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共7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共7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1 16: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6张PPT)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资料,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结合区域地理资料,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对工业的影响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原理,合理布局工业,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新课导入
位于首钢工业园区里的自由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在北京冬奥会后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从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炼钢厂,到造冰制冷、寒气四溢的冬季训练中心,一度沉寂的“十里钢城”变身充满活力的首钢园,奏响了动人的“冰与火之歌”。你知道首钢为什么会搬迁吗?又如何完成这历史性的蜕变的?
谷爱凌苏翊鸣夺冠之地,从废弃工厂到首钢滑雪大跳台
01
工业的概述
02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03
工业布局
(一)工业的概念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工业对自然条件和环境的依赖性比农业小。
土地 水源
资金 能源
劳动力
原料
零部件
废气
产 品
部分再循环
部分再循环
废渣
废水
(二)工业的分类
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部门。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轻工业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按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
(二)工业的分类
基础工业部门包括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01
工业的概述
02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03
工业布局
1.右图中哪些因素亦是农业区位因素?
2.与农业区位因素相比,工业区位选择中哪些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
除了动力、原料外,其余因素均可视为农业区位因素;
政策、劳动力、市场等人文因素更大一些。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市场
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地区属于市场广阔的区域,反之,则狭小。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交通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沿海、沿河和沿铁路、公路线交通便利
动力
充足的能源(水电、煤炭或油气资源等)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基地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价格及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科技
科技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工业投入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发达地区或国家,科技水平较高;反之,科技水平较低。技术要求高的产业需考虑布局在科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材料一 华裔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最早的外资企业,为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早期华裔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和福建两大侨乡,尤其是经济特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
材料二 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是50年代初因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材料四 某些工厂由于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影响或处于当地经济考虑,虽然区位不合理,但仍留那里。
材料五 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非常复杂的,除了上述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因素。
乡土情感
国防需要
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
平衡性别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较敏感的高技术产业及食品等工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因素
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空气洁净、远离污染的地区
感光器材厂、电子厂、
食品厂、饮料厂
无污染工业
可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轻度污染工业
城市边缘或近郊
机械厂、仓储厂(仓库)
重污染工业
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
N
N
N
盛行风或主导风:
下风向/垂直郊外
如:欧洲西部
季风:
与风向垂直郊外
如:中国东部
多风向:
最小风频上风向
大气污染——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因素
水体污染——远离城区,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污水处理厂之上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大气污染——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
城郊热力环流显著:
布局在热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如图中A处或B处
环境因素
不同类型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垃圾
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厂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下风向
水泥厂 酿造厂
排污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火电厂
钢铁厂
化工厂
炼油厂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质量标准高
工业投入成本高
发达国家或地区
环境质量标准低
工业投入成本低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污染工业
下图是某市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图,图中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1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风频图应是( )
2.最不宜在R地布局的是( )
A.化工厂 B.家具厂 C.自来水厂 D.食品厂
3.结合图中信息推断影响该市商业用地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河流 C.地形 D.市场
B
A
D
随堂活动
理想的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厂商
经济效益
现实的工业区位
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工厂选址需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区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软件开发
服装制造
铝矿冶炼
啤酒厂
制糖工业
假如你投资建下列某厂,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分析工厂应建在什么地方?并说出还有哪些同类型的工厂可以布局。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材料一 制糖的原料主要是甜菜和甘蔗。甘蔗的含糖率在8%~17%,甜菜的含糖率在14%~20%,每生产1吨糖需5~7吨甜菜或6~12吨甘蔗。甘蔗在贮藏期间,蔗糖会逐渐自然转化,在微生物的侵入下,甘蔗会发生霉烂腐败现象,影响制糖操作及糖分回收,严重腐败的无法用来制糖。
制糖工业:每生产一吨蔗糖,需要8吨甘蔗,原料运费35%,劳动力20%,动力10%,产品运费10%,其他15%。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原料指向型
主导因素:原料
工业特点:原料易腐烂,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选址:应接近原料产地
案例:制糖工业、水产加工业、水果罐头厂、采矿业等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材料二 啤酒厂生产100L 10°P淡色啤酒所需物料:混合原料耗用量为14.77(kg);麦芽耗用量为10.34(kg);大米耗用量为4.43(kg);啤酒花耗用量:为1.48kg;啤酒运输过程中,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或经过暴晒和剧烈碰撞可能导致爆瓶。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市场指向型
主导因素:市场
工业特点:产品需要保鲜,产品不便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过高
选址:应接近消费市场(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案例:啤酒厂、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材料三 铝金属冶炼工艺过程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铝。其中生产1t铝耗用物料如下:氧化铝1.92t,炭素0.51t,冰晶石0.04t,氧化盐0.03t,电能19000度。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动力指向型
主导因素:动力
