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练习)
一、选择题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齐聚北京,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使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联系更加紧密。读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黑种人的故乡 B.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矛盾突出
C.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D.野生动物众多,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2.该大洲主要出口的商品是( )
A.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农产品 B.热带海产品
C.手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 D.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非洲粮食问题非常突出,许多国家粮食短缺。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通过种植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基本摆脱了饥饿。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完成下面3-7小题。
3.马达加斯加岛甲、乙两地都是( )
A.全年多雨 B.地处南半球 C.1月气温最低 D.冬暖夏凉
4.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C.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D.乙地冬冷夏热
5.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据图分析,乙地降水类型主要是( )
A.台风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7.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从马达加斯加摆脱饥饿的措施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A.走科技兴农之路 B.增加农业人口
C.扩大耕地面积 D.大量进口粮食
2020年2月,非洲东部地区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蝗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读下图“东非沙漠虫活动区域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8-10小题。
8.下列关于东非沙漠蝗虫活动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穿越了世界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B.穿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主要活动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是沙漠蝗虫的正常活动区域
9.联合国警告称,此次蝗灾将使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1200万饥饿人口的生活更加艰难。关于非洲饥饿人口众多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C.自然灾害频发 D.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小
10.下列防治蝗虫的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完善蝗虫检测、预报机制 B.飞机喷洒化学药剂
C.投放天敌帮助灭蝗 D.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沿线总人口44亿,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内罗毕,下列关于内罗毕所在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C.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D.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可可、咖啡等
12.陆上丝绸之路途经中东地区,关于该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丰富,气候炎热多雨 B.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C.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D.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13.沿“一带一路”到达欧洲西部,当地人酷爱吃乳酪、牛排等食物,与这种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是( )
A.种植业发达 B.乳畜业发达
C.林业发达 D.制造业发达
二、综合题
14.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特迪瓦是非洲高速增长的国家代表。阿比让港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西非最大的航空港。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目前主要出口木材、可可、咖啡、香蕉、棕榈油、矿砂、橡胶、棉籽及金刚石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水泥、机器设备、燃油及消费品等。
(1)结合图,描述科特迪瓦的海陆位置:____,由图知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____,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2)2017年,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援助了巡逻艇以及相关的海军装备……结合地图说明我国的援助对于科特迪瓦的重要意义:____。
(3)有人评价科特迪瓦是“守着聚宝盆饿肚子”,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国“聚宝盆”称号的由来:____,如果要到该国投资做生意,你准备进行在该国进行哪些投资:____。
(4)该国北部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再返回。结合图分析牧民季节性迁移放牧的原因____。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猴面包树景观图(图2)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图3)。
(1)A地位于________(地形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人口______(稠密/稀疏)。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_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其中部。
(3)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4)非洲最高峰______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该山峰冰川将完全融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练习)
一、选择题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齐聚北京,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使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联系更加紧密。读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黑种人的故乡 B.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矛盾突出
C.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D.野生动物众多,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2.该大洲主要出口的商品是( )
A.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农产品 B.热带海产品
C.手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 D.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答案】1.C 2.A
【解析】1.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90%以上是黑色人种,是黑种人的故乡,A正确,不合题意。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矛盾突出,B正确,不合题意。世界上最大的撤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C错误,符合题意。撒哈拉以南非洲野生动物众多,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以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及热带农产品为主,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手机、电脑和机械、汽车等需要进口,非洲海洋渔业不发达,故BCD错误。故选A。
非洲粮食问题非常突出,许多国家粮食短缺。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通过种植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基本摆脱了饥饿。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完成下面3-7小题。
3.马达加斯加岛甲、乙两地都是( )
A.全年多雨 B.地处南半球 C.1月气温最低 D.冬暖夏凉
4.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C.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D.乙地冬冷夏热
5.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据图分析,乙地降水类型主要是( )
A.台风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7.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从马达加斯加摆脱饥饿的措施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A.走科技兴农之路 B.增加农业人口
C.扩大耕地面积 D.大量进口粮食
【答案】3.B 4.C 5.C 6.C 7.A
