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
2.理解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学习重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的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包身工》就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2.作者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主要作品有《狂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 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会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一、整体感知
1.给加点字注音
蠕( )动 相称( ) 呵( )欠 拎( )着
惺忪( ) 水门汀( )弄( )堂 褴褛( )
游说( ) 包身契( ) 嘈( )杂 执拗( )
棉絮( ) 吆喝( ) 木栅( )子 蹲( )伏
揩( ) 蹒跚( )锭( )壳 皮辊( )
谄( )媚 着( )力 怔( )住 呻吟( )
屏( )气 饲( )养 捕( )鱼 虐( )待
2.重点词语解释
骚动:
荤腥:
一听天命:
手面:
气哄哄
见机:
生杀予夺:
滋养:
不假思索:
揪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2.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
三、课堂探究
1.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集中写了她们一天的生活,请同学们找出几个场景并进行评价。
2.“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深刻内涵?
3.文章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关于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议论和说明。这两部分是穿插进行,有机结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若将其分开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一、1蠕(rú)动相称(chèn)呵(hē)欠拎(1īn)着惺忪(xīnɡsōnɡ)水门汀(tīnɡ)
弄(1ònɡ)堂褴褛(lánlǚ)游说(shuì)包身契(qì)嘈(cáo)杂执拗(niù)棉絮(xù)
吆喝(yāohe)木栅(zhà)子蹲(dūn)伏揩(kāi)地板蹒跚(pánshān)锭(dìnɡ)壳皮辊(gǔn
谄(chǎn)媚着(zhuó)力怔(zhènɡ)住呻吟(shēnyín)屏(bǐnɡ)气饲(sì)养捕(bǔ)鱼
虐(nuè)待
2.骚动:①扰乱,使地方不安宁;②秩序紊乱,课文中的“骚动”就是这个意思。
荤腥:指鱼肉等食品。
一听天命:全听凭上天的意志。
手面:排场、体面光彩的意思。
气哄哄:形容非常生气。
见机:看情况办事。
生杀予夺: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滋养:①供给养分,补养;②养分,养料。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揪住:紧紧抓住。
二、1.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2.点读课文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着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
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从“两粥一饭”到结尾)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三、1.明确:四点一刻:起床情形居住低劣
四点半钟:早饭情景饭食粗劣
五点钟:上工情景遭受虐待
2.点拨“半裸体”“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表明感觉迟钝、心理麻木。这一细节让人内心震撼,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她们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也被扼杀了人性。就是这种凶残的、奴隶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国主义者的腰包迅速膨胀起来。
这两句是对包身工精神方面的描写,在资本家及其帮凶的折磨和摧残下,包身工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心理受到极大的压抑,思想麻木,性格扭曲。作者运用极俭省的语言描绘出包身工日常境遇的悲惨。
3.思路提示:作者写了包身工的起因,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们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写她们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写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的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他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诈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写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这两部分穿插进行,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有表现力,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因此这两部分不可能分开。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