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检测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检测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1 15: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水晒盐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t1℃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乙>甲=丙
3.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4.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 g B.等于2.86 g
C.大于2.86 g D.大于1.06 g,小于2.86 g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NO3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Ba(OH)2 NaCl Na2SO4 Na2CO3
6.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CuSO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试液 D.AgNO3溶液
9.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 g加入95 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 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相同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D.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乙
11.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Fe D.BaCl2溶液
12.在2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 g;在6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 g,则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A.无法比较 B.A=B C.A<B D.A>B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 CuSO4 KNO3 Na2SO4 B.FeCl3 HCl NaCl NaOH
C.CaCl2 K2CO3 HCl (NH4)2CO3 D.NaNO3 Na2SO4 HCl H2SO4
14.已知溶液中存在大量Ba2+、Cu2+、Na+共存,还有可能存在下列的离子是( )
A.K+ B.SO42﹣ C.Cl﹣ D.OH﹣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HCO3- B.Na+、Cu2+、OH-
C.Ag+、Cl-、NO3- D.H+、Fe2+、SO42-
16.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 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 CaCl2 加入适量Na2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质量相等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
18.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NaOH和NH4NO3 B.Na2CO3和CaCO3 C.CuSO4和Na2SO4 D.NaCl和KCl
19.为除去Cu(NO3)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3,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
I.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
II.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方法I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Ⅱ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
C.方法I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3,所以不可行
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0.在推断实验室无色废液的成分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四种结论,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NaCl CuSO4 NaNO3 B.NaCl K2SO4 NaOH
C.HCl NaOH CaCl2 D.K2CO3 KNO3 BaCl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5分)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
(2)要从KNO3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20℃时,某实验小组根据下表配制氯化钠溶液,计算并填写表:
烧杯编号 NaCl/g H2O/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10 90 ________
2 30 70 ________
(4)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KNO3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________。
22.(3分)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2)图甲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图乙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硝酸钾晶体完全溶解,则某物质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aOH B.NaCl C.NH4NO3
23.(2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当温度低于t℃时,溶解度A________B(填“>”“<”或“=”,下同)。
(2)t℃,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到40℃,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_B(注:水分不蒸发)。
24.(3分)据图回答问题。
(1)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由图可知,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M_____g。
(2)图Ⅰ中P点可表示M在30℃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T℃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 g水的甲、乙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
如图Ⅱ所示的现象,则T℃________10℃(填“>”“<”或“=”)。
25.(5分)蒸发溶剂时,要用________不断________,使溶液受热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
待到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其在余热中蒸干。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6.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不要在阳光下爆晒;
(2)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5分)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
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海水晒盐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________等过程。
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28.(9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
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________搅拌,作用是________。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________。
(3)第②步与第④步不能颠倒顺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质量________粗盐中氯化钠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9.(10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示例 盐酸(H2SO4) BaCl2溶液 加入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 NaCl溶液(Na2CO3)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 CuSO4溶液(H2SO4)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绝对的“适量”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现实操作很难实现。请简述如何操作可以使示例中所加的BaCl2
溶液接近“适量”?
30.(6分)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20℃时,将2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若将t1o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4)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物质中得到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1.(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结晶的方法。
(3)t2℃时,100 g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________(填“>”“=”或“<”)30 g。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C 7.B 8.A 9.C 10.C 11.D 12.A 13.B 14.C 15.D 16.D 17.B
18.D 19.B 20.B
21.(1)22℃ (2)加热浓缩后,再降温到室温 (3)10% 26.5% (4)15℃
22.(1)20 (2)NaCl(或氯化钠) (3)A
23.(1)< (2)=
24.(1)40 (2)不饱和 (3)<
25.玻璃棒 搅拌 均匀 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
26.(1)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从而增大瓶内的压强,
使瓶炸裂,造成危险
(2)水结冰,体积膨胀,使瓶炸裂
27.(1)物理 结晶
(2)CaCO3CaO+CO2↑
(3)玻璃棒
28.(1)玻璃棒 加快溶解速率
(2)Na2SO4 NaOH、Na2CO3
(3)过量的BaCl2无法除去
(4)引入新的杂质KCl
(5)大于
29.(1)稀盐酸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2)向盐酸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边滴加边振荡,滴加至溶液上层清液里不再出现沉淀
即可停止滴加。
30.(1)28.6%
(2)70
(3)C<A<B
(4)冷却热饱和溶液
31.(1)甲>乙=丙
(2)降温
(3)<
(4)丙>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