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5 13: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请找出描写我心情的这一小节,谈谈你的感受。“我”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三个“也许”,表反复揣测。可见“我”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
这一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走进三味书屋何谓“三味”“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三种味道。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一书写道“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xī)醢(hǎi),是为书三味。”这里是用三种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类书,即经书、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如果从字面上说,那“三味”是指:肉汁的味道、肉的味道和肉酱的味道。 也有人认为三味书屋原来叫“三余书屋”,后来书屋的主人将“三余”改成了“三味”。它的原意是在鼓励人们多读书。故事来源于三国时魏国人董遇常。据说董遇常常常教导他的学生注意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哪“三余”呢?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思是说,要利用冬天、晚上和阴雨天的空闲时间多读书。 古树与梅花鹿三味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的那幅画,古树下面一只梅花鹿。由于“古树”与“古书”,“鹿”与“禄”谐音,故其含义是:只要读书好,就会有高官厚禄,能享受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这画象征着“学也,禄在其中也”的封建宗旨。◆鲁迅在三味书屋的三个故事 : 鲁迅制作了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
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
读书时,读一遍书,思考一个问题。同学
们很赞赏,纷纷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
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
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
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
写着“君子自重”四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
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
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
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
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这是一个怎样的三味书屋的呢?作者写了发生在三味书屋中的几件事呢?
找出描写三味书屋周围的环境的句子,思考这样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书塾中的老师是怎么样一个人?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的生活? 1.行拜师礼.
2.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
3.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4.逃课到小院子去被先生批评
5.师生一起朗读的情景
6.课上的意外收获——画进步不小旧时读书跟现在有哪些不同?1、先要行拜师之礼;
2、上课时,单独上生书;
3、课程只有读经、习字、对课;
4、教材晦涩难懂;
5、体罚学生:打手心、罚跪。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 有哪些趣事呢?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说明:
儿童对自然的热爱是挡也挡不住的,孩子天真调皮的童心是与生俱来,不可遏制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十一、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1.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 2.严肃书塾中的老师是怎么样一个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
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2.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
的人。 3.他不欢迎问与学习无关的问题。
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
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 4.他和蔼慈祥,对学生又有一些开
明的思想。当孩子们向他行礼时,
他和蔼地答礼;发现孩子们贪玩时
,只不过是“瞪几眼”,大声道:“读
书!”他有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不常用。 5.他酷爱读书。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信服他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很爱先生,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
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
但在封建社会里,
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我们今天来看百草园空间、时间顺序(1-8)(10-24)(9)枯燥无味的书塾三味书屋自由快乐的乐园对比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疑问三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出自《论语 · 述而》,应读作: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身体》,应读作: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就说‘(那个缺口)就像一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经 · 韩卦》,由“初九潜龙勿用”和“上九亢龙有悔”二句爻辞杂糅而成。
“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君子应韬光隐晦以待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人应以亢满为戒,注意物极必反的道理。”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中国古代典藉文献中最艰涩难懂的《尚书》中的《禹贡》篇,
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好坏交错;那 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
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5、“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
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
(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原作“倾倒”。)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2、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名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