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下学期山西名校高二期中联合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下(第一单元+《阿Q正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阿Q正传》的创作动因,鲁迅自己曾有过明确的解释:“《阿Q正传》,大约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文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我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的阅读经验又使我们对此并不以为满足,我们的直觉和情感思维似乎总被小说“怎么写”牵挂着,文本特有的叙事方式以及所叙述的荒谬的事理逻辑和由这些荒谬逻辑所构成的非常的悲剧氛围在撕扯和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难以平息。我们发现作者说他在“写什么”,被他的“怎么写”搅碎了,掺和进了许多东西。最突出的就是那些荒谬逻辑及由此筑构的沉重和深刻。这样,我们似乎可以说:只有“怎么写”与“写什么”浑然一体时,我们对于整部小说的解读才算完整。
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要求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社会,描写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东西。即使是童话也要求符合生活中的事理逻辑,比如不能让狗特爱吃鱼、猫爱吃虫子。只有寓言里,为了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才允许违背事理逻辑,让乌龟和兔子一起住在山上进行赛跑比赛,让狐狸喜爱吃葡萄等等。历来对《阿Q正传》的评论都将其视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然而作品所展示的人文背景却是典型的寓言式的荒诞不经,这一寓言式的背景的主体是由许许多多的荒谬逻辑构筑的。
先看看未庄。在未庄所有的东西都是颠倒的、无序的。还是信手拈来几段作一番考究吧。
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太爷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
这里面包含有两个三段论:
其一,大前提:凡被名人打过的就是名人,就能上口碑。
小前提:阿Q是被名人打过的。
结论:所以,阿Q就是名人,就能上口碑。
其二,大前提;赵太爷是不会错的。
小前提:阿Q不是赵太爷。
结论:所以,错在阿Q。
第一个三段论中,虽然推理的形式正确,但大前提虚假,违反了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因而结论是错误的。但这个虚假的大前提,为何又被未庄的人们都认同了呢?在中国历史中存在有多少形成这一前提的基因呢?我们对这一前提的通行该负多少责任呢?我们有没有在使用这一逻辑时感觉到它的荒唐可笑呢?第二个三段论中,两个前提均为否定,那么,大项与小项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依据它们与中项的否定关系来确定,关系既不能确定,所以得不出确定结论。然而这一逻辑错误,我们可能都曾犯过。因为,我们民族的盲目崇拜历来就很厉害。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很好的明证。
由此可见,在未庄所通行的逻辑,也是通行在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作者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对中国历史的弊病作了精练的概括和深刻的剖析,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这里所用的是个循环推理,凡是被枪毙的都是坏的(大前提),阿Q是被枪毙的(小前提),所以,阿Q是坏的(结论)。然后又由结论推导出前提。且不说这一推理本身就是一种强盗逻辑,其大前提在当时社会无疑也是虚假的。这一前提的存在和通行本身就说明了旧中国国民的保守和愚昧。
(摘编自刘辉《〈阿Q正传〉中荒谬逻辑的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自己曾明确解释《阿Q正传》的创作动因是为了暴露国民的弱点,展现其滑稽,真正写出了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B.我们的阅读经验使我们对仅了解《阿Q正传》“写什么”并不以为满足,我们的直觉和情感思维似乎总被小说“怎么写”牵挂着。
C.因为《阿Q正传》所展示的人文背景是典型的寓言式的荒诞不经,所以历来对它的评论都将其视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D.在未庄所通行的逻辑,也通行在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鲁迅对中国历史的弊病作了精练的概括和深刻的剖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似乎总被小说‘怎么写’牵挂着”……几个“似乎”体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严谨。
B.文章第一段引述了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创作动机,继而引出了“怎么写”的话题。
C.文章在讨论《阿Q正传》“写什么”时运用了例证法,讨论《阿Q正传》“怎么写”时运用了引证法。
D.文章里几个三段论中看似荒诞的大前提的存在和通行,有力地证明了旧中国国民的保守和愚昧。
3.下列与原文中第一个三段论有着相同逻辑谬误的一项是(3分)
A.阿Q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后说自己姓赵,结果赵太爷不仅打了阿Q的嘴巴,还斥责阿Q道:“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B.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C.阿Q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D.阿Q被闲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月26日晚,“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已全部遇难。
事故发生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工作立即启动。依据《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迅速成立,从中央到地方多方协同,出动救援人员万余人次。目前,搜索遗物残骸、查明事故原因等工作仍在继续。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建设应急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完善体制机制,才能统一各方、团结力量、协同作战,更好激发制度优势。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并就“健全领导指挥体制”“完善监管监察体制”等作出具体部署。
跑在事故灾害之前,是最有效的安全治本之策。应急管理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唐琮沅介绍,“十四五”期间会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国家风险监测感知与预警平台;升级覆盖安全生产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管”。
(摘编自《加快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2022年3月28日)
