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主要通过中国现代小说《小二黑结婚》和《平凡的世界》来表现“情系乡土”这个主题。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最具魅力的作品,1943年9月出版,半年间发行4万册,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流行的新纪录。课文节选了小说的最后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成功的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农民中的落后人物形象。
由于时代跨度远,学生对“乡土小说”和本课内容知之甚少,这节课旨在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作者赵树理和《小二黑结婚》一书做一个全面了解。重点赏析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
学情分析:
经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赏析小说的方法,可以到找到描写人物、环境的词句,并且对其进行赏析。另外在一个多学期的诱思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拥有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经验,可以很好的适应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阅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有些欠缺,本次期中考试也暴露出这个问题,所以需要掌握方法,并多加练习。
设计思路:
在学习《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我们总结出如下的观点: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积极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教学思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为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品味作品语言。
学习目标:
熟悉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 了解概况
请同学们自读课本84、85页,整体了解小说
【播放视频】
一、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二)阅读课文 了解情节
【投影】《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43年,故事发生在山西某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刘家峧 ,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诸葛给小二黑收了一个童养媳,三仙姑逼小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退职军官。
一天夜里,小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兴旺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兴旺,故事从这里开始……
课文节选的是小说最后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快速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请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小说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二、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一)分析形象 把握方法
【投影】小说常常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勾画人物描写的语句,独立思考后,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但不可重复。
设计意图:学生深入文本,通过阅读,勾画,分析等活动,从而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投影】(二)了解作者 品味语言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语言朴素、凝炼,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山药蛋派语言特色的语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朗读,力争读出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山药蛋派语言风格,体会小说语言特色。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投影】小说中精彩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语句,猜一猜1、2句写谁,3、4句是谁说的。
1、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2、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小二黑是装病,其实是被小芹勾引住了,可以斗争他一顿。”
4、“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
设计意图:节选了小说其他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描写性语言猜人物,练习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观看视频】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投影】(二)请以“猜猜他(她)是谁”为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1、50—100字左右。
2、写本班你最熟悉的同学。
3、不出现姓名,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手法,突出人物个性。
写完后自由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猜猜写的是谁。
设计意图:把学生分析理解人物的能力,落实到写上,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诱思探究课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小二黑结婚
执教者 马艳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卷最大的变化是在试卷中出现了必考题和选考题,其中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小说和人物传记任选一题作答。基于这个变化,我们在本学期选择了《中国小说欣赏》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的特色、源流及发展;学习作者对于乡土中国的出色描绘,比较他们笔下农民形象的不同,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本课学习重点是学习赵树理抓住典型动作和语言塑造人物的方法,学习他出色的讲故事技巧。《小二黑结婚》成功的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农民中的落后人物形象。赵树理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的落后、陈腐,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势在必行。小二黑和小芹是年轻的进步力量的代表,他们争取婚姻的斗争,展示了新生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大趋势。《小》吸收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语言风格在艺术性和通俗性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既适合农民大众,又非常个性化。所以分析人物形象和品味作品语言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情:经过必修六个单元的小说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赏析小说的方法,可以到找到描写人物、环境的词句,并且对其进行赏析。另外在一年多的诱思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拥有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经验,可以很好的适应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阅读文本,熟悉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人物描写分析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人物描写分析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张雄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精髓。这就是我这堂课的理论依据。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提到,教学是教学生学,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规律,归纳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启而不发”或可能是“诱之不当”造成的。诱思探究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智慧学习,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应再是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要求:变“满堂教”为“满堂学”。基于此,我确定这节课采取的教法是:(一)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积极思维。(二)多媒体法——增强知识直观性和兴趣性。(三)仿写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设计“仿写法”:即将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在小作文练习中,即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标准指出的,必须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重视自学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重视创造共同研讨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规律。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质疑讨论,从而有所收获。
3分钟 一、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一)快速浏览 了解概况请同学们自读课本84、85页,整体了解小说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倡导:实现学生独立性,自学,靠自己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利用课上几分钟时间速读课文简介,了解小说概况。
5分钟 一、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二)阅读课文 了解情节【投影】《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43年,故事发生在山西某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刘家峧 ,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诸葛给小二黑收了一个童养媳,三仙姑逼小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退职军官。一天夜里,小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兴旺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兴旺,故事从这里开始……课文节选的是小说最后四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快速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请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自由发言 新课标提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小说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15分钟 二、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一)分析形象 把握方法【投影】小说常常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勾画人物描写的语句,独立思考后,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但不可重复。 仍然是依据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意图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阅读,勾画,分析等活动,从而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探究,质疑讨论,从而有所收获。
5分钟 二、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二)了解作者 品味语言【投影】(二)了解作者 品味语言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语言朴素、凝炼,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山药蛋派语言特色的语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朗读,力争读出人物个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还课堂给学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要求变“满堂教”为“满堂学”。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的自己走进作品,自主了解作者及山药蛋派语言风格,体会小说语言特色。
2分钟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猜一猜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猜一猜【投影】小说中精彩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语句,猜一猜1、2句写谁,3、4句是谁说的。1、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2、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小二黑是装病,其实是被小芹勾引住了,可以斗争他一顿。” 4、“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 设计意图:节选了小说其他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描写性语言猜人物,练习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节选了小说其他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描写性语言猜人物,练习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5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三、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写一写请以“猜猜他(她)是谁”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50—100字左右。 2、写本班你最熟悉的同学。3、不出现姓名,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手法,突出人物个性。 写完后自由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猜猜写的是谁。 第二部分注重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把学生分析理解人物的能力,落实到写上,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建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堂小结2分钟 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盘点课堂收获
布置作业1分钟 预读《平凡的世界》
板书设计 由学生盘点展示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们力求高效,精简问题,长课短讲,争取一课一得。从自读问题,自读文本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无不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改进的主要有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多角度和灵活性;临时借班上课,课堂之初师生互动略显僵硬。语文是美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美的,语文课上我们的学生应该在美的陶冶中浑然忘我,沉醉不觉,意犹未尽,这也要求语文老师有较高的素质修养,语言也应该精炼,精确,精辟,有着点石成金的效果,在这方面我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