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复习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8.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9.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0.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1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1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3.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14.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基础梳理1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
2.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平原东西两侧为_________山地和_____________山地,北部为______________山地,南端濒临________海。
3.东北平原地处________带,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气候。
4.湿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东北平原
长白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渤
北温
温带季风
沼泽
河流
湖泊
水库
稻田
二、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5.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三、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6.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个_____工业基地。本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传统工业基地。
7.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________产业和________业。
商品农业
玉米
春小麦
水稻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重
煤
铁
锰
石油
钢铁
机械
石油
化工
沈阳
大连
三
服务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2.长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最长、______________最强的河流,自古就有“______________”之称。
3.长江流域富饶的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资源。
二、中国的“黄金腰带”
4.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带_________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通航里程
运输能力
黄金水道
水
森林与野生动植物
淡水鱼
矿产
旅游
亚热
湿润
基础梳理2
5.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_________,工业门类________,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______________开发带。尤其位于长江出海口的______________,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三、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6.长江流域地区城镇密集,形成了沿江分布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其中,__________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雄厚
齐全
高新技术产业
长江三角洲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上海
一、巴山蜀水
1.四川盆地地处我国_________部,属______________气候。这里全年多_________、少__________、多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流水量大增。
3.四川盆地的特色土壤是______________。
二、天府之国
4.______________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基地。
西南
亚热带季风
云雾
日照
夜雨
岷江
嘉陵江
乌江
紫色土
成都平原
粮食
油料
生猪
基础梳理3
5.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蜀道变通途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干线和一系列公路,___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7.__________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九寨沟
黄龙
青城山—都江堰
峨眉山—乐山
大熊猫栖息地
重庆大足石刻
成渝
宝成
成昆
川黔
襄渝
成都
重庆
三峡水利枢纽
成渝
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_,是全国的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2.北京位于_________平原西北部,北靠_________,东望_________,是连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________、_______等为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首都
政治
文化
华北
燕山
渤海
东北
西北
华北
故宫
天坛
基础梳理4
三、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4.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的_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中心,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之一。
5.近年来,北京调整了经济结构,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产业和第_______产业。
6.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
信息
学术研究
交通
对外交往
国际化大都市
保护环境
高新技术
三
中关村科技园区
1.陕西省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陕南的_________、关中的______________、陕北的______________。
一、陕南的秦巴山地
2.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流域,著名的____________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________山脉是陕西省与四川省、__________市的天然分界线。
秦巴山地
渭河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
汉江谷地
大巴
重庆
基础梳理5
二、关中的渭河平原
3.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的______________,由_______的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___________市是陕西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其___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中心。
4.位于西安、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中盆地
黄河
西安
行政
经济
交通
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三、陕北的黄土高原
5.陕北的黄土高原位于___________区,降水_________,雨量集中。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__,____________严重,地表_____________,土地________。
6.现在的陕北已成为国家“______________”的腹地、“___________”的气源地、“______________”的枢纽,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_________基地。
半干旱
较少
长期砍伐
低
水土流失
沟壑纵横
贫瘠
西煤东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能源
一、祖国的神圣领土
1.台湾省位于我国_______的海面上,东临___________,西隔__________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全省地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众多小岛。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________资源丰富。
3.现在的台湾省居民大多是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__移民的后裔。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同胞。
东南
太平洋
台湾海峡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台湾岛
环太平洋
地热
福建
广东
高山族
基础梳理6
二、富饶美丽的宝岛
4.由于台湾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暖热湿润,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历史上经济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加工为主。
三、快速发展的经济
5.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台湾省重点发展___________工业,使其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省已成为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产业的重要基地。
6.__________市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_________市是台湾省最大的港口城市。
7.台湾省的第一大湖是______________。
热带
亚热带
农业
农产品
出口加工
信息技术(IT)
台北
高雄
日月潭
精巧点拨1
1.“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3)土壤:黑土深厚,土壤肥沃。
2.东北地区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问题:使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植物退化严重,珍稀动物急剧减少。
(2)解决措施:停止开荒,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
3.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锰、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
(3)工业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精巧点拨2
1.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上游城市密度较低,中下游城市密度较大,尤其是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
2.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
(1)主要职能:长江三角洲的最大城市、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对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2)发展的优势条件
①位置优越:地处长江的出海口,位于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
②交通便利: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杭铁路交汇,是海陆交通、航空运输和长江航运的枢纽。
③发展基础好: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现代工业发展早,基础好,工业结构完整,科技力量雄厚。
精巧点拨3
