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 配套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山水画的意境 配套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23:44: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教学课堂活动设计
1.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作者观点。
2.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通过体会实例与观点的关系,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作者观点。
难点 :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2022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这一令人震撼的舞蹈表演,灵感来源于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现在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画,说一说你的感受。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如果你还是不会欣赏山水画的妙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意境》,跟着大师走进艺术天堂。
二、出示目标
1.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作者观点。
2.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通过体会实例与观点的关系,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三、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读读写写:
意境 yì jìng 惆怅chóu chàng 真挚 zhēn zhì 渲染xuàn rǎn 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朝朝暮暮 zhāo zhāo mù mù 浮光掠lüè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3.词语释义: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意为仿佛自己到了那个境地中去了,泛指听课、看书等时非常专注以至于好像亲身处在所描述的境地一样。身,亲自;临,到、进入;境,境界、地方。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要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意匠惨淡经营中:下笔之前竭力构思。形容艺术创作的艰苦。
语不惊人死不休: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四、课堂活动
活动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勾画能够提示层次结构的语句,快速理清行文思路。
学生探究,明确:
(1)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3)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4)过渡句:肯定地说,画画要在意境,否则力量远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间匠。
行文的思路是提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主要观点——论述意境是什么——论述怎样获得意境。即:首先提出观点,接下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认识顺序进行论述。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提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二部分:2-4段: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借助实例进行理论阐述。
第三部分:5-8段: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第四部分:9-10段:承上启下,提出“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
小结: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或者称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得出综合性结论。
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
明确: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议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分析问题的部分,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接下来我们就细读课文,赏析写法。
活动二:细读探究
1.再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意境?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学生探究,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2.文章在论述“意境是什么”的问题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试分析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探究明确:
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世术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悟,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好的示范作用。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合个人感悟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
小结: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作用:在议论文中,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3.学习课文第5—8段,思考这四个段落的内部联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第5段总说“怎样获得意境”,提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的观点;
第6、7、8段是分说。第6、7段照应第5段中的“深刻认识对象”,第8段照应第5段中的“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第6段举齐白石的例子和第8段举荆浩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否相同?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
齐白石和荆浩的例子是很相像的,他们都通过长期观察,把握了对象的精神实质。但证明的观点有所侧重,齐白石的例子证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强调的是“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如文中例子是这样表述的:“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从“才”这个关联词可以看出整个句子的重心在于“长期观察”“不断表现”。而荆浩的例子侧重证明长期观察的目的是“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意境。原文是这样表述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个“像”字看出举荆浩这个例子是为了阐释前面的观点句“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5.本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为何保留了两段谈意匠的内容?
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①第9、10段是作者原论文《漫谈山水画》中由探讨意境转向意匠的过渡部分,节选时可以保留也可以不保留。②作者保留这两段是让读者明白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保留的好处是既可以让读者得到更多的文艺理论知识,又能对意境有更深入的认识。
6.小结拓展:再次欣赏《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 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画面千山万壑争雄兢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 分雄伟壮丽。 《千里江山图》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 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 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活动三:拓展训练:
请从以下诗文中选择一段,模仿课文写一段话,替代《沁园春·雪》作为本文的实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轮台东门送群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选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生探究、展示。
示例:
写景是为了写情,这 一点,在中国优秀的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柳宗元的《当雪》开头那一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营造的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就以其茺寒寂寞的氛围、凛冽逼人的寒气,折射了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凛然无畏、傲岩清高的精神气质。
五.课堂小结: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大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学生探究,展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
(2)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3)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得深刻全面,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
(4)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结束语:本文是谈山水画的意境的文章,学完本课,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山水画有了很多了解。艺术都是相通的,意境不仅在画画中很重要,在写作中也很重要,同学们课下可以去找找相关的画作或文学欣赏,相信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