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7.3 重力
总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目标
1、了解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作用点
2、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目标
1、在搜寻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重力
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与 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情境导入:
[演示]
(1)将一只木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
(2)把一只木球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运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观察其运动路线.
明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球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合作探究:
1.重力(G):
演示:图7.3-8所示的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明确: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univcrsal graviton).地面附近的物体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gravity).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通常还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想想议议:
人和各种动物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才能安然地在地球上生存,如果没有重力,可能就只能像在飞船中的宇航员一样到处漂了. ……
2.重力的大小:
学生探究:重力的大小
同学们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实验的情况.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明确: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
质量(m)---kg.重力(G)---N.g=9.8 N/kg.表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 N/kg.
[投影]
练习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练习2.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练习3.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3. 重力的方向
[演示]
(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
明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想想议议]
明确:.因为地球是圆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明确: 物体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用悬挂法可以确定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
达标反馈:
课本后练习。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