【解析】3.读图可知,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降水量最大是1月,降水不均,1月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月为7月;乙地降水均匀,1月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月为7月,AC错误。甲乙两地最低气温都大于20°C,属于热带,终年炎热,D错误。读图1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15°S到20°S之间,都位于南半球,B正确。故选B。4.读图分析,甲地全年高温,12月至次年3月各月降水量,在100 mm以上,是湿季;其余月份降水少,是干季;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知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季节差异大的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A错误。乙地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各月降水量都在200mm以上,并且盛行东南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故降水丰富,可见甲地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D错误。故选C。5.读图可知,岛屿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侧有来自海洋的盛行风,东侧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西侧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C正确。A、B、D错误,故选C。6.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称为台风雨;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对流雨;地形雨指的是带有水汽的气流遇到山、高原等地被迫抬升而形成降雨,会导致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中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图中乙地盛行东南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7.根据文字材料马达加斯加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增加了产量,解决了粮食问题,可知应该走科技兴农之路;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引发生态问题;增加农业人口,不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提高效率;大量进口粮食,会妨碍本国的粮食生产,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0年2月,非洲东部地区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蝗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读下图“东非沙漠虫活动区域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8-10小题。
8.下列关于东非沙漠蝗虫活动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穿越了世界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B.穿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主要活动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是沙漠蝗虫的正常活动区域
9.联合国警告称,此次蝗灾将使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1200万饥饿人口的生活更加艰难。关于非洲饥饿人口众多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C.自然灾害频发 D.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小
10.下列防治蝗虫的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完善蝗虫检测、预报机制 B.飞机喷洒化学药剂
C.投放天敌帮助灭蝗 D.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
【答案】8.A 9.D 10.B
【解析】8.由图可以看出,东非沙漠蝗虫穿越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故A不正确。穿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故B正确。主要活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故C正确。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是沙漠蝗虫的正常活动区域,故D正确。故选A。9.非洲饥饿人口多的原因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快,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农业在非洲占的比重最大,故选D。10.对于防治蝗虫的措施,应该完善蝗虫检测、预报机制,故A正确。可以投放天敌辅助灭蝗,故C正确。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故D正确。飞机喷洒化学药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B错误。故选B。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沿线总人口44亿,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内罗毕,下列关于内罗毕所在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C.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D.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可可、咖啡等
12.陆上丝绸之路途经中东地区,关于该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丰富,气候炎热多雨 B.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C.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D.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13.沿“一带一路”到达欧洲西部,当地人酷爱吃乳酪、牛排等食物,与这种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是( )
A.种植业发达 B.乳畜业发达
C.林业发达 D.制造业发达
【答案】11.C 12.A 13.B
【解析】11.读图可知,内罗毕位于非洲,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热带面积广大,有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工业以初级商品经济为主;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可可、咖啡等。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A错误,符合题意;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B正确,不合题意;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C正确,不合题意;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3.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该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多雾,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且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适宜生长牧草,乳畜业发达,所以欧洲人喜欢吃牛排、奶油、奶酪等。根据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
14.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特迪瓦是非洲高速增长的国家代表。阿比让港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西非最大的航空港。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目前主要出口木材、可可、咖啡、香蕉、棕榈油、矿砂、橡胶、棉籽及金刚石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水泥、机器设备、燃油及消费品等。
(1)结合图,描述科特迪瓦的海陆位置:____,由图知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____,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
(2)2017年,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援助了巡逻艇以及相关的海军装备……结合地图说明我国的援助对于科特迪瓦的重要意义:____。
(3)有人评价科特迪瓦是“守着聚宝盆饿肚子”,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国“聚宝盆”称号的由来:____,如果要到该国投资做生意,你准备进行在该国进行哪些投资:____。
(4)该国北部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再返回。结合图分析牧民季节性迁移放牧的原因____。
【答案】14.(1)位于非洲的西部,南临几内亚湾(或临大西洋) 北高南低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带
(2)该国位于几内亚湾沿岸,这里受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影响严重,该国需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确保几内亚湾附近海域边防安全(3)热带经济作物丰富:可可、咖啡、橡胶、油棕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铁金刚石资源;海岸线漫长,渔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等等 投资建饮料、原料加工厂、投资建轮胎厂、炼油厂、采矿厂等、捕渔业和水产加工业、发展国际港口贸易(4)该国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6月进入湿季,牧草茂盛,11月进入干季,牧草干枯;南部地区靠近热带雨林区,终年降水较多。所以北部牧民11月放牧向南迁移,6月牧民又北迁返回。
【解析】