1.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内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西侧是横断山区,东侧是巫山,北靠大巴山脉,南邻云贵高原。
2.四川盆地日照少的原因:降水较多,四周群山环绕,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
3.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丰富;(2)城市密集;(3)交通体系完整;(4)资源丰富;(5)政策支持。
精巧点拨4
1.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
2.北京位于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包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
4.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并注重城市建设与古老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北京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化风貌,传统与现代并存,从而使北京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5.北京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工业,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精巧点拨5
1.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位于秦岭两侧的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在气候、农作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渭河平原是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汉江谷地是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
2.位于陕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沟壑纵横。通过多年植树种草、改造坡耕地、建拦沙坝等措施,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精巧点拨6
1.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地缘关系:台湾原本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台湾岛成为祖国东南沿海的岛屿。
(2)血缘关系: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是福建南部和广东移民的后裔,通用闽南话和客家话。台湾高山族居民,他们的根也在祖国大陆。
(3)历史与文化渊源: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
2.台湾岛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受地形影响,台湾岛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季多台风和暴雨。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4.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1)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有大量廉价而又高素质的劳动力;
(3)开发力度大,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
(4)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考点精练
考点①:东北地区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2.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B
A
3.读图,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地——电子工业
B.乙地——种植业
C.丙地——制糖工业
D.丁地——畜牧业
5.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C
C
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长白山西麓,当地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有着“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顺口溜。来自全世界的松子,在梅河口加工,并被开发出新产品,然后再销往世界各地,成为称雄世界的“松子贸易帝国”。据此完成6~7题。
6.“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说明当时的松子加工需要( )
A.大量的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能源
A
7.梅河口市发展松子特色产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不包括( )
A.开发新产品 B.采用新技术
C.加强内外联系 D.开采矿产资源
8.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D
B
考点②:长江流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据此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 D.沪昆铁路
B
10.下列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2016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据此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中,哪个是G20峰会举办地?( )
A.① B.②
C.③ D.④
C
D
12.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A
13.读图,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B
14.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大飞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基础好,科学技术水平高
B.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C.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多
D.靠近香港和澳门,资金和信息充足
A
考点③:四川盆地
15.图是“我国制糖工业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区表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C.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
16.四川盆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和冬小麦 B.油菜和柑橘
C.花生和荔枝 D.甜菜和亚麻
17.四川遂宁市中学生小雪给新疆网友小新介绍四川,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四川简称川或蜀,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B.四川境内有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旅游景点
C.四川境内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湘江等河流,地处长江上游
D.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成都、德阳、绵阳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B
C
考点④:北京市
18.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未来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据此完成19~20题。
19.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环境改善 B.水源充足 C.工业发展 D.GDP增加
B
A
20.设立雄安新区可加快推进哪些省区的协调发展?( )
A.京、津、冀
B.京、津、晋
C.京、津、辽
D.京、津、唐
2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
A.文化中心
B.交通中心
C.经济中心
D.政治中心
A
D
22.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我国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C.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D.东莞某中学组织学生乘坐兰新高铁列车去北京游学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能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据此读图,完成23~25题。
B
23.下列有关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毗邻京津地区,交通便利 ②缓解北京城市压力 ③现有开发程度较低 ④原有工业基础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制约京津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荒漠化 D.水资源
25.下列能正确反映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D
C
考点⑤:陕西省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据此读图,完成26~27题。
26.下列对陕西自然环境的描述,
正确的有( )
①地形种类单一 ②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④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27.陕北高原地域性显著,下列体现其特征的有( )
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高原上牦牛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完成28~30题。
28.该省的特色饮食是( )
A.西安羊肉泡馍
B.兰州拉面
C.南宁老友粉
D.郑州烩面
B
A
29.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0.该省地形共分北、中、南三部分,其中北部属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1.“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的“硅谷”,它位于( )
A.广东省 B.山东省
C.江苏省 D.陕西省
C
A
D
考点⑥:台湾省
32.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少数民族为傣族
B.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因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被誉为“东方甜岛”
D.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D
读图,完成33~34题。
33.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两部分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面积狭小,植物种类单一
D.城市集中分布在台湾岛西部平原
D
34.台湾在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的主导产品不断变化。目前,出口的主导产品是( )
A.水果、优质大米等农产品
B.经过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C.纺织服饰、高档家具、化工产品
D.软件、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
D
35.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D.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A
36.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②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③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④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它盛产( )
A.甜菜 B.甘蔗
C.香蕉 D.菠萝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