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08: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课前准备:生物课本、笔、基础训练
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现代类人猿的种类:
黑猩猩
大猩猩
猩猩
长臂猿
分布 食物 主要活动特点
长臂猿 亚热带雨林 植物 在树上生活
猩猩 苏门答腊岛、婆罗洲 树叶和果实,偶尔吃小动物和鸟蛋 在树上和地面生活
大猩猩 非洲 植物嫩芽、果实 在地面活动,四肢着地
黑猩猩 非洲 树叶、果实、鸟蛋、昆虫、羚羊和猴子等 在地面活动,四肢着地
四种类人猿的比较:
项目
种类
黑猩猩骨骼
人的骨骼
比较黑猩猩与人的骨骼
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外部形态
实例
项目
身体结构
面部表情
行为表现
手指灵活、面颜平面、没有尾巴
骨骼相似等
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
使用工具,交流等
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用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用两足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天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的脑容量小,人的脑容量大,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森林古猿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
想一想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资料分析
思考: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想一想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人类
树栖生活
两足直立行走,前肢获得解放,发挥手的作用。
地面生活
手越来越灵活,腿越来越粗壮
树栖生活
地面生活
感官集中,声带发展,产生语言,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形成人类社会。
树栖生活
地面生活
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早期) 智人(晚期)
三、人类的进化阶段与人种
阶段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生活年代 距今400万~100万年前 距今200万年前 距今180万~20万年前 距今20万~1万年前
脑容量 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平均脑容量约为700mL 脑容量明显增大,如北京直立人1088mL 与现代人相当
火的使用 不会使用火 不会使用火 学会使用天然火 会人工取火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能制造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 不仅能制造功能各异的石器和骨器,还创造出雕刻、绘画等原始艺术
意义 目前发现的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 -----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唯一现存的人种
人种:在体质特征方面,如肤色、眼色、发色、鼻型等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 蒙古利亚人
现代人可划分为4个人种
4个人种的比较:
项目 蒙古利亚人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
皮肤颜色 黄色 白色 黑色 棕色或巧克力色
虹膜颜色 黑棕色 褐、灰或蓝色 黑棕色 黑棕色
头发的形状和颜色 直发,黑色或棕色 多种多样 卷发,黑色或黑褐色 卷发,棕黑色
面部特征 鼻扁、眼窝浅、唇适中 鼻子高而狭、眼窝深、唇薄 鼻宽、眼窝浅、唇厚 鼻宽、眼窝深、唇较厚
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黑猩猩 B.大猩猩
C.猴 D.长臂猿
2.人类起源于( )
A.原始海洋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黑猩猩
C
B
3.科学家认定南方古猿为最早的原始人类而不是原始类人猿的重要依据是( )
A.能够使用工具
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D.骨骼与现代人相近
C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