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8 16:4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目标
1.认识声母,读准声母bpmfdtnl,并能够正确书写。
2.学习拼读音节,能够正确拼读bpmf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阅读儿歌,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
4.借助儿歌,感受鼻音、边音的不同。
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1.学习bpmfdtnl八个声母,能够正确拼读。
2.能够在四线格正确书写这八个声母。
3.学会拼读音节。
4.能够区分鼻音和边音的不同。
难点
1.准确拼读n和l。
2.正确拼读音节。
3.区分鼻音和边音的不同。
4.分辨形近的声母。
b、p
教学步骤
b和p的发音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18页的b和p的示意图,同时提问: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东西吗?
2.鼓励引导:对了,小朋友真聪明,大家再看一下图片的旁边,有两个字母,你们知道它们怎么拼读吗?
3.示范b和p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跟读三遍。
4.为了帮助学生发准b和p的音,可以拿一张纸片放在嘴边,并提醒学生当b发音时纸片不动,而在p发音时纸片微动,同时应该重复示范几遍。
5.把课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练习b和p的发音。
6.抽查几位同学,让他们站起来读一读b和p。
7.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议,如有不准的地方应该及时给予纠正。
8.让全班齐读三遍b和p。
教读儿歌
教师活动
1.出示儿歌的主题图,同时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吗?
2.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示范读一遍儿歌。
3.让学生从儿歌中找出声母是b和p的音节。
4.重点让学生读一读声母是b和p的字。
5.对学生的读音进行评议,然后领读儿歌三遍。
6.领读后,还可以采取齐读、分组读、拍手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
读读写写
教师活动
1.让学生翻到教科书19页,引导学生观察b和p的笔画,看清每个笔画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特别是b和p中竖的那一画。同时要加强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书写。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写五遍b和p。
3.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议。
4.通过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来教学ba和po等音节。
5.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读读连连”的练习,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m、f
教学步骤
m和f的发音
教师活动.
1.出示门和衣服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画的是什么东西。
2.提醒学生注意门和衣服旁边的拼音字母,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怎样发音。
3.巧设疑问:对了,同学们真是聪明,大家再看一看图片的旁边,有两个字母,你们知道它们怎么拼读吗?
4.示范m和f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跟读三遍。
5.为了帮助学生发准b和p的因,可以拿“摸”和“佛”两个汉字来与m和f的发音进行比较,只要把“摸”和“佛”的读音发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m和f的发音了。
6.检验学生的发音情况,让他们站起来读一读m和f的发音。
7.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议,如有不准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
8.让全班齐读三遍m和f。
学习儿歌
教师活动
1.出示儿歌的主题图,让学生来说一说图中画了一些什么东西?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讲一个小故事。
2.肯定学生的表现,然后范读一遍儿歌。
3.让学生从儿歌中找出声母是m和f的音节来。
4.重点让学生读一读那些声母是m和f的字。
5.对学生的读音进行评议,然后领读儿歌三遍。
6.领读后,还可以采取齐读,分组读、拍手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
写一写,连一连
教师活动
1.让学生翻到教材21页,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图,认清m和f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学生要注意左弯竖和右弯竖两个基本的笔画。
3.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分别写五遍m和f。
4.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议,然后再让他们分别写三遍。
5.通过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来教学mo和fo等音节。
6.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读读连连”的练习,然后进行讲评。
d、t
教学步骤
d和t的发音
教师活动
1.出示马和伞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画的是什么东西。
2.让学生说一说马跑的时候是什么声音。
3.承接: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个声母就是d和t,我们只要把“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d的读音,而只要把“特”的读音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t的读音。
4.示范d和t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跟读三遍。
5.检验学生的发音情况,让他们站起来读一读d和t的发音。
6.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议,如有不准的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
7.让全班齐读三遍d和t。
学习儿歌
教师活动
1.出示儿歌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设问:那你们吃过汤圆吗?你们觉得汤圆好吃吗?