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选址:接近能源供应地
案例: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材料四 xxx服装厂因业务扩展需求,需招聘服装裁剪工、维修工等共100人。具体招聘条件如下:性别:男5人,女95人。年龄: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不限。薪资待遇:①培训期间的工资:1200+200全勤。②培训合格后工资:1500+200全勤+计件工资,能者多得。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主导因素:劳动力
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选址: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案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鞋帽、包带、制伞等工业等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材料五 xx软件开发公司招聘要求:1,本科以上学历,电子、通信、自动化、测控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扎实;2,精通两种以上单片机及外接口,熟悉ARMCORTEX-M0/M3/M4平台;3,熟悉IAR、Keil等编程工具的使用;4,有电能表、线损模块产品设计经验、熟悉101通信协议者优先考虑。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技术指向型
主导因素:技术
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选址: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案例: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工厂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原料导向型
原料易腐烂或运输原料成本高、不便于长途运输
制糖厂
水产品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产品易变质或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印刷厂
啤酒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冶金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
劳动力
电子装配厂
服装加工厂
接近具有大量廉
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导向型
生产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厂
精密仪器厂
接近高等院校或
科技发达地区
(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从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A.工业→动力;
B.工业→劳动力;
C.工业→原料。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解题技巧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 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 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2) 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3)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解题技巧
①动力指向型
②原料指向型
③劳动力指向型
2.判断:下图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随堂练习
1.下图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
劳动力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
随堂练习
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优势越明显),回答下面小题。
2.某高科技公司若建一子公司,上述四地最有可能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B
随堂活动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钢铁工业是法国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早期的钢铁工业分布在内地,主要在中央高原周围的圣艾蒂安、维埃纳、蒙吕松一带,利用当地的煤和水力,建起了第一批高炉。随着洛林铁矿的大规模开发,钢铁工业转移至洛林,中心在隆维和蒂永维尔。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趋向沿海。1962 年法国最大的钢铁公司齐诺尔在北部的敦刻尔克港口建立了新的钢铁基地,现在该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地中海沿岸的福斯港又建立了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这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现已占到法国钢铁总产量的 60% 以上。
能源
原料
交通
市场
思考: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出这些变化是由哪些区位因素引起的。
(1)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原料影响减弱
市场影响增强
科技进步
① 工业所用原料的来源范围扩大
② 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③ 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降低运输成本
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走进中国某发动机有限公司1万平方米的加工车间,这里有从德国引进的设备、工艺完善的流水线。近90台成套机器,只有26个工人。一线工人介绍说,打磨车间引进的人工智能设备,他们手持打磨器打磨一次,机器学习就能自动生成路径。以前一天工作下来全身都是灰白粉尘,现在只要站在车间外,把机器管好就行了。
类似这样的“少人工厂”甚至“无人工厂”,在各个行业都开始发力。
思考:“少人工厂”或“无人工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劳动力数量影响减弱;劳动力素质、知识、科技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2)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市场影响增强
上海特斯拉汽车工厂:亚洲生产总部在上海,设计在美国,产品组件全球采购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4)现代物流的发展
信息网络通达性的增强
面料厂
制衣厂
仓储中心
配送仓库
设计
采购
市场销售
库存管理
网站
呼叫中心
总部
消费者
这是一家依托互联网的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图。这家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内,既没有自己的制衣工厂,也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店。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5)工业生产方式变革
组装家具的组装
整体家具的生产
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的形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料供应地,市场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6)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如奶产品加工厂等。
动力
劳动力
数量
原料
科技
市场
交通
信息
(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
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
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导向型
大庆、辽宁的石化工业属原料导向型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市场导向型;广东发展石化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
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 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
解题技巧
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
瓶装饮料厂一般接近市场 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 在林区建立家具厂则属于原料导向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 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
棉纺织工业属原料导向型 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
解题技巧
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
随堂活动
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艇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生态环境好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2.进入21世纪后,该厂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价格上涨 B.工资成本上升
C.企业竞争加剧 D.服装设计过时
3.企业在新疆建厂后,影响服装销售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服装质量提高 B.服装价格上升
C.降低运输成本 D.方便了解市场
C
B
C
随堂活动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4~6题。
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B
D
A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靠近煤矿,能源丰富;地价较低;靠近北京,市场需求量大;位于盛行风垂直郊外,污染小。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的主要原因。
