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古诗二首
朗读课文
1
朗读课文,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古诗中哪些字或词语你不认识或不理解?把它们圈画出来。
②找一找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诗中出现了哪几种颜色?请分别写出来。
打开课本第71页,带着问题朗读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 万 里
朗读
课文
xiǎo
cí
sòng
bì jìng
yìng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朗读
课文
jué
lí míng
[唐] 杜 甫
táng fǔ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听一听课文朗读
认识生字
2
会认字
会
认
字
晓
xiǎo
鹂
lí
慈
cí
毕
bì
竟
jìng
映
yìng
绝
jué
鸣
míng
行
háng
含
hán
岭
lǐng
泊
bó
会认字
xiǎo
拂晓 破晓 春晓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会认字
cí
慈爱 父慈子孝
本课提到的【净慈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中国著名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为吴越忠懿(yì)王钱弘俶(chù)所建。
会认字
bì
毕业 完毕 毕竟
卒(zú):士卒。
华(huá):中华。
(Huà):华山;姓。
形近字
会认字
jìng
究竟 有志者事竟成
竞(jìng):竞争、竞选。
形近字
会认字
yìng
映射 映照 放映
泱(yāng):泱泱大国。
秧(yāng):秧苗。
殃(yāng):遭殃。
形近字
会认字
lí
黄鹂
黄鹂
会认字
míng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鸟鸣 蝉鸣 鸣谢
会认字
háng
行列 行业 银行
多音字 xíng
①走:~走|~驶。②指出远门:~装。③流通;传布:~销|风~。④运动的;流动的;临时的:~星。⑤举动:~为|品~。⑥做;从事:~医|~骗。⑦能干:这个人真~。⑧可以:不~。⑨汉字字体的一种,介于草书和正楷之间:~书。
⑩(Xíng)姓。
会认字
bó
停泊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会
写
字
湖
hú
含
hán
莲
lián
穷
qióng
荷
hé
绝
jué
岭
lǐng
吴
wú
hú
西湖 湖水 太湖
会写字
本课提到的【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汉朝称明圣湖,唐朝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会写字
lián
莲花
莲花
会写字
qióng
穷苦 穷人 贫穷
名篇佳句
但是修道院的生活是经年累月的生活——是无穷尽的岁月的生活。
——[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会写字
hé
荷花
形近字
苛(kē):苛刻、苛政。
菱叶萦波荷飐(zhǎn)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白居易《采莲曲》
jué
隔绝 络绎不绝
会认字
会写字
本课提到的【绝句】:
绝句,中国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hán
含义 包含 含笑
会认字
会写字
形近字
念(niàn):思念、想念。
贪(tān):贪污、贪财。
lǐng
崇山峻岭 翻山越岭
形近字
铃(líng):铃铛。
玲(líng):玲珑。
怜(lián):可怜。
会认字
会写字
西岭雪山
会写字
Wú
姓吴
讲课文
3
下面让我们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讲
课
文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 万 里
xiǎo
cí
sòng
bì jìng
yìng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 万 里
bì jìng
yìng
sòng
xiǎo
c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毕竟】终究,到底。
【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
思考:想一想杨万里用哪一个词语突出西湖六月风光
的独特、非同一般。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毕竟】终究,到底。
【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
思考:想一想杨万里用哪一个词语突出西湖六月风光
的独特、非同一般。
诗人用“毕竟”一词突出西湖六月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 万 里
bì jìng
yìng
sòng
xiǎo
c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讲
课
文
风光不与四时同。
【风光】风景;景象。
【四时】四季。
批注:“四时”在这里泛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这两句诗是诗人发出的赞叹,说明西湖六
月的风光与其他季节不同。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 万 里
bì jìng
yìng
sòng
xiǎo
c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讲
课
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
【接天】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思考:“接天”“无穷碧”这两个词语描写出莲叶
的什么景象?
