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经济发展 习题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经济发展 习题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2 09:5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二节 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
2.掌握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掌握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
3.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捷的交通。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的前沿
1. 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2. 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_________业基地和________基地之一。
3. 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
课前预习
深圳
珠海
制造
出口
计算机
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
二、城市与交通
4. 城市: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还进一步加速了本区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和城市建设用地。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5. 交通:现已初步形成了以________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广东省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
三、区域合作
6. 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________优势和不同地区的____________优势,开展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与互补,还把目光瞄准________市场,积极建立与__________________的经贸联系。
工业
交通
广州
政策
区域条件
国际
东盟自由贸易区
精巧点拨
1. 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变迁。
时间 改革开放初期
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发展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部门 电子、服装、玩具等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留在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逐渐被迁移
特点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
2.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色:外向型经济(即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产品经加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
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4.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区位因素:邻近港澳、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南临南海,海上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人文因素: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利于招商引资;劳动力丰富。
(3)政策因素:国家的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自由贸易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知识点①:改革开放的前沿
1. 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其最有利的条件是( )
A.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B. 农业基础好
C. 地处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
D. 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同步训练
C
2. 下列属于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 珠海、深圳 B. 汕头、珠海
C. 厦门、深圳 D. 喀什、厦门
3. 珠江三角洲多层次的开放体系不包括(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直辖市 D. 经济开放区
4. 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哪种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 )
A. 信息 B. 机械 C. 化工 D. 钢铁
A
C
A
5.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其中“前店”和 “后厂”分别指的是( )
A. “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港澳地区
B. “前店”——港澳地区,“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C. “前店”——东南亚地区,“后厂”——港澳地区
D. “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粤东西北地区
B
6. 读图8-2-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 )
A. 东南亚地区 B. 日本 C. 美国 D. 港澳地区
D
7.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稀少
B.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C. 珠江三角洲接受港澳地区产业的转移
D. 珠江三角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9题。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8. 1978—1985年,东莞市主要出口______,出口额比较______。( )
A.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高 B. 轻纺产品;低
C. 高新技术产品;高 D.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低
D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出口额(亿美元) 0.39 0.72 1.75 5.68 77.99 171.59 409.29 696 1 037.19
主要出口产品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轻纺产品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9. 从年开始,出口额增长速度最快,原因是______。( )
A. 1990;加大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量
B. 2000;加大了轻纺产品的出口量
C. 2000;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转为轻纺产品
D. 2005;主要出口产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
D
10. 珠江三角洲是国内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近年来该地区的企业中,越来越多使用工业机器人作业,正掀起一轮“机器换人”浪潮,其影响有( )
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②增加企业用工成本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加重工人工作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知识点②:城市与交通
1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速度快的根本原因是( )
A. 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B. 土地价格便宜
C. 邻近港澳,侨胞多
D. 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12. 继上海自贸区之后,2015年,广东、天津和福建三大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是( )
A. 加剧人口向外迁移 B. 增加农业比重
C. 减缓城市化进程 D.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
D
“握手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深圳市就存在着大量“握手楼”,一栋贴着一栋,且疯狂向上生长。据此读图8-2-2,完成13~15题。
13. 深圳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
A. 盖楼水平高 B. 土地紧张
C. 环境恶化 D. 交通拥堵
14. “握手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B
D
15. 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 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 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 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A
2018年7月1日,深茂铁路开通。关于开通的深茂铁路的内容和图片刷爆了朋友圈。据此读图8-2-3,完成16~17题。
16. 深茂铁路途经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
A.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辽中南工业基地
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京津唐工业基地
17. 关于深茂铁路开通后的意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西迁
B. 粤西地区享受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发展带动
C. 有效缓解途经地区交通拥堵情况
D. 向西可通过深圳连接京广高铁,直通北方内陆
A
D
知识点③:区域合作
2017年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据此读图8-2-4,完成18~20题。
18.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 )
A. 南亚 B. 中亚 C. 东南亚 D. 欧洲西部
19. 预计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 )
A. 一城独大 B. 同业竞争
C. 模式趋同 D. 分工协作
20. 下列项目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今后的经济合作的是( )
A. 青藏铁路 B. 港珠澳大桥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D. 三峡工程
C
D
B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9月5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开幕。“泛珠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创举,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与珠江流域相连,与珠三角相邻,相互间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9+2”)。
材料二 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广东省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且大部分人口集中在珠江三角洲。
材料三
(1)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发展 外向型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水陆交通发达 B.工业原料、燃料丰富
C.农业生产发达 D.利用外资条件便利
(2)目前,珠江三角洲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转移 到发展____________产业上,逐渐成为我国_______ 产品的重要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
(3)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成功后,对城市改造工 作中,不可取的一项是( )
A.大力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
B.加强市区的环境保护,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C.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D.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
D
高新技术
信息
D
(4)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珠江三角洲有哪些优势条件?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便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国家的优惠政策;劳动力充足等。
思维导图
地理杂志
“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
随着广珠城轨的正式运营,珠三角通过铁路、城轨、地铁等轨道交通连接而成的“一小时生活圈”已经初步形成。
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建设规划,未来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三环八射”轨道交通路网。一小时内珠三角九个城市可互相通达,并连通港澳的轨道交通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最终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同城化”发展。
所谓“三环八射”轨道交通路网,一环是广佛环线;二环由穗莞深、中山—南沙—虎门、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中环线构成;三环则是穗莞深、深圳至珠海、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大环线。
而八条放射线分别是:广佛肇、广州至清远、广州至惠州、东莞至惠州、深圳至惠州、珠海至斗山、江门至恩平、肇庆经高明至南沙、广州至肇庆等多条城际线。广深交通走廊内将形成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组成的4条10线轨道交通线路格局。广珠交通走廊内形成广
珠城际、广佛珠城际、广珠铁路组成的3条5线轨道交通线路格局。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及管理的众多领域,不仅可推动广东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更可带动城市经济大发展。据有关测算,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总投资规模预计达3 700多亿元,能够带动钢铁和水泥等建材产业产值超过1 000亿元,装备制造业超过600亿元,它不仅有利于区域内投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而且将成为现代化进程的
重要推动力。路网建成后,将大大缩小珠三角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使各个城市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以及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高效便捷。
业内人士指出,珠三角“三环八射”轨道交通网络,还将使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格局得到根本性改善。建成后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不仅促进粤港澳构成的“大珠三角”经济社会融合,而且有利于珠三角与粤东、粤西和粤北构成的“环珠三角”地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