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敬”的当代价值
??????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亍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官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1.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B.“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C.“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D.“敬”最早源自我圈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2.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C.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内涵。
D.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选择题9分翻译10分共19分)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①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
[注]①帑:收藏钱财的府库。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 ?? 尤:责怪
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 ?? 勖:勉励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 期:约定
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 ? 寝:搁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 )(3分)
A.①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②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
B.①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②日又暮,何暇别作奏!
C.①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②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
D.①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②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
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人品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3分)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4分)
(3)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8.(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3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4分)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9.默写(15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2)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垂平野阔, _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
(6)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
(7) 钟鼓馔玉不足贵,_________________。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
(8) 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_。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
四、小小说阅读(20分)
体面
韩六子原是郊区的农民,因为扩城占了他们村的地,他无地可种了,做大生意又没本钱,所以就尝试着在路边上摆了个卖羊杂汤的摊子。
韩六子家世代都是种地的,他见了城里人就有些自卑。他知道,那些天天来这儿喝羊杂汤的人都是有些身分的。韩六子算过一个账,如果一个人每天早上喝一碗羊杂汤、吃两个火烧,那他一个月的早饭钱就接近一百元钱,再加上中饭、晚饭,那他一个月的饭钱就是四五百元,再加上养家糊口什么的,那得挣多少钱才够呀!所以,他知道,那些做小生意的和每月挣几百块钱的工人,是不能天天喝羊杂汤的。凡天天来这儿的,不是在高薪单位上班的,就是做大生意的。所以,韩六子对来的每一个人,都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客人来了,刚坐下,他就会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端过来,躬着腰给客人放在矮桌子上,然后脸上堆着谦卑的笑说,料子自己放,怎么对口怎么调,要加汤,招呼一声就行!
每天,韩六子从清早六点起,一直忙到上午十点钟才收摊,没办法,现在城里人的早饭吃得越来越晚了。这几个钟头,他几乎一刻不停地穿梭在十几张矮桌的夹缝里,为客人加汤、送火烧。逢有点儿清闲,他也不闲着,双手端着一大勺热气腾腾的汤,挨桌子问,哪位加汤呀?谁加汤您就吱一声儿。有客人说,韩六子,你就不能歇会儿吗?累不累呀?韩六子就笑笑说,咳,累啥呀?比种地轻松多了。
韩六子的羊杂汤实惠又好喝。那汤,全是头天晚上用羊腿骨和大梁骨通宵熬的,又香又稠;那羊杂,全是头一天的新鲜货,提前用大料炖得烂烂的,第二天用羊汤一热,那个香,隔老远就闻得见。
凡是卖羊杂汤的,大都有两个毛病:一是在汤上做手脚,少熬,节省羊骨头钱和炭火钱,到时候一看人多,就往里加水,来得晚的往往只能喝清汤;二是在羊杂上做手脚,羊杂贵,就往里掺牛杂,多掺那些最便宜的牛肺。这种事韩六子从来都不干,所以他的羊杂汤就和别人的羊杂汤不是一个味儿,再加上他的谦卑和热情,所以生意就越来越好了。后采,韩六子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了,就开始雇小工,一个两个,一直发展到了六个,才刚刚喘过气来。
按一般人的理解,一个卖羊杂汤的能挣多少钱?说了您别不信,你可以算一算,六个人从早上六点就开始往桌子上端汤,一直端到十点,这得端多少碗?几年下来,了不得了,韩六子发了。
韩六子先在一个新建的小区里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后来觉得钱还是有点儿多,正赶上流行买私车,就买了一辆“本田”,还利用业余时间考了个驾照。 开上私家车后的韩六子,觉得自己卖羊杂汤的那套行头和车太不协调了,就又置办了“红豆”衬衣、“新郎”西服和“红蜻蜓”皮鞋。这么一装扮,韩六子就整个儿一个大款模样了。
韩六子的心理慢慢地也有了变化。他发觉,来他这儿喝羊杂汤的,其实也没有几个能比他有钱的,无非是单位好点儿,工资高点儿;干生意的,也不是什么发大财的,这从他们的交通工具上就看得出来。他们大多数是骑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来的,也有几个开车来的,车的档次也不如韩六子的“本田”。这样一想,韩六子怎么也不愿意再冲他们露出那种谦卑的笑了,更不愿意躬着个腰挨个儿问他们加汤了,他想:凭什么是我伺候你?我比你们有钱哪!这年头,钱就是体面呀!
韩六子不干了。他把羊杂汤摊子交给了他的几个下属,自己躲清闲去了。
韩六子开着他的“本田”,整日里游山玩水,和一帮同学、朋友出入歌厅酒楼,后来还包了个十九岁的“小二奶”,过得好不潇洒。
这样过了大约半年的时间,韩六子的积累花得就差不多了。这时候,他的那个卖羊杂汤的摊子,由于那几个伙计偷工减料,很快就黄了。
这时候的韩六子,根本不可能再卖羊杂汤了,那多掉份儿。要做生意,也得做体面—些的生意。他的一位朋友极力推荐他炒股票,又体面又赚钱。他便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贷了款,开始炒股。一入市,他就搞大动作,几天的时间就把二十多万元钱全套进去了。后来,他又卖了车,又向朋友借了钱,再炒,结果又被套住了,他哪有炒股的经验呀!
韩六子重新沦为—无所有的穷光蛋,还负上了不大不小的一笔债,他再一次走投无路了。怎么办?他唯一有把握赚钱的生意,还是卖羊杂汤。
韩六子的羊杂汤摊子重新摆上了,同时摆上的,还有他那一脸谦卑的笑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8)
11.韩六子这个人物形象在性格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12.你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处理的合理吗?说出理由。(6)
五、基础选择题(12分)
13、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鼙鼓(pí) 踯躅(chíchú)栖鹘(qī hú) 萦纡(yū) ?迤逦(yǐlǐ)
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kuàijī)鹧鸪(zhègū)凝睇(tì)
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 玉扃(jiōng)? 水裔 (yī) ?葭苇(jiā )
D.眇眇(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 潺湲(chányuán) 薜荔(bìlì)
14、下面有关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B.今年八月十六那一天,是爷爷66岁寿辰,家里高朋满座,热闹极了。
C.他们二人从涡阳三中毕业十年了,这一次在上海世博会上萍水相逢,异常高兴。
D、周恩来在《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15、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0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进行,中国奥运冠军刘翔和短道速滑名将
杨扬手擎圣火,完成了传递和平和友谊的任务
B.外地培训机构纷纷入穗,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也挟风靡长三角地区的余威,即将在
广州开班,抢占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
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D.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
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17.语言运用(共5分)
(1)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2) 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2012年度国内字词为梦、钓鱼岛,2012年度国际字词为衡、选举。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为话题进行解说,不超过50字。(2分)
18.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