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2 06: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1966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中国科研工作者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我国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 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3. 下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4. 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1999年11月,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是(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飞行试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5. 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
6.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7.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一个领域的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9.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
①政治领域 ②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学术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荠菜、香椿等原本是人们在饥荒年间,因为食物不足不得不用来充饥果腹的野菜。但现在它们却成为餐桌.上的好东西,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人们更注重( )
A.充饥 B.绿色健康 C.猎奇心理 D.粮食
11.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12.如图是漫画《三代人赶集》,从漫画中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我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B.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C.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D.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3. 2020年暑假,一位外籍游客将带着家人到黔东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穿现代服装 B.用粮票买米 C.住小洋楼 D.用微信支付
14.下面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
A.交通通信
B.生态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卫生
15.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每天有大量的电子贺年邮件发出.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重要方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网络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7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8分)
16. (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提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席之地》
材料二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位外国医学家。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
-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除了发明造纸术之外,材料一中提到的“三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屠呦呦获奖的发现是什么 这一发现带来了什么影响 (6分)
(4)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些当代科学家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4分)
17. (2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一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 (2分)
(2)比较图1和图2,人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差异 (4分)
材料二 1978- -2017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3)仔细阅读表格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4分)
材料三 以下是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人均食品购买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4)依据表格信息,说明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北京市城镇居民饮食结构有何特点。(4分)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有2万多千米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 000多千米,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蹉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由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上升到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 4千米,其中高速铁路约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5)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4 分)
(6)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2 分)
18.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茉,现代生活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时下很多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欢乐的圣诞节,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请举两例说明。(4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 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6分)
(4)从材料二我们还可以看出,时下,中国人遇到怎样的“纠结” 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一、1.A 2.A 3.A 4.B 5.B 6.D 7.B 8.C 9.D 10.B 11.A 12.C 13.B 14.A 15.D
二、16.答案(1)火药、 指南针、印刷术。
(2)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提高了疟疾的治愈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4)爱国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17.答案 (1)服饰。
(2)20世纪70年代服装色彩和样式比较单调,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
(3)我国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得到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4)从“粗放型”转化为“营养型",由“主食型”转化为“副食型”。
(5)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
(6)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升。
18.答案(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2)提示:只要选择以下两例即可。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4)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问题。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