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舒缓、自然的声音演唱《樱花》,并从中了解日本音乐所表现出的崇尚自然美、朴素美。
2、能通过《樱花》这首歌曲,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对它们产生兴趣,并喜欢它们。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都节调式,体会其旋律特点。
2、能够运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樱花》。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进行发声练习。
导入新课: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看来同学们心情都很好,我的心情也很好,因为又到了老师最喜欢的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段时间有没有跟着家里的大人去欣赏春景的同学呀?
生:……
师:哦,你们说的都很棒,刚有个同学说,他跟着父母去双山看樱花,你们知道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
生:日本。
师:你们真是见多识广呀,回答的非常正确,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那你们印象中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说说?
师:日本是东南亚岛国,国内火山繁多,富士山为日本的“圣山”,也是一座火山,日本的“和服”、“歌舞伎”及文字等传统文化都直接受到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比如日本常用的民族乐器:日本筝,它是由唐代传入日本;三味线,祖先是中国三弦;尺八,日本传统木管乐器,笛子的一种,由中国唐朝时传入,因其长度一尺八寸而得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樱花节,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日本民歌——《樱花》。
新授课:
师:大家把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播放歌曲《樱花》)
生:很美,很缓慢,还有一点点忧伤。
师:你们听的真用心,现在请把书翻开32页,我们一起来看着歌词,再来聆听一次,猜一猜为什么这首歌曲会有点忧伤。
生:……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现在老师把我的一些想法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下。樱花它之所以作为日本国花,是因为“樱花精神”,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樱花情节”。樱花的花期很短,素有“樱花七日”之说,所以又称“死亡之花”,短暂的花期像人的生命稍纵即逝,但是日本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像樱花一样短暂却灿烂,所以这首歌曲希望里面也带着点点忧伤。我想再请问同学们,忧伤是从歌词看出来的还是旋律听出来的呢?
生:旋律。
师:我们一起来先学习一下旋律,看能不能找出它听起来忧伤的原因。
(师用钢琴弹奏教唱)
师:我们完整的把旋律唱一下。(黑板上提前把旋律写上,画出旋律线)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曲子的旋律起伏大吗?这个旋律包含了哪些唱名,没有包含哪些唱名?
生:不大。包含了3,4,6,7,1.没有包含2,5.
师:这首《樱花》的旋律就是日本典型的都节调式。都节调式是5声调式,就像这首樱花,旋律包含了3,4,6,7,1,但是没有2,5,如果有了2或者5还是都节调式吗?
生:不是。
师:我们回到旋律上,看着这个歌曲的旋律,你们再来听听说说在哪些地方你感觉比较忧伤?
生:……
师:哦 ,同学们找的旋律很多是由小二度1,7以及增四度4,7这种不协和的冷色调音程构成,所以听起来就会有忧伤的感觉。
师:现在带着我们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听老师演唱这首动人的歌曲。
师:我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相信你们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来诠释这首歌曲了,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出你的想法。
师:嗯,我从你们的歌声中听出你们想法了。一首歌曲有了好的感情,我们更应该注意对这种感情的把握,在歌曲有圆滑线的地方我们应该唱的更圆润饱满,比如晴空下的空。我们一起试一试呢。
生:……
师:一点就通,很好。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我们可以加入哪些音乐要素让这首歌曲变得更有灵魂?
生:……
师:这样子,老师把这首日语版的《樱花》送给你们,听一下日本的小朋友演唱这首歌曲时是从哪些方面让这首曲子变得更饱满的。
生:速度 力度 渐强渐弱……
师:那现在我们分成两个大组,你们互相讨论一下,把我们的《樱花》这首歌曲也融入这些音乐要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哪种处理更好听一点?
生:开头渐强结尾渐弱,速度不变。
师:嗯,如果速度变了咱们这首曲子的意境好像就没那么优美了,所以咱们要唱好一首歌曲一定要好好理解这首歌曲的内涵,现在我们把这首曲子完整的再演唱一次,注意情绪。
拓展:
师:老师听到你们的演唱已经被你们的深情打动了,但我相信你们的表演一定更感染人。老师上节课布置了每个组准备一下跟樱花有关的表演,现在给你们2分钟时间准备,哪个组来为我们表演一下。
(学生拓展表演)
总结:
师:看到你们的表演我很欣慰,我知道每个组的同学下来都用心准备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你们对其他国家的传统音乐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希望同学们有空多听一下不同的音乐元素,享受不同的音乐带给我们完美的视听享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