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手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12:2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语言风趣,感智慧闪现
《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能说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作用。
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感受语言的风趣,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
2.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将之前所出示的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4.指名说说课文描写五根手指的顺序。
预设:迅速看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五根手指的。
明确: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二、学习3~5自然段,完成表格
1.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
快速浏览3~5自然段,说说这几段与第2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先写手指各自的姿态,再写性格,最后写各自的作用。)
出示自学要求:研读第3~5自然段,边读边想:
(1)其他四手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根据不同的作用,作者赋予了它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在书中勾画语句,提取关键词完成表格。
手指 姿态 性格 作用
大拇指 形状不美,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扶琴身、抵住水、按住血、顶住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小指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4.小组交流。
5.指名分组反馈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
(1).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逐一说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特点、性格特征及作用。
(2)完成表格
手指 姿态 性格 作用
大拇指 形状不美,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扶琴身、抵住水、按住血、顶住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
食指 不窈窕,直直落落的线条线条 能干机敏,敢于探险 推笔杆、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
中指 相貌堂皇,有曲线美 养尊处优、华而不实 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掏耳朵抹鼻涕
教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电能一致团给,成为个挙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三、品读语言特点,感悟风趣。
1.出示句子: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齐读句子,说感受。
“曲线优美”一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而作者用它描写中指“相貌最堂皇”,显得十分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是指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是贬义词,用它来形容中指的地位,也特别形象。
(2)小结:从用词体会其风趣。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文中风趣的语言进行体会。
3.全班交流,感受文中风趣的语言。
预设: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教师点拨:说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原本没有生命的大拇指变得就像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人一样,特别形象生动,让人感到亲切。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用词体会其风趣,还可以从表达方法体会其风趣
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轮不上”“呆呆”让人感觉到大拇指的委屈的同时感受到他工作踏实、对人忠诚却不好大喜功的优秀品质。)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全靠”“都要”“最多”等词语,表现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形象。语气强烈,有点夸张,但读起来很有趣味。)
指导朗读:在读的时候,把以上词语适当加重语气。
(4)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借用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中指的优越地位。)
(5)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把一个好大喜功的中指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6)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小结: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贼予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四、读写结合,学会运用
引导学生仿写。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我们的五官同样也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中选一个,想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然后运用形象的语言将之描述出来。写一段话。
指导仿写方法。
语言提示:幽默风趣
修辞提示:拟人
感受提示:性格鲜明,能带给人们启示。
出示例文:
嘴巴居于鼻子之下。嘴巴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让你品尝天下的美食,也可以让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嘴巴天生就没有享福的命,虽然美食总是由他最先品尝,话语总是由他来表达,但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从这八个字里,我们就能体会到嘴巴的无奈。除此之外,嘴巴还得承受很多无妄之灾,比如,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适,都要由他来品尝那苦涩的药丸。
(1)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在五官中,“海拔”最高的当属鼻子了,他居于中央,上有眼睛,下有嘴巴,身体笔直地站在那儿,像……
(2)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最忙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写作
展示学生所写片段,集体评议。
领悟道理,总结全文
1.生默读全文,回顾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同桌互说,五根手指有哪些特点。
2.让学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具中”?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预设: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追问:为什么作者说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晚预设:手指各有特点和用途,就像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性格和特长一样。
4.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预设:
大拇指可以让人联想到生活中外表普普通通,但做事
踏实、任劳任怨的普通劳动者(建筑工人、修理工、环卫工人………)
(2)食指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勤奋努力、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人(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边防战士……)
5.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每个人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力量,不分能力的强与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就如不少名言告诉我们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次齐读第6自然段。
板书(团结就是力量)
6.推荐阅读。
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十分有趣的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如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
7.教师总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主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学习上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
板书设计:
大拇指——最能吃苦
食指——能干机敏
手指 团结就是力量
中指——养尊处优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