字的读音是“惴”、“揣”、“喘”、“湍”、“瑞”;
请你为这几个字各组一词 、 、 、 、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革命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
B.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
C.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把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
D.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自己被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
8.文中写作者翻检白莽书信和文稿一无所得,只偶然发现了他的一首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作者引出这首诗的目的是 ( )
A.聊以慰藉,寄托哀思 B.赞扬白莽的献身精神
C.扩展题材,丰富内容 D.A项+B项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