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重叠的形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重叠的形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3-04 23:2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重叠的形状1
教案序号
5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11日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2、通过绘制过程渗透三度空间概念,培养和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
点难点
教学重
[教学重点]
遮挡关系
[教学难点]
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叠表现问题。
准备

教具
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板 书 设 计
重叠的形状
欣赏图片
小组合作学习
练习
环节
与时控
师 生 活 动
导入
(1分)
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导入新课。
揭示目标
(1分)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要求。
自学指导
(3分)
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现象:
1、一盘水果(端出实物)
2、教师做站立在讲台后边的动作
3、请一个小朋友挡在教师的前边站立
自主学习
(10分)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如果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出示图片)因为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须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出示图片2),出现了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点拨释疑
(12分)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如果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出示图片)因为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须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出示图片2),出现了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实物投影仪演示:为了表现遮挡关系,就要先把前边的东西画好,后边的东西露出多少画多少,被遮挡的部分不画,画面就正确了。
画面上有前有后的东西,前边的东西在较低位置上,后边的东西在画面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远近关系。
学生训练
(12分)
1、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2、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作业
(1分)
教师布置绘画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