(1)读图,科特迪瓦位于非洲的西部,南临几内亚湾,几内亚湾是属于大西洋的边缘海湾。由此可以看出,科特迪瓦海陆兼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可以看出,科特迪瓦的几条主要河流大多数自北向南注入,几内亚湾由此可以判断,科特迪瓦的地势起伏特点是北高南低。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因为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
(2)科特迪瓦位于几内亚湾沿岸,这里受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影响严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该国需要加强几内亚湾海上军事力量,确保给内压弯附近的海域边防安全,所以,中国政府向科特迪瓦远住了巡逻舰和相关的海军设备,增强科特迪瓦的军事力量。
(3)科特迪瓦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这里盛产咖啡、可可、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这里生产石油、天然气、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科特迪瓦南邻几内亚湾海岸线漫长,渔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同时,这里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因此,科特迪瓦是守着一个“聚宝盆”。我们可以到科特迪瓦投资建设饮料原料加工厂投资建设轮胎厂,炼油厂采矿场,捕鱼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国际港口贸易等方面来促进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提高起国际经济实力。
(4)该国牧民季节性迁移主要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六月进入湿季,牧草茂盛,此时,牧民赶着大量的牲畜在这里停留,到了11月,进入干季,牧草干枯,而此时,南部地区附近的热带雨林区由于终年降水较多,草场资源丰富,所以,北部的牧民于11月份放牧向南迁移,到了6月份,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又会进入湿季,牧草生长条件良好,所以牧民又北迁返回。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猴面包树景观图(图2)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图3)。
(1)A地位于________(地形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人口______(稠密/稀疏)。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_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其中部。
(3)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4)非洲最高峰______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该山峰冰川将完全融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5.(1)刚果盆地 热带雨林 稀疏(2)热 赤道(3)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4)乞力马扎罗山 地形因素 全球变暖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A是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气候湿热的影响,人口分布稀疏。
(2)由图可知,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可以看出,非洲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3)根据材料“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可知图中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B地即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4)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山峰,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山顶的积雪不断消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精优课件
一起走进
辛巴的故乡
Part 01
辛巴故乡地理位置
课标解读
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
我要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才过得舒服,所以我的故乡在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
根据辛巴对它故乡的描述,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它故乡所在区域。
辛巴的故乡
(荣耀王国)
①
②
③
④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大西洋
印度洋
西临大西洋
东临印度洋
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
几内亚湾
好望角
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
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号称“热带大陆”
看图,表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
Part 02
辛巴故乡自然环境
课标解读
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
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特征、主要河流
非洲
气候分布特征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
为什么同是赤道穿过的东侧,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看图,了解非洲的气候分布,然后总结归纳非洲气候分布的特征。
撒哈拉沙漠
为什么同是赤道穿过的东侧,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南非高原
地形以高原为主,号称“高原大陆”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形地势
地形因素
看图,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区,然后总结归纳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恩贾梅纳
(乍得首都)
终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
降水较少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是稀树草原。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茅草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这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影响,同时就地取材。
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区域是我的最爱!
肯尼亚
坦桑尼亚
动物大迁移
迁徙规律:
肯尼亚
坦桑尼亚
7月~9月 在 (国家)
10月~6月 在 (国家)
肯尼亚
坦桑尼亚
“逐水而迁”
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属于世界十大盆地(曾称为世界最大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
刚果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大西洋,是仅次于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二大河。
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与亚马孙雨林的世界第二大雨林。
刚果盆地
探究(从气候的角度)
Q:为什么尼罗河会定期泛滥?
Q:为什么刚果河的流量那么大?
刚果河
尼罗河
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干湿两季。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也是一座火山,海拔5892米,山顶终年积雪,加上位于赤道附近,素有“赤道雪峰”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
乞力马扎罗山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所以素有“地球伤疤”之称。
裂谷有世界著名瀑布奇景之一的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与 相似,所以,两地都以 带气候为主,这决定了两地都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除都有 气候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传统民居是 屋,而东南亚受
位置影响,只形成 气候,传统民居是 楼。
东南亚
热
热带雨林
茅草
海陆
位置
自然
人文
核心素养
热带季风
高脚
赤道
北回归线
不同区域间的异同
Part 03
辛巴周围人文环境
课标解读
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分布
90%
黑种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已经远播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
[击鼓]
[木雕]
[编织]
核心素养
懂得尊重
文化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贫穷落后
故乡那么贫穷落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资源非常短缺?
撒哈拉以南非洲
资源物产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和油棕的原产地
全球
原材料仓库
充满希望的土地
尼日利亚、安
哥拉等发展化工、
机械工业
肯尼亚发展花卉业、旅游业
中国的直接投资和贷款产生了积极
影响
核心素养
撒哈拉以南非洲
“矿产资源宝库”
贫
中东
“世界石油宝库”
富
同样是矿产资源丰富的两个地区,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外来殖民入侵
Part 03
辛巴面临的巨大威胁
课标解读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之间主要矛盾
人口增长过快
旱灾频发
饥荒缺水
探究
利用这三幅图,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辛巴面临的巨大威胁。
无家可归
探究
课本P66
几乎所有厉害的病毒,都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时代的中非合作
守望相助 发展共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