材料二: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燃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高风险的特征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因此,要加大工作力度,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加强“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共性思路。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洁说:“我们把防范危险化学品系统性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在化工园区方面,我们主要是着眼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施好‘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
燃气事故近期在多地频发。苏洁表示,燃气老旧管网改造、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安装这两项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加强对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要督促餐饮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让所有单位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摘编自《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燃气等是安全生产重点》央广网2022年2月14日)
材料三:
《嘉兴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浙江省首部规范和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嘉兴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5000余家,总数列全省第二,涵盖各行各业。《条例》根据嘉兴实际,在清晰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加强化工园区规划与管理、推进危险化学品数字化监管等方面作了创新规定,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立法,填补监管上的一些漏洞。
嘉兴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条例》弥补了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贮存要求不明确的薄弱环节;规定了化工园区(集聚区)应当加强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对园区内重要场所、重点设施实时风险监控预警,实时录入充装信息,实行电子运单闭环管理,实现全过程监控。
(摘编自《破解危化品管理难题浙江首部危化品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出台》,《浙江日报》2022年3月28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迅速成立,救援工作立即启动,目前搜索及调查事故原因等工作仍在进行中。
B.当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它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还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C.建设应急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一各方、团结力量、协同作战,更好激发制度优势,就得完善体制机制。
D.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是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国家会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风险监测感知与预警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高风险的传统行业领域尤其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防范化解风险。
B.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及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安装对于居民生活和企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C.防范危险化学品系统性风险是重中之重,嘉兴市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企业共有5000余家,规模大,列全省第二。
D.浙江省首部规范和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嘉兴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在嘉兴施行,它强调数字化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
6.跑在事故灾害之前,是最有效的安全治本之策。国家及地方在应急管理的预防方面有什么好的举措?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长明灯
鲁迅
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人们的耳朵里,仿佛还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熄掉它罢!”
“还是这样么?”三角脸的拿起茶碗,问。
“听说,还是这样,”方头说,“还是尽说‘熄掉它熄掉它’。眼光也越加发闪了。见鬼!这是一个大害,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
“我们上县去,送他忤逆!”阔亭捏了拳头,在桌上一击,慷慨地说。
“不成。要送忤逆,须是他的父母,母舅……”方头说。
“可惜他只有一个伯父……”阔亭立刻颓唐了。
“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他这么胡闹,什么意思?……”胖脸的庄七光放开喉咙嚷起来。
“我想还不如用老法子骗他一骗。”灰五婶说,她是本店的主人兼工人。
“什么老法子?”庄七光诧异地问。
“他不是先就发过一回疯么,和现在一模一样。他那时也还年青哩;他的老子也就有些疯的。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他硬不拜,跑了出来。从此便有些怪,一见人总和他们商量吹熄正殿上的长明灯,后来他自己要去吹。幸亏我家死鬼那时还在,想了一个法:将长明灯用厚棉被一围,漆漆黑黑地,领他去看,说是已经吹熄了。”
阔亭愤愤地说:“这样的东西,打死了就完了!”
“那怎么行?”她吃惊地看着他,连忙摇手道,“他的祖父不是捏过印靶子①的么?”
阔亭们立刻面面相觑。
灰五婶接着说:“后来就好了的!不知道怎么又疯了起来。午后他就走过这里,一定又上庙里去了。那灯不是梁五弟点起来的么?不是说,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我们就都要变泥鳅么?你们快去和四爷商量商量罢,要不……”
几个人决定还是先到庙前去看一看。
他也还如平常一样,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只在浓眉底下的大而且长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短的头发上粘着两片稻草叶,那该是孩子暗暗地从背后给他放上去的。
“你干什么?”三角脸终于走上一步,诘问了。
“我叫老黑开门,”他低声,温和地说,“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
一个赤膊孩子擎起他玩弄着的苇子,对他瞄准着,将樱桃似的小口一张,道:“吧!”
“你还是回去罢!倘不,你的伯伯会打断你的骨头!灯么,我替你吹。你过几天来看就知道。”阔亭大声说。
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你吹?”他嘲笑似的微笑,但接着就坚定地说,“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先来这么办,容易些。”他说着,一面就转过身去竭力地推庙门。
“不成!你没法开!”