3.简单介绍吃汤圆的来历,以及元宵节的来历等。
4.范读一遍儿歌,然后再领读两遍。
5.让学生从儿歌中找出声母是d和t的音节来。
6.重点让学生读一读那些声母是d和t的字。
7.对学生的读音进行评议,然后领读儿歌三遍。
8.领读后,还可以采取齐读、分组读、拍手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
读读写写连连
1.让学生翻到教材23页,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图,认清d和t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在草稿纸上写一写d和t。
3.抽取两名学生的练习,用投影仪向全班学生展示,并进行讲评。
4.让学生再次书写三遍d和t。
5.通过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来教学da和ta等音节。
6.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读读连连”的练习,然后进行讲评。
n、l
教学步骤
1课时
n和l的读音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24页n和l的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些什么。
2.承接提问:对了,同学们观察很仔细,那大家再仔细的看一下,城门有点像什么呢?
3.肯定学生的回答:同学们真是聪明,大家再看一下右边的图片,你们能找出像汉语拼音字母的地方来吗?
4.继续肯定学生的回答: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是不错,这两个字母该怎样来拼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5.首先示范n和l的发音,讲解n和l的正确发音,即:发n时舌尖顶住上齿根,软颚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震动声带,动鼻腔通过;发l时舌尖抵住上齿根,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震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6.分别领读五遍n和l。
7.让学生手捏鼻子,分别读一读n和l,感受它们发音的不同。
8.采取抽读、齐读、分组读、拍手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读准n和l的发音。
学习绕口令
教师活动
1.出示绕口令的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画了些什么东西。
2.提问:你们吃过梨吗?好吃吗?
3.承接:好的,学习这首绕口令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n和l的发音以及它们的区别,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以n和l为声母的音节。大家先仔细的看一看这首绕口令,并从中找出声母是n和l的音节来。
4.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找到了哪些字的音节。
5.肯定学生的答案。可以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这几个字,如果读不出来,再重点讲解这几个汉字的读音。
6.采取领读、齐读等方式来教学梨、泥、里、离的读音。
7.范读一遍儿歌,然后进行领读、齐读、分组读、抽读、拍手读等方式来练习绕口令。
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n和l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笔顺。
2.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先试着写一写n和l。
3.抽查学生的练习,并对其进行评议,重点讲解书写n和l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起笔、收笔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4.再次让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书写n和l,然后再进行点评。
5.通过领读、齐读等方式来教学“拼拼读读”部分。
6.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音节的读音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音节举出一些汉字的例子来。
7.先让学生试着拼读“读读连连”中的音节,对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
8.让学生先自己试着连一连,然后进行讲评。
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步骤
1课时
读读写写
教师活动
1.先让学生读b、p、m、f、d、t、n、l。可以采取齐读、抽读等方式。
2.让学生先在自己的课本上用铅笔写上b、p、m、f、d、t、n、l。
3.用投影仪把标准的书写投影出来,并让学生看一看自己有哪些写得不对的地方,然后进行改正。
4.再一次强调在书写这些拼音字母时要注意的问题。
比一比,读一读
教师活动
1.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派一个代表来从b——d、t——f、n——l、m——n中抽取一组进行认读。
2.在各个小组进行了充分的练习之后,让每组的学生分别来拼读这对声母。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纠正他们不准确的读音,同时再次让学生读一遍他们抽取到的声母。
4.播放这些声母的正确发音。
5.让每组的学生交换读一读他们抽取到的声母,并进行点评。
读读连连
教师活动
1.分别出示“读读连连”中的三幅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画了些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来讲一个故事,看谁讲得好听,讲得精彩。
2.肯定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他们,并让学生把他们认为正确的对应连接起来。
3.对学生的答案来进行点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4.在这些图片中,除了利用它们来教学拼音外,还应该及时抓住机会来进行德育和美育。
自主识字园地
教师活动
1.可以把“自主识字园地”里的那些字做成动态的幻灯片,每次出现一个字,让学生进行认读。
2.让学生把幻灯片中出现的他们认识的字写下来,不作数量的规定,认识多少就写多少。
3.在幻灯片放完后,让学生展示他们认识哪些字。并让他们来读一读。
4.对所有学生都不认识的字进行范读,让学生掌握它们的读音。
5.出示整张“自主识字园地”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这些字来讲一个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