讲
课
文
“接天”写出了莲叶连成一片,与蓝天相接,一望无际。“无穷碧”写出了莲叶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
【接天】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思考:“接天”“无穷碧”这两个词语描写出莲叶
的什么景象?
讲
课
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 万 里
bì jìng
yìng
sòng
xiǎo
c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讲
课
文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不一样。
思考:“别样”一词描写出荷花怎样的特点?
讲
课
文
“别样红”强调了荷花红得艳丽。因为荷
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不一样。
思考:“别样”一词描写出荷花怎样的特点?
讲
课
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思考: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讲
课
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思考: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答案示例:我看到了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红得艳丽的画面。
讲
课
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毕竟西湖六月中,
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时候啊,
这时的风光与其他季节的相比的确不同。
连天的荷叶一望无际,碧绿一片。
·参考译文
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也显得格外红艳。
译文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按照每句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jué
táng fǔ
绝句
bó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táng fǔ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jué
绝句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鸣】鸟叫。
【翠】青绿色。
思考:一个“鸣”字能让人感受到什么?
讲
课
文
“鸣”字让人感受到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欢快地歌唱,歌声婉转动听。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鸣】鸟叫。
【翠】青绿色。
思考:一个“鸣”字能让人感受到什么?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táng fǔ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jué
绝句
讲
课
文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飞上。
【青天】蓝色的天空。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思考:找出这两句诗中描绘的色彩,并说说这些色
彩带给你的感受。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思考:找出这两句诗中描绘的色彩,并说说这些色
彩带给你的感受。
描绘的色彩有:黄、翠、白、青。这些色彩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绚丽多彩,黄鹂、翠柳、白鹭和青天仿佛近在眼前。(答案不唯一)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思考:前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思考:前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案示例: 黄鹂、翠柳、白鹭和青天。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táng fǔ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jué
绝句
讲
课
文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窗户对着西边的山岭,就像把远山装在窗框里一样。
【千秋雪】指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思考:“含”字的用法好在哪里?
讲
课
文
“含”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窗户对着西边的山岭,就像把远山装在窗框里一样。
【千秋雪】指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思考:“含”字的用法好在哪里?
讲
课
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táng fǔ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jué
绝句
讲
课
文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船只停靠岸边或码头。
【万里船】驶往遥远地方的船。
讲
课
文
思考:诗人为什么用“千秋”和“万里”来描写雪和
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讲
课
文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万里”在诗中都是虚数,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时间久,路途远。
思考:诗人为什么用“千秋”和“万里”来描写雪和
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讲
课
文
思考:回顾一年级所学的《古对今》的内容,找出诗
中相对的词语,从对仗中进一步感受音韵的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讲
课
文
思考:回顾一年级所学的《古对今》的内容,找出诗
中相对的词语,从对仗中进一步感受音韵的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讲
课
文
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叫着,
一队白鹭冲向蔚蓝的天空。
从窗口往外面眺望,只见西岭雪山上一片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
·参考译文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遥远东吴的客船。
译文
课后题讲解
4
讲课
后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两首诗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读起来可好听了!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讲课
后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讲课
后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能从第一组诗句看到的画面: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红得艳丽的画面。
我能从第二组诗句看到的画面: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冲上青天,自由飞翔。(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素材
5
·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清新自然,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驻足西湖,送别好友林子方时所写。全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六月的美丽景色。
·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或“大李杜”。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共有约一千五百首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绝句》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诗中描写的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莲在古代诗歌中的别称——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莲在古代诗歌中的别称——芙蓉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其二)》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莲在古代诗歌中的别称——芙蕖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唐]刘禹锡《赏牡丹》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莲在古代诗歌中的别称——藕花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南宋]李清照《如梦令》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十景”是西湖四时晨昏中最具代表意义、最富情韵的景致: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朝有苏堤春晓,暮有雷峰夕照;日有花港观鱼,夜有南屏晚钟;晴有三潭印月,阴有双峰插云。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
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