“那么,就用别的法子来。”他转脸向他们一瞥,沉静地说。
“哼,看你有什么别的法。”
“我放火。”
他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查,仿佛想要寻火。
方头和阔亭在几家的大门里穿梭一通之后,吉光屯全局顿然扰动了。许多人的耳朵里,心里,都有了一个可怕的声音:“放火!”全屯的空气紧张起来,凡有感得这紧张的人们,都很不安,仿佛自己就要变成泥鳅,天下从此毁灭。
这事件的中枢,不久就凑在四爷的客厅上了。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捋着白胡须。
“是么,”四爷也捋着上唇的花白的鲇鱼须,却悠悠然,仿佛全不在意模样,说,“这也是他父亲的报应呵。他自己在世的时候,不就是不相信菩萨么?我那时就和他不合,可是一点也奈何他不得。现在,叫我还有什么法?”
“如果真是烧将起来……”方头抢着说。
“真是拖累煞人!”四爷将手在桌上轻轻一拍,“这种子孙,真该死呵!唉!”
方头说,“我们得赶紧想法子。我想……”
“我想: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
“我是天天盼望他好起来,”四爷缓缓地说,“可是他这疯病总不好。也不是不好,是他自己不要好。无法可想,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免得害人。”
“那自然,”阔亭感动的说,“可是,房子……”
“庙里就没有闲房?……”四爷慢腾腾地问道。
“有!”阔亭恍然道,“有!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又只有一个小方窗,粗木直栅的,决计挖不开。好极了!”
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或者竟是全都忘却了,人们的脸上不特已不紧张,并且早褪尽了先前的喜悦的痕迹。在庙前,人们的足迹自然比平日多,但不久也就稀少了。吃过了晚饭,还有几个孩子跑到庙里去游戏。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
孩子们都笑吟吟地,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
白篷船,对岸歇一歇。
此刻熄,自己熄。
戏文唱一出。
我放火!哈哈哈!
(有删改)
[注]①捏过印靶子,即过去做过朝廷正式任命的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以对话的形式交代了长明灯的来历、灯对吉光屯人的意义、疯子要灭灯,以及人们盘算对付疯子等几件事。
B.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篇小说的特色,长明灯不只是佛堂里那盏亮了千年的灯,还具有象征义,主人公“疯子”要熄灭长明灯也具有象征义。
C.这篇小说具有一种冷色调,冷静的叙述之下显示出“看/被看”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体现了鲁迅小说忧愤深广的特点。
D.作者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去刻画主人公“疯子”,使其形象突出,饱满鲜明。
8.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样,本篇小说也塑造了这样一个“狂人、疯子”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孩子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下之事上,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
B.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
C.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
D.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指《易经》,佛教经典,五经之一,其他四部分别是《诗》《书》《礼》春秋》
B.幽,周幽王。“幽”是谥号,谥号一般指古代贵族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C.三晋,是说春秋晚期晋国六卿中的魏氏、赵氏、韩氏三家联手打败晋国执政智氏,后得周天子承认为诸侯,三家分晋国合称为三晋,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D.桓、文,是指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文中是指有贤德的诸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制,即区分地位、匡正名分,注重纲常法纪,讲求君臣有别,并且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加以说明。
B.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也认为天尊贵,地卑微,阳阴于是确定。君主和臣子的关系也如同天地一样不能互相转换。
C.周王室的地盘,管辖的臣民都比不上周边国家,但是不受晋、楚、齐、秦等强国欺凌,只是由于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
D.晋国三家大夫虽然力量强大,欺凌蔑视他们的国君,瓜分晋国,但也不敢自为诸侯,否则,齐桓公、晋文公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5分)
(2)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羌村三首(其三)①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②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注]①公元757年,杜甫为左拾遗时,上疏营救房琯,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望家小,此诗为归家后所作。②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展现了一幅柴门客至图:一场鸡斗,群鸡乱叫,赶鸡上树,才闻客至。以动写静,富有田园生活情趣。
B.五至八句写村中几位长者各自携酒看望远方回来的诗人,酒有清有浊,体现了父老艰难中的饷客深情。
C.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以小见大,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D.这首叙事诗以白描见长,善于选取特定的生活场景,景实情真,语言平易质朴,音律和谐。
15.杜甫的诗忠实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这一特点在本诗中如何体现?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表示要趁着年岁未老,为国家除去秽政,改变法度,他在《离骚》中形象而自信豪迈地表示自己可以在前面引导开路的两句是 ▲ , ▲ 。
(2)贾谊《过秦论》写秦之败亡时,陈涉跻身戍卒队伍,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的两句是
▲ , ▲ 。
(3)《蜀道难》里李白谈到蜀道开通之前只有鸟道通蜀的诗句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在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届都有近20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4000多家企业 ▲ 。参展国遍布五大洲,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踊跃,各国合作意愿之强烈 ▲ 。不少企业家感叹:进博会的举办取消了外界对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歧视,“中国不只是友好的进口国,而且是庞大的出口国”。
硕果累累的进博会, ▲ 中国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连年举办进博会,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
习近平主席立足当前、 ▲ ,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恒心,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大信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劲动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擎易举 心照不宣 讲述 观往知来
B.众擎易举 不言而喻 诠释 观往知来
C.共襄盛举 心照不宣 讲述 擘画长远
D.共襄盛举 不言而喻 诠释 擘画长远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身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也依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有力捍卫
B.本身就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也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有力捍卫
