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1 11:21:11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历史
八年级/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爱我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武力
和亲

和亲
设立机构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另一位为“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设立机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目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了解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
2.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加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的能力。
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责任感。
目录和教学目标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视频:刘三姐
56个民族
阿昌族
白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达斡尔族
傣族
鄂温克族
高山族
仡佬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汉族
赫哲族
回族
德昂族
东乡族
基诺族
京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拉祜族
黎族
珞巴族
傈僳族
满族
毛南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族
仫佬族
独龙族
俄罗斯族
纳西族
怒族
普米族
羌族
撒拉族
畲族
水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土家族
土族
佤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侗族
鄂伦春族
锡伯族
瑶族
彝族
裕固族
藏族
壮族
阅读课本第一板块内容,在课本中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1.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
2.认真阅读教材,说出这一制度的实施背景、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核心:行使自治权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课本第一板块内容,在课本中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1.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
2.认真阅读教材,说出这一制度的实施原因是什么?
原 因
1.现实情况: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2.历史特点: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基本政治制度
载入宪法
专项法律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成立
实 施
三级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看图说出是哪个地方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

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个自治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堂小练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56个民族”;
2、由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D
3、题干选择注意干扰项和问题的关键词。
二、共同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佤族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藏农奴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藏族人民的生活
经济: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干部孔繁森
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
1979年和1988年两次进臧,
1993年工作期满,继续选择留在西藏。
被誉为:
“新时代的雷锋”
“90年代的焦裕禄”
文化: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搜集、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苗族蜡染
近年来,国家斥巨资对西藏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和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了修缮。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入5500万元,1000千克黄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一期维修。2001年开始,又拨专款3.3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佛事大法会
西部大开发: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定;
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②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效果:
1
5
4
2
3
中华民族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做些什么?
拓展延伸
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
A. 东部大开发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人才兴国战略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D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随堂小练

族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提出
5个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好,共同繁荣生活优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原因
举措
原因
含义
法律
意义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历史
八年级/下



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设计
【单元介绍】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新课导入】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目录 教学目标 重难点】
目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了解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
2.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加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的能力。
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模块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视频:刘三姐
56个民族
阅读课本第一板块内容,在课本中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1.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核心:行使自治权
2.认真阅读教材,说出这一制度的实施原因是什么?
原 因
1.现实情况: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2.历史特点: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 施
三级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看图说出是哪个地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堂小练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D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56个民族”;
2、由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D
3、题干选择注意干扰项和问题的关键词。
模块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干部孔繁森
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
1979年和1988年两次进臧,
1993年工作期满,继续选择留在西藏。
被誉为:
“新时代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文化: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斥巨资对西藏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和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了修缮。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入5500万元,1000千克黄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一期维修。2001年开始,又拨专款3.3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定;
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效果:
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②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拓展延伸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做些什么?
随堂小练
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D )
A. 东部大开发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人才兴国战略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