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简单除法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除法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 “表内除法”的学习就要告一段落了,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不足呢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发现生活中经常需要平均分。
·我知道平均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均分”问题;一种是“包含”问题。
·我知道了被除数÷除数=商。
·我学会了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因为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比较快。
……
二、自主探究
1,举例说明“平均分”的含义。
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9根小棒分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 写算式,说除法各部分名称
根据自己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 除数和商。
3,请同学们将上面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2题)
学生补充乘法口诀后,指定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齐读表内乘法口诀。
师:现在我们以同桌两人为单位做一个小游戏,一人说乘法口诀,另一个人根据这句乘法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小游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教学“整理和复习”思考题。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道很有趣的习题,你能解决吗 是怎样想的 可以在小组里交流讨论。(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思考题)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根据4个“ ”相加的和是8,求1个“ ”是多少,就是计算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8÷4=2。我检查过了,如果一个“ ”=2,那么4个2相加就等于8,结果是正确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根据3个“○”的和是12,求1个“○”是多少,就是计算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2÷3=4,即○=4。我也检查了,1个○是4,那么3个○就是12,结果也是正确的。
……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的都对
6×2= 18÷6= 30÷6= 4×5=
12÷3= 17-9= 3÷3= 24÷4=
36÷6= 16÷4= 25+5= 20÷5=
71-50= 30+6= 8÷2= 18÷3=
2,列式计算
(1)14个 ,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25里面有几个5?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觉得自己有提高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2.3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9 ÷ 3 = 3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