C.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所以有力捍卫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D.只有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才能有力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外界对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偏见被进博会的举办打破了,“中国不只是友好的进口国,而且是庞大的出口国”。
B.进博会的举办打消了外界对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歧视,“中国不只是友好的进口国,而且是庞大的出口国”。
C.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偏见被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打破了,“中国不只是庞大的出口国,而且是友好的进口国”。
D.进博会的举办打破了外界对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偏见,“中国不只是庞大的出口国,而且是友好的进口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①。不仅如此,②。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至少已经活了34年的北极燕鸥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③。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如果遭遇外敌入侵,它们又能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的结合。其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赛道及5G高科技。整体造型酷似航天员,充满未来感、时代感、速度感。
(2) ▲
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熊猫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珍稀动物,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其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独具魅力,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喜爱。
(3) ▲
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忍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4)社会评价
“冰墩墩生动可爱、独特精致,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对全世界朋友的盛情邀约,形象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友谊、理解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热情表达了拍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请用四字词语给(1)(2)(3)三处各拟一个小标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而努力拼搏。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以“有志与有为”为主题,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山西名校高二期中联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A.与原文相较,少了“大约是”“我是否真能够”,用语绝对,“文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说明展现滑稽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C.强加因果 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注意原文的“然而”。D.扩大范围 原文说“也是通行在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没有谈到“将来”。
2.C【解析】“写什么”是引证,“怎么写”是例证。
3.A【解析】A.赵老太爷的逻辑,只有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才配姓赵(大前提),你阿Q没有名望没有地位(小前提),所以,你阿Q不配姓赵(结论)。——违反了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B.在阿Q的自我世界里,他要比未庄所有的居民都出色(特殊事物)。两位文童是未庄居民,所以不值一笑。阿Q出色,其儿子肯定会出色,所以儿子会阔多了(一般推理)。阿Q在这里用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以偏概全,而自以为结论很正确。C.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在这个推理的两个前提里,都有“第一个”这个概念。但二者的含义并不是同一的。前一个“第一个”是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后一个“第一个”是指状元,这样就偷换了概念,违反了推理规则,它不能把两个前提联系起来,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前提虽真,但形式不正确,违背了同一律。D.阿Q的推理是:老子是不能被儿子打的。(否定判断)我(老子)总算被儿子打了。(肯定判断)所以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结论)这是判断变形,通过换质法进行直接推理即从否定判断推出肯定判断(通过否定判断换质为肯定判断),歪曲前提条件,从而使阿Q对此事的认识更加冷血,更加明确,因此而得到自我安慰。
4.B【解析】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当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而不是应急管理体系,后面也是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特点。
5.C【解析】原文说“总数列全省第二”,数量不等于规模。
6.①深化与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健全领导指挥体制,完善监管监察体制,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构建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②加强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国家风险监测感知与预警平台;升级覆盖安全生产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管”。③把防范危险化学品系统性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对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④根据地方实际,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责任,创新管理,使地方应急管理有法可依。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7.D【解析】小说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疯子”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先觉者,是封建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叛逆者。(2分,答出一点即可)①他勇敢坚定。疯子是无畏的,他不信鬼神,不迷信长明灯,即使所有人都阻止他熄灯,他也要去做;他曾被欺骗过一次,第二次他一定要自己去熄灭长明灯;灯熄灭不成,他扬言放火,即便被关,也不妥协,体现了坚定的斗争精神。(2分)②他孤独寂寞。吉光屯里的人都认为长明灯是护佑村民幸福的灯,若灯灭了,就会招致灾难,疯子却要熄灭那盏灯,他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双方斗争尖锐。疯子不被人理解,他也知道结局,即使吹熄了长明灯,那些东西也还在,他知道目前只能姑且这么办。(2分)
