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 配套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文档属性

名称 9 鱼我所欲也 配套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23: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鱼我所欲也》同步教学课堂活动设计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
【难点】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八年级时我们学过《孟子三章》,你还记得里面的名句吗?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激励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孙。他的这些话,让我们处逆境而不惧,居安乐能思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名篇——《鱼我所欲也》,从这里,又能唤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二.展示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四.课堂活动:
活动一:熟读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体会朗读的语气。
2.展示朗读,朗读过程中纠错,同时强调以下字音(讲解并做好标记):
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
所恶(wù)
故患有所不辟(bì)也(“辟”同“避”,躲避。故读此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
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bià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故读音同)
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官室之美为(wéi)之(“乡”同“向”,从前。故读此音。“为”做介词“为了”读二声,做动词读四声)
节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3.再次朗读,要求准确,有节奏,有感情。
4.班级齐读,再次感知内容。
5.整理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活动二: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读自译,小组互助解决难句。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归类理解。
(1)重要实词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蹴尔:踩踏食物的样子。
何加:有什么益处。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
(3)重要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然而如果)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翻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它。
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本性。
梳理大意。
学生自主翻译全文。
指名学生翻译。
师生指导并明确。
活动三:问题探究:
1.说一说孟子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两难处境中,要“舍生而取义”。
2. 第1段结尾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和文章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各指什么?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预设 “本心”指的是“人的羞恶之心”,“是心”指的是“这种心”,其义和“本心”相同。
第1段结尾的这句话是说贤者会保持与生俱来的“羞恶之心”,不让它丢失;相反,“失其本心”正是丢失了“羞恶之心”。这种观点正是孟子“性善论”的体现。
3.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学生探究。
要点:可以举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秋瑾、李大钊等人的事例来谈。理解“舍生取义”的现代意义,既要思考这一精神的永恒价值,也要注意当代社会生活情境、伦理取向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总之,无论是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舍生取义”都是有条件的,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制约。
4.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课堂小结:
面对生与义的抉择,孟子认为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代社会,虽然需要我们舍生取义的时候很少,但如果遇到了,我们也能像孟子这样坚定地舍生取义吗?这不禁让我们思考。
第二课时
课前提问:背诵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文章大意,大家已经能流利地背诵全文。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从细节处探究文章,加深体会。
展示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及比喻说理的方法;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课堂活动:
活动一:课文分析,理清论证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的?这样提出观点有什么好处?
学生探究,明确:
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一生活中的选择,对生和义的选择问题进行类比推理,从而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两难处境中,可“舍生而取义”。这样写由具体到抽象,易于理解,且比较缜密。
2.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预设:
3.依据表格,试用文字形式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注意总结表达此类问题的方法)
示例:
开篇以鱼和熊掌作类比,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之后用“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论证,说明义比生命更珍贵,为了追求“义”,不苟活,不避死。再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从反面论证,阐述如果放弃追求“义”,则人们会无所不为、卑鄙无耻。
最后得出结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贤者能勿丧耳”,论证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贤者能舍生取义。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会论证风格。
比较阅读每组句子,说一说原句有何好处?
(1)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改句:生、义,皆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原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改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
(3)原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改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学生探究。展示。
明确:
(1)原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以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这样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可以在瞬间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果立竿见影。而改句没有运用这样的方法,说理抽象,论证效果差。
(2)原句“弗得则死”强调了食物对于行道之人及乞人的重要性,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使是“行道之人”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乞人”,也仍能保持羞恶之心,不食嗟来之食,进一步论证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咱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在造成羞辱的程度上有递进的趋势,从而突出了施舍者的盛气凌人,强化了不可规避的两难处境中对“舍生而取义”的坚守。“得之”——“弗得”,“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这种对举的表达给人一种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感受。
(3)原句运用排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是由物到人,“妻妾之奉”“所识穷管者得我”是由家人到外人,既表现不管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取“不义”,又加强了文本气势,突显作者义正言辞和理直气壮,同时也使前后对比更加强烈,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于这些人“失其本心”的痛心与批判。对比与排比的运用,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之势。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活动三:请为本文的论点补充事实论据。
学生探究,展示。
示例: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徒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环境中,他仍持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四.拓展延伸:
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结合本节课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生各抒己见)
预设: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相当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正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当面对这两者难全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社会正义。
五.再次齐读这些气势恢宏的名句,感受精辟的论述和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美:
展示: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结束语:
孟子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