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课件 (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课件 (5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2 10: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雷雨
大自然非常神奇,就像一个魔术师。你在生活中观察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吗?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雷雨的观察。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中
雷雨后
雷雨中
雷雨中
雷雨后
雷雨后
雷雨后
  朗读课文
1
①课文中哪些字或词语你不认识或不理解?把它
们圈画出来。
②试着找一找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打开课本第74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
新词
2
词语
雷雨 乌云 闪电 雷声 房子 窗户 清新 迎面








chán

chuí


chán
蝉鸣
形近字
婵(chán):婵娟。
弹(dàn):子弹。
(tán):弹力。
会认字




léi





hēi



chuí

xīn

yíng


léi
雷雨 雷电 打雷
形近字
雪(xuě):冰雪、雪花。
备(bèi):准备。
诗词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张维屏《新雷》
会写字
会写字

乌云 乌黑
形近字
鸟(niǎo):小鸟、飞鸟、鸵鸟。
多音字 wù
【乌拉】(wù la)东北地区冬季穿的一种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wù la)。
会写字
hēi
黑板 黑布 黑纱
一只黑色的鸟

压平 压碎
书写注意
“压”字被包围部分是“土”再加一点。
多音字 yà
【压根儿】(yà gēnr)根本;从来(多用于否定句):我上学~没迟到过。
会认字
会写字
chuí
下垂 低垂
会认字
会写字
甲骨文和古玺(xǐ)文的字形是土上有一棵树枝下垂的植物。本义是“下垂”“低下”。
说文解字
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窗户 门户
形近字
卢(lú):卢比、卢布。
尸(shī):尸骨、尸体。
甲骨文字形像一扇门的样子,本义是“一扇门”。经过小篆和隶书,形状越来越抽象。意思也引申为“住户”等。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会认字
会写字
楷体
会写字
xīn
新书 崭新
反义字 旧
过新年
yíng
迎送 欢迎
会写字
迎客松

迎面扑来 飞蛾扑火
形近字
补(bǔ):补充。
仆(pú):公仆。
(pū):前仆后继。
会认字
会写字
讲课文
3
课文第1~3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黑沉沉”一词,写出了乌云的什么特点?
从“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这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场景?
这里的“垂”字写出了蜘蛛在雷雨来临前的什么特点?
1
2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厚重和天色的昏暗,给人一种沉闷、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从“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可以感受到雷雨来临之前的安静。
“垂”字写出了在雷雨来临前,蜘蛛的逃跑速度之快。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黑沉沉”一词,写出了乌云的什么特点?
从“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这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场景?
这里的“垂”字写出了蜘蛛在雷雨来临前的什么特点?
1
2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从两个“越来越……”可以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什么特点?
①你还能写几个“越……越……”式的词语吗?
②课文第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从两个“越来越……”可以感受到闪电和雷声逐渐变得强烈和雷雨即将到来的
紧迫感。
①越下越大、越来越好、越走越慢、越来越久。
②课文第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雷雨即将来临前的场景。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从两个“越来越……”可以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什么特点?
①你还能写几个“越……越……”式的词语吗?
②课文第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课文第4~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哗,哗,哗”是拟声词,用在这里的好处是什么?
从“都看不清了”可以感受到雷雨的什么特点?
4
5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哗,哗,哗”是拟声词,用在这里的好处是什么?
“哗,哗,哗”三个拟声词连用,写出了大雨倾盆而下的声音,表现出雨声大、雨势急的特点。
从“都看不清了”可以感受到雷雨的什么特点?
从“都看不清了”可以体会出下雨时,外面一片朦胧的景象,说明雨下得又大
又猛又急。
4
5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写出了雷雨怎样的变化过程?
第4~6自然段从哪些视角来描写雷雨中的景象?
6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写出了雷雨怎样的变化过程?
两个“渐渐地”写出了雷声渐小,雨势渐弱的变化过程。
第4~6自然段从听觉和视觉这两个角度来描写雷雨中的景象。
第4~6自然段从哪些视角来描写雷雨中的景象?
6
课文第7~8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



“挂”字写出了雨后彩虹的什么状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坐”字写出了雨后蜘蛛的什么状态?与前面哪个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8
7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



“挂”字写出了雨后彩虹的什么状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挂”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彩虹在天空中的状态,表现了彩虹生动而立体的美,以及作者愉悦的心情。
“坐”字写出了雨后蜘蛛的什么状态?与前面哪个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坐”字写出了蜘蛛在雨过天晴之后的悠闲,与前面慌乱地“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8
7
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水满了”证实了雷雨的什么特点?
第7~8自然段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水满了”证实了雷雨的什么特点?
“水满了”进一步证实了刚才雨下得很大。
第7~8自然段主要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后,空气清新、景色美丽、小动物们活泼可爱的画面。
第7~8自然段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课后题讲解
4
1.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背诵课文。
讲课
后题
1.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背诵课文。
讲课
后题
答:雷雨前: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雷雨中: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雨后: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了网上。
讲课
后题
加点的词用得真好!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
·
·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
讲课
后题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答:“压”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乌云的低沉厚重。“垂”字写出了蜘蛛的逃跑速度之快。“挂”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彩虹在天空中的状态,表现了彩虹生动而立体的美,
以及作者愉悦的心情。
·
·
·
3.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讲课
后题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3.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讲课
后题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答:我见过天空下起毛毛雨,它像细丝,像牛毛,密密的,听不到声音,落在脸上特别舒服。
参考素材
5
结合图片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的特点。
毛毛雨
毛毛雨
像细丝,像牛毛,密密的,听不到声音。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阵雨
阵雨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转眼间豆大的雨点下起来了,打在屋顶啪啦啪啦地响,来得快,去得也快。
雷雨
雷雨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伴随着越来越响的雷声,哗哗的雨越下越密。
暴雨
暴雨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雨水倾泻而下,像瓢泼下来的一样,迅速形成了宽大厚实的雨帘。
参考
素材
·片段欣赏
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弥弥漫漫的轻纱,披在黑油油的田野上。雨落在水库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到树梢上,像给枝条梳动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里,卷起了一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出了一个个笑的酒窝。
从学校的玻璃窗上流下来,从新打的抽水井边上流下来,从拖拉机的车轮上流下来,仿佛给匆匆赶来的春天洗尘
描写雨的优秀片段
参考
素材
·片段欣赏
老大爷站在院心,眼睛眯成一条线,雨从他的旱烟管梢上流下来。年轻的姑娘,顾不得淋湿自己的花衣裳,在雨中唱着歌。她们望见了雨后的彩虹,绿茵茵的小苗……雨从她们的发辫上流下来。
——刘湛秋《雨天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