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AB卷 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AB卷 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B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07: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一、二章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水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2.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
3.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登顶过程中,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当海拔超过8000米时,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进入了“死亡地带”。限制人类在“死亡地带”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气压 B.阳光 C.氧气 D.水分
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种子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动物传播、风力传播等。根据果实的形态特点,推测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
A. B. C. D.
6.下列对图甲和图乙所代表的种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共生、乙为竞争 B.甲为捕食、乙为共生
C.甲为共生、乙为寄生 D.甲为捕食、乙为竞争
7.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能够吞食一些小动物,如蜘蛛和青蛙。猪笼草生长地区的土壤呈酸性,并含有一些营养物质。图为猪笼草的示意图。猪笼草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寄生虫与宿主 D.捕食与被捕食
8.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这种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真菌和藻类的关系是( )
A.寄生 B.腐生 C.竞争 D.共生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选项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夏天变为灰色
D.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1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生物因素
C.生物能适应所有环境
D.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1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南橘北枳是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
13.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C.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需要修改实验数据
D.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14.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平均值 55.9% 63.7% 69.7%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6.下表是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单位:个)。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书写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数量 30 330 31000 4 2900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7.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 )
A. B.
C. D.
1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D.保持动物和植物数量相等
19.有关“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反映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鼠、蛇、鹰都是消费者
C.该食物链中还需加上分解者 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20.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比其他生态系统大 B.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 D.生物圈包含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5分)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22.(10分)生物的生存要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也对生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请根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话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也能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
(3)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都有发达并相连的气腔,适于在____________环境生活;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达60毫米,该事例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下图中的两种植物,一种是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图___所示的为热带植物,其推测理由是____________。两种植物的结构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_____相适应。
23.(10分)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林区气候寒冷,年均气温-10℃,年降水量530.9毫米,蒸发量1229.9毫米。图一表示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生物学上把温度、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___________的,是因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图一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图三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是生产者,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_(填序号),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5)兔、狐、鹰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
24.(14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作出假设: 。
(2)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可以、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该计算多次实验数据的 。
(4)实验结论: 。
(5)实验结果:鼠妇最终会趋向哪种环境? 。
A.明亮 B.阴暗 C.不确定
(6)实验完毕,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
(7)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探究的问题是: ?
25.(10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某学校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他们让学生参与设计并建设了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校园生态系统保护小组的同学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2)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3)根据图中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__________属于分解者。有机碎屑被分解者最终分解成__________(写出2项)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4)使用杀虫药物后,蝗虫数量急剧下降,其他生物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使用杀虫药物前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5)杂食性鸟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26.(11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昔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日又重现在田埂之间。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思考后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固定的______。
(3)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青蛙被大量捕杀,会使昆虫的数量在短时期内________。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5)如表是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铕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的铕含量。从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捕食叶蝉能力最强。
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铕含量(微克)
锥腹肖蛸 拟水狼蛛 食虫沟瘤蛛
10.436 20.172 3.21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要描述了雨水滋润着生物,使生物生长发育的景象。因此诗句中描写的主要是水对生物的影响。
2.答案:A
解析: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答案:C
解析:限制人类在“死亡地带”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氧气和温度。
4.答案:C
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苗与草竞争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答案:A
解析: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一般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的特点。图中的槭树种子轻并且带翅,借助风力传播。
6.答案:D
解析:捕食关系表现为捕食者数量随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增加到一定数量,由于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又会减少,二者表现为“你增我减”的不同步关系,即甲图;竞争关系在图解上表现为开始比较平缓,随时间推移,数量上出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两极分化,即乙图。
7.答案:D
解析: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能够捕食蚊子、蜘蛛和青蛙等。猪笼草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与被捕食。
8.答案:D
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有机物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
9.答案:C
解析: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光的刺激表现的特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答案:B
解析: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11.答案:D
解析:大树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使空气变得清新和凉爽,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仅指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还包括所有的非生物因素,B错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C错误。
12.答案:D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A、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C、南橘北枳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需要合作交流,A错误;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B正确;科学探究往往需要设置重复组,结果取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一旦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必须尊重事实,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C、D错误。
14.答案:D
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需要测量, A错误;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错误;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C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D正确。
15.答案:D
解析:A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A项错误;
B项,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故B项错误;
C项,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故C项错误;
D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D
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17.答案:D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被生产者利用;再从生产者通过捕食关系流向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又会被分解者利用,碳就流入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这样碳又回到无机环境,D符合题意。
18.答案:B
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降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A错误;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C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应保持相对平衡,而不是相等,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但不能增强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19.答案:C
解析: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
20.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土壤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错误。
21.答案:①—A—d;①—E—f;②—B—b;②—C—e;②—D—a;②—F—c
22.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3)水中(或缺氧);生物适应环境
(4)乙;植株较高大,叶子宽大;生活环境
解析:(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表达了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
(4)观察题图两张图片中的两种植物,一种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如图甲;一种生活在热带、雨量多而充沛的地区,植株较高大,叶子宽大蒸腾作用旺盛,如图乙。两种植物的结构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3.答案:(1)生态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稳定
(3)捕食和竞争
(4)A;②
(5)太阳能(光能)
解析:(1)在生物学上,把温度、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是因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由此可知,图二中的甲对应一中的生物是蛇,鹰吃蛇,二者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二者属于竞争关系。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是生产者,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5)兔、狐、鹰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4.答案: (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明亮 黑暗 光 不可以
(3) 平均值
(4)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 B
(6) 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7) 水分 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吗
解析: (2)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25.答案:(1)生产者
(2)4
(3)大型真菌、跳虫;二氧化碳和水
(4)自我调节能力
(5)生物富集
解析:(1)生产者一般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2)图中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乔木→杂食性鸟、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3)从图中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大型真菌、跳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机碎屑被分解者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4)使用杀虫药物后,蝗虫数量急剧下降,其他生物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使用杀虫药物前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杂食性鸟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这是因为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这叫生物富集。
26.答案:(1)水稻→昆虫→蜘蛛→鸟
(2)太阳能
(3)分解
(4)增多;自我调节
(5)拟水狼蛛
解析: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网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鸟;水稻→昆虫→蜘蛛→鸟;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水稻→昆虫→蜘蛛→鸟。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昆虫失去天敌,在短时期内数量会增多。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水稻→叶蝉→蜘蛛,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表中拟水狼蛛体内积累的销元素最多,所以拟水狼蛛捕食叶蝉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