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北方地区
课 程 标 准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其他地理单元的分界线,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
学习目标 2 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北方地区的工农业,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学习目标 3 了解东北平原的土壤、气候特点和主要农作物,华北平原的地形、气候及主要农作物,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气候及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居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区域概况
新知1
华北平原
新知3
黄土高原
新知4
东北平原
新知2
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及其各自的景观特色。
说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
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
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和黄海,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读图及《地理图册》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和黄海。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冀、晋、鲁、豫、京、津,还包括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的一部分。
面积约占全国的20%。
面 积
人 口
人口约占全国的40%。
读图及《地理图册》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
位于第二、三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燕山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高原:黄土高原
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形特点
读图及《地理图册》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
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
辽河平原-辽河
华北平原-黄河、淮河、海河
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气候区。
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读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北方地区的气温特征。
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上
1月
7月
读年平均降水量图,归纳北方地区的降水特征。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区。
气温的共同特征是: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判断的依据是1月平均气温均低于O℃,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0℃。
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年降水量比较丰富,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判断的依据是统计图中各月份降水量之和大约为500—650毫米,7、8两月的降水量大约为全年的1/2或2/5。
气 候
本区地处温带,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季节气候差异大。河流水量较小,冬季有结冰现象。自然植被以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北方地区自然概况
读图,说说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
花生
棉花、大豆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旱地为主
农 业
华北黄土地
机械化收割小麦
东北黑土地
山西露天煤矿
河北迁安铁矿
黑龙江大庆油田
工 业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种植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北方地区工农业概况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区和大豆、甜菜产区。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由于气候寒冷,植被以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主。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在黄河下游,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
华北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北方地区的麦田
本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
看图,然后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
本区除了一部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黄土高原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等。
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活动与当地的气候息息相关。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小麦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居民以面食为主,喜欢滑雪等冬季活动。
1.运用地图和其他图文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冬季太冷,无法施工。
生产
农业:
建筑业:
气候寒冷,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降水较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
冬季大雪会造成交通堵塞,不利于人们出行。
生活
交通:
居住:
衣着:
冬夏差别很大,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穿棉鞋,带棉手套。
民居墙厚,有火坑,一般室内有取暖设施,如暖气等。
1.[目标1]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目标2]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A
B
3.[目标3]有关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4.[目标4]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
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A
D
东北平原:位置、地势、农业
北方地区
区域概况
地形、气候
农业、工业
位置、范围、面积、人口
农业
华北平原:位置、土壤、农业
黄土高原
位置
地表形态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