9.①交代了疯子生活的吉光屯的环境特点。不独大人不理解疯子,就连小孩子也捉弄他,给他头上放稻草叶,拿苇子瞄准他,甚至随口编歌取笑他。②孩子的不理解更衬托出疯子的悲哀。孩子代表了未来和希望,可是孩子同样的愚昧无知、麻木冷漠,可见疯子之路任重而道远,仅把有形的长明灯吹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吹灭人们心中无形的长明灯。③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变革和国民性改造的深沉的思索以及忧患意识。社会变革绝不仅仅是“放火”这么简单,孩子们对疯子的态度恰恰说明了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三点,每点2分,共6分)
10.D【解析】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
11.A【解析】《易》为儒家经典,而非佛教经典。
12.D【解析】“齐桓公、晋文公”错,文中是表假设,如果有这样的人,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
13.(1)这样以后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安定太平。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然后”“治”“莫”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但他们如果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诛”“请”“不请于天子”各1分,大意2分,共5分)(请,请封,请求给予封赏;不请于天子,状语后置)
14.A【解析】非“以动写静”,这里场面热闹而富有田园生活情趣。
15.第一问:正值安史之乱,村里年轻人全都上了战场,只剩下老年人,田地没人耕种,百姓生活艰难。(2分)第二问:①诗人居家值客的欣喜;②对父老生活艰难却倾其所有携酒而来的深情的感激之情;③对父老生活困苦的关心;④对时事的忧虑;⑤以及对自己政治上无所作为无力救民于水火的惭愧。(四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16.(1)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2)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17.D【解析】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共襄盛举,齐心协力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这里强调“合力完成”,不涉及“易”与否。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不言而喻,意思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讲述,指叙述或讲解。诠释,指说明解释,对某事的讲解、证明。观往知来,指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擘画长远:筹划未来。这里没有“研究过去”的意思。
18.B【解析】根据原文内容,选句应是并列关系。C项因果关系。D项条件关系不成立。A项说法主客颠倒。19.D【解析】原句语病:“取消……歧视”搭配不当,递进分句语序不当。
20.①它们永远生活在光明(白天)中;
②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
③争强好斗又勇猛无比。(每空2分,共6分)
【解析】本文介绍北极燕鸥,①处,由上句可知它们总生活在两级不落的夏季太阳中,应填“它们永远生活在光明(白天)中”之类的内容。②处,要填个概括句,根据后文例子可知北极燕鸥太不容易太顽强了,此处应填“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之类的内容。③处,结合下文内容,应填“争强好斗又勇猛无比”两方面内容,这里容易落下信息。
21.(1)形象(造型)特点 (2)形象来源(设计原型) (3)名字(形象)寓意(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拟写标题的能力。
(1)由“是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的结合”“其头部外壳造型取自……整体造型酷似航天员……”可以概括为形象(造型)特点。
(2)第二段是总分结构,由总起句“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可以概括为形象来源(设计原型)。
(3)由“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象征着……”可以概括为名字(形象)寓意(内涵)。
22.写作要求结合材料所给启示,联系自身发展,以“有志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审题难度不大,学生需要抓住关键词,结合自身思考行文,写出真情实感。具体参考高考评卷标准。
【文言译文】
我知道(听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维护礼制没有比区分地位更重要,区分地位没有比端正名分更重要。什么是礼制?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广阔的天下,众多的百姓,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即使有无与伦比的力量,超越世人的智慧,也没有谁敢不奔走效劳、尽力做事的,这难道不是把礼作为法纪吗?所以,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手脚;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树木的枝叶遮护根和干,这样以后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安定太平。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了。
周文王按次序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在《系辞》中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阳阴于是确定。高低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臣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可交换。《春秋》一书贬抑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未尝不忠诚谨慎。
唉!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王道一天天地衰颓,法纪散乱崩坏;在下者侵犯在上者,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诸侯国君专擅征讨他人,士大夫独揽国政;礼制大概已经丧失了十之七八。然而周文王、周武王的祭祀还能连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大概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还能恪守名分的缘故。(凭着)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周王室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然而经过几百年,周王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凭借晋、楚、齐、秦的强大也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周王天子名分还存在的缘故。至于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侵犯名分而被天下共同讨伐。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他们的国君,瓜分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王既不能派兵讨伐,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这样就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不能再坚守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礼制到此丧失尽了!
或许(有人)认为在这个时候,周王室已经衰微力弱,而晋国三家大夫力量强盛,即使周天子不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这种说法是很不对的。晋国三家大夫虽然强大,但他们如果不顾天下指责而侵犯礼义,那么就不会向周天子请封,而是自立为诸侯了。不向周天子请封而自立为诸侯,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征讨他们。现在晋国三家大夫向天子请封,天子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这就是奉周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讨伐他们呢!所以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大夫破坏了礼制,正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周朝的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