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课件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课件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4-21 13: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 用户界面/技术驱动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二 第一章第2节
1.2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
(1)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计算思维:
(1)采用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活动;
(2)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促进学习与发展;
4、信息社会责任:
正确认识现实社会身份和虚拟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虚拟社会身份开展信息活动。
1.2.1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
随着计算机的微型化、大众化,电子计算机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称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各种资源重新整合处理,搭建起了全球性的虚拟空间并逐步完善。
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发现数据的价值,更在于其后期的加工处理所产生的“增值”。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为核心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处理内容 设备设施
以计算机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为核心
本小节小组探究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所处理的内容、所依赖的设备设施都具有阶段性特征,与小组中的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提炼,填写下表。
1946年,世界最早的ENIAC问世,采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大量电阻,人类第一次用电子电路实现运算。
微处理器的发明改变了计算机的研发和生产模式。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与不断升级,使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得以快速的普及。
20世纪80年代,微机开始普及。
以计算机为核心
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得以快速普及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20世纪7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局域网”的格局形成;以太网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标准,对分布计算、资源共享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局域网的发展使“电子计算机+局域网”的格局开始形成,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速了计算机系统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微型化、大众化,电子计算机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项目小练习】请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区分标志是什么?并完成《活动手册》单选(3)(5分钟练习时间)
互联网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容易丢失或传错。互联网使用了一种专门的协议,保证了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目的地。
互联网帮助人们实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步步搭建起全球的虚拟空间,并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所依赖的信息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都在信息技术中得以体现,并通过互联网把各种资源重新整合处理,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
以互联网为核心
互联网的来临,迎来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
——马云
网络上信息的还有,无序的信息是低价值的,随着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开始更深入地接触信息技术,接触数据,从数据中发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在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中,人们发现数据的价值,更在于其后期的加工处理所产生的“增值”。
以数据为核心
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价值以及“增值”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处理内容 设备设施
以计算机为核心 数据的运算 计算机+局域网
以互联网为核心 数据传输、存储加工 许多计算机组成广域网
以数据为核心 数据挖掘、发现有价值数据 云计算
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所处理的内容、所依赖的设备设施都具有阶段性特征,与小组中的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提炼,填写下表。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处理内容 设备设施
以计算机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为核心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小组讨论: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说:“计算机已经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请以之为话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请列举具体案例。
1.2.2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发展 / 人机交互发展 / 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模式转变
随着计算机的微型化、大众化,电子计算机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称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各种资源重新整合处理,搭建起了全球性的虚拟空间并逐步完善。
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发现数据的价值,更在于其后期的加工处理所产生的“增值”。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移动化
实体教学
网上教学
泛在化
学习型社会
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中心
统一调配计算
存储资源
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体感技术: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体感装置或环境互动。
2.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纯虚拟
借助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辅助设施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创造的三维图形世界里进行交互。
3.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虚实结合
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从键鼠到触屏、语音控制、手势控制,再到更多种类的自然用户界面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使得电子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性能得到提高。
3D技术
彻底改传统制造方式,为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3D打印、3D相机、3D游戏等。3D打印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医疗、教育、玩具、汽车、航天航空、建筑设计等领域。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计算
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转化呈现,用户以比原本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是以虚拟化、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核心的一种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共享管理技术,已成为IT部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也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不断发展。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发展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及拟订的项目方案,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运用多种社会调查方法与工具,开展下面相应的调查。
1.小组内交流讨论:信息技术正在不同的领域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请在公共服务/工业生产/农业/商业/教育/健康医疗/科技创新等领域中选择一个领域,自行组建团队调研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产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小组提交一份题为“*****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调查报告。
2.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并尝试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调查工具,如在线调查问卷平台等,获得关于调查主题的多方面数据。
3.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图表制作工具等,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