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 诗歌阅读
(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两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1)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2020·河南·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两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诗歌讲述了卖炭翁 的悲惨故事。
(2) 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2020·湖南长沙市·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两小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藏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藏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 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2) 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2020·山西·真题)诗文佳作脍炙人口,名楼古亭情韵悠悠。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四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 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② 云归而岩穴暝
(2)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大名鼎鼎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豁然开朗
C.野芳发而幽香 整装待发 D.朝而往 朝思暮想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
②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翻译: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4)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黄鹤楼 醉翁亭记(节选)
关键词选取 ① 乐
内容概括 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想,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表达了思乡的愁绪。 ②示例一:描写了醉翁亭周边宜人的环境,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乐情山水的乐趣。 示例二:叙写了醉翁亭周边环境,得名由来,山间朝暮、四季之美景,表达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乐趣。
(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在词中的含义是① ,“学诗谩有惊人句”传达出作者② 的苦闷心情。
(2) “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析?
(2020·湖北黄石市·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仲春时节美丽景致的怀念之情。
B.首联通过写钱塘湖水面降低、白云与波浪相连接表现季节特点。
C.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
(2) 从下面 A、B 两题中选做一题。
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
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成功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我们得以走出家门,观赏美景。请模仿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
答:我选( )。
(2020·江苏泰州市·真题)阅读温庭筠的《清平乐》一词,完成下题。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①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②,南浦③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④,回首挥泪千行。
【注释】①恣:一作“争”。②觞(shāng):酒杯。③浦:水边。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
(1) 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2) 结合下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2020·宁夏·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④。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1) 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2) 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
(2020·湖北鄂州市·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 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020·湖南株洲市·真题)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①,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②,甘辞翰墨缘。
谁能并投笔,抱璞③得天全。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湖北咸宁市·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2) 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2020·黑龙江双鸭山市·真题)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古文阅读】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①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②,求新亭对泣者③,正未易得。抚卷累欷。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②安于江左:安于现状。③新亭对泣者:怀念故国的人。
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 自丧乱来七十年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② 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
(4) 结合甲乙两文,谈一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2020·湖南常德市·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2020·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 。
(2)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2020·山东枣庄市·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三小题。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1) “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2) 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B.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C.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D.行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2020·湖南岳阳市·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楊,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 请简要分析“川迥洞庭开“中的“开“字的妙处。
(2)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尾联的画面。
2022年中考语文 诗歌阅读
答案
1.
(1) 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2) 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2.
(1) 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
(2) 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
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
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3.
(1) D
(2)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嬴得美名的清高志趣。
4.
(1) ① qī
② míng
(2) D
(3) ① 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② 水流减少,石头裸露
(4) 愁
5.
(1) 叹息(或感叹,哀叹,慨叹等);才华无用(或空有才华,才华无法施展等)
(2) 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遭遇变故,孤独无依,奋力挣扎,感觉前路迷茫等意对即可)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鼓励自己不被现实打到,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6.
(1) C
(2) A:“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B:最爱武大樱花美,花香百里心飞扬。
7.
(1) 比喻;柳絮的洁白和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
(2) 上阕以人折杨柳枝,执手送别,离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等场景来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来写心中的愁。
8.
(1) B
(2) “燃”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遍布的朵朵山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这就将花的颜色写活了,像燃烧一样,有动感,更突出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
9.
(1) A
(2)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10.
(1) D
(2) 尾联说要是真正通达的高人,就该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璞一样,不雕不琢,保持本色,默默无闻,而得以全身避害。
11.
(1) C
(2) 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12.
(1) 会当:终当,终要。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① 探求
② 战乱
(3) ①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② 难道是前辈通达而有见识,本来就已知道有以后的时日吗?
(4) 作为中学生的我,要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13.
(1)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2) (1)面对困境时;(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3)事情有了转机时。
14.
(1) 停宿
(2) 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3) “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15.
(1) 诗人故乡(答“家乡、亲人、友人”亦可)。
(2) 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
(3) B
16.
(1) “开”字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2) 诗人和朋友夏十二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凉风四起,吹得人衣袖飞舞。