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城市的发展,郊区转变为城区,污染严重;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随堂活动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靠近煤炭,铁矿,资源丰富;位于曹妃甸,地价支持;市场需求量广阔。较低;临港,有铁路相同,交通便利;政策优惠。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查阅资料,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改造成北京奥运的比赛训练场馆。改造成公园、工业景观,发展旅游业。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随堂活动
01
工业的概述
02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03
工业布局
(一)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工业布局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宏观上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自主探究
1. 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兴起的原因:①矿产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分布;②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交通: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便利的水运。
衰落的原因:①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传统制造业呈现衰落趋势,美国国内的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停滞不前;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③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锈带”。
自主探究
2. 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 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技术、环境等因素。
【参考答案】
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传统的原料指向型工业。
美国新兴工业区资源丰富(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自主探究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俄罗斯欧洲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西北部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美国硅谷
印度班加罗尔
日本筑波
德国幕尼黑
新兴工业区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工业分布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大型化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工业分布
新兴工业区
发达国家没有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轻工业等
中小企业
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形式新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时间新
地区新
印染厂
织布厂
纺纱厂
棉花
棉纺
棉布
成品布
钢材形成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生产联系—(1)投入-产出联系——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生产联系—(2)投入-产出联系——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局部图
南京市齐本制衣厂
菲时特管业
金禾食品公司
南京办公家具厂
嘉创日用制品公司
南京晶品速冻食品
大东玩
具公司
2.空间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3.信息联系: 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获得规模效益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
含义: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集聚。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生产联系
信息联系
空间联系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的优缺点
优势:
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
②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③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缺点:
①土地地价上涨;
②产业集聚带来人口增多,出现住房紧张,治安差、环境污染等问题;
③水资源短缺,用水紧张;
④同类产品集聚,引发恶性竞争,企业利润下降等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分散
原因:
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
②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
企业类型: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可以相距较远;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厂可分散各地。
条件: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优点: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节省生产成本(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
缺点: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分散的优缺点
(三)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
自主探究
1970 年,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联合创建了跨国飞机制造公司。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飞机制造商。该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际化公司,员工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将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制造中心,各制造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再将各种零部件运送至总装厂进行最后装配。该公司总装厂分别位于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中国天津和美国莫比尔。
2008 年,该公司在我国天津建立大型客机总装线。以此为龙头,天津相继引进了 60 多个航空制造项目,涵盖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产业链,形成了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
1. 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 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参考答案】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始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自主探究
(四)世界工业分布特点
OA-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地域条件,以优势工业部门为主导,许多地方建成了现代化综合工业基地。
OB-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工业布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使得一些新型工业的布局相对分散。
OC-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
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如围绕航空港布局工业。
OD-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
工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某企业于早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后来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1~2题。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
A.靠近原料产地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立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随堂练习
A
C
读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
A.沿秦岭分布
B.分布集中
C.沿河分布
D.沿交通干线分布
4.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广阔 B.高校众多,科技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C
B
随堂练习
2005年,上海东海大桥建成通车,促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2019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临港新片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下图示意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及上海临港新片区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上海东海大桥建成通车后,临港新片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增多的是( )
A.居住用地 B.商业用地
C.绿化用地 D.仓储用地
6.上海临港新片区着力发展的产业可能是( )
A.金融贸易 B.船舶制造
C.桥梁工程 D.集成电路
随堂练习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